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手段对恶性肿瘤调强放疗疗效及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调强放疗疗效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进入我院接受调强放疗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为36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量表评分指标。结果 (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的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χ2=10.283,P<0.05)。(2)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调强放疗患者实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肿瘤,指机体受致癌因素作用的影响,促使某个细胞基因水平丧失调控,当出现克隆性异常增生的情况下导致异常病变的疾病,临床可分为: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1]。本文可将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72例接受调强放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进一步分析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纳入研究的72例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所有患者均符合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并且于知情条件下签署实验同意书,基本排除失语、合并精神疾病及合并传染性疾病的情况。以随机盲选法为参照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11,年龄分布为48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67.28±1.54)岁。观察组3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12,年龄分布为49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67.29±1.53)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严格按照肿瘤科常规护理流程执行,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观察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即:

(1)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办理入院手续,详细介绍医院内大致环境,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等方法讲解肿瘤的发生机制、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从根源上认识到疾病治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纠正其错误认知。

(2)由于恶性肿瘤往往病情严重,大大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可能产生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客观上要求相关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侧重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耐心解答患者内心疑虑,有助于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3)护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询问患者的睡眠状况,系统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风险因素,详细记录患者夜间睡眠时间及夜间觉醒次数,培养患者良好的睡眠习惯,充分发挥肌肉放松疗法及松弛疗法的作用,放松患者精神状态及身体状况,进一步提高其睡眠质量。

(4)患者化疗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造成机体营养不良,反而减少其体质量,护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干预方案,以提高患者化疗耐受度为前提条件,保持营养摄入的均衡性,并且侧重于营造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定期开窗通风更换床单被套。

1.3判定标准

分别向2组患者发放我院自行研发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不满意、基本满意及满意的例数,计算总护理满意度(满意与基本满意两项满意度之和为总满意度)。同时,以睡眠质量评分量表(PSQI)、生存质量评分量表(SF-36)为参照,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的改善程度;PSQI评分越低,代表睡眠质量越高;SF-36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其中计量数据使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05%,该组满意12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11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该组满意17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2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χ2=10.283,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对比(x̄±s,分)

88.png

3.讨论

由于恶性肿瘤晚期癌灶可能出现不同程度转移,大大加快其病情演变发展进程,极易损害人体多个器官。即便临床治疗能最大程度上控制癌灶转移,但是化疗治疗直接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反而无法保证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

本次提到的综合护理以常规护理模式为基础,往往被视为新型护理模式的典型代表,不仅能充分发挥基础护理的优势,更能增加全新的护理服务内容,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大大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效果。同时,恶性肿瘤调强放疗后实行综合护理能纠正患者原有的疾病错误认知,减轻其心理负担,大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并且护理期间侧重于制定个性化的膳食干预方案,能减轻胃肠道反应,大幅度提升生存质量[3-4]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调强放疗患者实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衬好,肖玉兰,叶永璋,颜春铭,周丽云,王文好.多模块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负性情绪和手术配合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2):72-74.

[2]冯泮冸,孙伟伟.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满意度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21):90.

[3]任密,陈文圆,黄锋.综合护理干预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3):4758-4759.

[4]蔡晓叶.综合护理手段对恶性肿瘤调强放疗疗效及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10):1444-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