基于环保要求的火电厂脱硫策略研究
DOI: 10.12721/ccn.2024.157359, PDF, 下载: 95  浏览: 1020 
作者: 杨通
作者单位: 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
关键词: 火电厂;脱硫技术;环保要求;策略研究
摘要: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火电厂作为电力生产的主要来源之一,其烟气排放中的硫氧化物(SOx)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环保要求,对火电厂脱硫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概述了火电厂脱硫技术的背景及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火电厂脱硫技术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再次,探讨了基于环保要求的火电厂脱硫策略,包括技术选择、优化运行和副产物利用等方面;最后,总结了火电厂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本研究旨在为火电厂实现环保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引言:

火力发电作为目前电力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能源供应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其中含有硫氧化物(SOx)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开展火电厂脱硫技术研究,减少烟气中硫氧化物的排放,对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火电厂脱硫技术概述

火电厂脱硫技术是实现烟气中硫氧化物减排的关键手段,主要包括湿法、干法和半干法脱硫技术。湿法脱硫技术凭借高脱硫效率和操作稳定性,在火电厂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高额的设备投资、运行费用以及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干法脱硫技术以其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的优势,在一些特定场合得到应用,但其脱硫效率相对较低,难以满足严格的环保要求。半干法脱硫技术则结合了湿法和干法的优点,既实现了较高的脱硫效率,又降低了能耗,成为当前火电厂脱硫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三种技术各有特点,火电厂在选择脱硫技术时需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保要求和技术可行性。

二、火电厂脱硫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火电厂脱硫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显著提升了烟气中硫氧化物的去除效率,但当前的形势仍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部分火电厂的脱硫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稳定性,导致脱硫效率出现较大波动。这种不稳定性不仅影响了火电厂的正常运行,也增加了环保监管的难度。其次,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石膏等,其利用率普遍偏低。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造成新的压力。最后,一些火电厂在脱硫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有的电厂盲目追求低成本,选择了不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脱硫技术,导致脱硫效果不佳;有的电厂则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未能及时引进和应用先进的脱硫技术,从而影响了整体的环保效果。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火电厂脱硫技术的发展,也对我国环保事业的推进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因此,需要深入剖析这些问题,找出解决之道,推动火电厂脱硫技术的持续进步和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基于环保要求的火电厂脱硫策略

(一)技术选择策略

火电厂在选择脱硫技术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技术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环保要求是技术选择的根本出发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对环保的要求不尽相同,火电厂需根据当地环保政策、排放标准等制定具体的脱硫技术选择方案。例如,在环保要求严格的地区,可能需要选择脱硫效率更高的湿法脱硫技术。燃煤特性是选择脱硫技术的重要依据。燃煤中的硫含量、硫的形态以及燃烧过程中硫的释放特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脱硫技术的选择。例如,高硫煤的燃烧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需要选择脱硫效率更高的技术;而低硫煤的燃烧则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脱硫技术。机组容量也是技术选择的关键因素。大型火电厂的烟气处理量大,需要选择处理能力更强的脱硫技术;而小型火电厂则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脱硫技术。在技术选择过程中,火电厂还应积极引进和研发新型脱硫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脱硫技术不断涌现,如生物脱硫、电子束脱硫等。这些新技术具有更高的脱硫效率、更低的能耗和更少的二次污染,可以为火电厂的环保工作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同时,火电厂在选择脱硫技术时,还应注重技术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不同的脱硫技术具有不同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火电厂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运营状况,选择适合的脱硫技术。此外,技术的可行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技术的成熟度、稳定性以及可靠性等。

(二)优化运行策略

为了确保脱硫设施的稳定运行和脱硫效率达标,火电厂需要制定并执行优化运行策略。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操作规范,确保脱硫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应加强对运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操作技能和环保意识。其次,火电厂应优化运行参数,降低能耗和减少副产物产生。通过调整脱硫剂的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可以提高脱硫效率并降低能耗。同时,通过改进脱硫工艺和流程,可以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和排放。火电厂还应加强对脱硫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定期对脱硫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设施的稳定运行。同时,应建立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在优化运行策略方面,火电厂还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行管理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智能监测设备,可以实现对脱硫设施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为优化运行提供有力支持。优化运行策略是确保脱硫设施稳定运行和脱硫效率达标的关键措施。火电厂应加强对脱硫设施的运行管理、优化运行参数和加强日常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行管理水平。

(三)副产物利用策略

火电厂在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如石膏、废水等。如果这些副产物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和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火电厂需要制定并执行副产物利用策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火电厂应加强对副产物的分析和评估工作。通过了解副产物的性质、成分和潜在价值等信息,可以为其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应建立副产物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副产物的全面管理和跟踪。火电厂应积极探索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途径。例如,可以将石膏等副产物用于建筑材料、化肥等领域;将脱硫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电厂循环水系统或其他工业用水;还可以将副产物中的有用元素进行回收和利用等。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实现对副产物的有效利用和变废为宝。火电厂还应加强对副产物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通过引进先进的利用技术和设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等方式,可以不断提高副产物的利用率和降低处理成本。同时,应加强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副产物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副产物利用方面,火电厂还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利用副产物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在推广利用技术时,应注重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在处理副产物时,应遵守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要求等。总之,火电厂应加强对副产物的分析和评估工作、探索综合利用途径、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以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副产物的利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结束语:

火电厂脱硫技术是实现环保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基于环保要求,对火电厂脱硫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技术选择、优化运行和副产物利用等方面的策略探讨,为火电厂实现环保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未来,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火电厂脱硫技术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军. 超低排放的湿法高效脱硫协同除尘的机理及模型研究[D]. 浙江:浙江大学,2018.

[2] 刘馨泽. 烟气脱硫技术及脱硫脱硝除尘与环保策略分析[J]. 环境与发展,2019,31(11):76,78.

[3] 邱野. 烟气脱硫技术及脱硫脱硝除尘与环保策略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5):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