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问题对地质工程勘查的影响
DOI: 10.12721/ccn.2022.157065, PDF, 下载: 224  浏览: 1884 
作者: 黄春辉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
关键词: 水文地质;勘查管理;地下水
摘要: 水文地质问题会对地质工程勘查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有序展开勘查工作,积极根据各行业的用地需求和实际用地情况,完成地质分析和地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工作,就是相关管理部门新时期的关键任务之一。这需要从健全工作体系、自然资源管理以及创新工作观念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展开。重点应关注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要安排专业的勘查团队有序提升勘查工作质量,确保后续的地质工程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在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地质工程建设工作时,需要有序完成地质情况的勘查工作。在勘查阶段,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勘查工作以及后续工程建设工作的质量。比如,水文环境以及地质环境。勘查人员应当从水位、水压、土壤含水量等方面,综合判断出新时期勘查工作的注意事项,合理制定新的勘查计划。

1.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给地质工程勘查工作带来的影响

稳步展开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前提,就是要找到影响工作质量的因素,确定工作的侧重点。

1.1水位

水文地质问题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的运动产生的,随着地下水不同的运动状态,地下水的水文会出现上升、下降或频繁升降的现象产生,三种不同的问题都会对该地区的地质工程勘查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的季节和降雨量下,获取到的地质工程勘查结果存在差异。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对地质工程土体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当地下水位出现上涨时,原本不含有水分的土体结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造成隔水层逐渐薄弱,防水能力降低,形成含水层和富水层,进一步的引发土体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影响最终的地质勘查结果。其中,改变土体最明显的变化是土体的承受能力降低,对于后续的地质工程施工过程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其次,当地下水位降低时,原本富含水分的含水层地下水位的降低,导致其逐渐不含水分,进一步影响该层位发生收缩现象,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地表下陷、地裂缝的问题,这种情况通常是人为因素所致。

1.2水压

地下水会因为环境变化,随之出现分布变化,当这种变化过快、过大时,其会对工程造成严重损害。一般来说,地下水分布变化速度不快,并不会对建筑物造成巨大影响,通常都可以直接忽略。但是当工程施工时,人工操作导致环境变化更为剧烈,地下水分布变化速度加快,导致地下水压力陡增,会给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1.3含水量

土壤当中的含水量变化情况,也是地质勘查工作阶段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土地的使用价值,还容易引发安全风险。在大多数地区,地下水位出现上涨的情况,土体会表现出充水的饱和状态,从而导致土体发生不均匀的膨胀现象。这会使地质工程施工时由于出现不规则的受力而引发不规则的变化,更严重的则会导致地裂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产生。若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体的物理性质会处于收缩的状态,加之后续的工程施工导致的压力,长时间的收缩同样会使地表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现象。

2.在勘查工作中科学消除水文地质问题不良影响的方法

要解决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给勘查工作和土壤使用价值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积极完善工作体系,着重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自然环境的管理,并研究合理开发利用水文、地质资源的方法,创新工作观念,引进现代化技术及管理理念。

2.1健全工作体系

水文地质勘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也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设计的质量。所以,相关的施工单位应当重视其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为地质勘查工作建立完善的体系,确保勘查工作能落实到位。应当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增强其水文地质勘查的意识。要多学习些国外的工作方法,从优秀的勘查典型案例中不断的学习新知识。

2.2自然环境管理

基于水文情况和地质环境都会给勘查工作增加难度,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在日常积极做好对自然环境的管理工作,实时管控水文、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在开发利用时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在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含量的变化和空间变化的规律,要时刻的了解,并做好记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决杜绝地下水过度开采的现象,这会造成水位下降,导致含水层变迁,形成降落漏斗,对于已经形成降落漏斗的区域应该积极的采取补救措施。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水资源的污染几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地下水的平衡性。

2.3合理开发利用

在水文地质勘查时,要本着保护与利用地下水的态度,摒弃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行为,防止对地下水带来破坏,确保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共赢。以地下水的水位问题为例,水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地质的使用功能。所以,通常应当先结合自然环境因素,确定影响地下水水位线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并应当合理监测地下水的水位线变化情况,在地下水水位较高时,可以选择挖井,采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渠道,供给人们日常使用。在这个环节,要关注地下水的质量,做好过滤、净化工作。

2.4勘查技术创新

选择勘查技术、制定勘查计划之前,需要先确定勘查的方向,根据不同行业对地质结构的使用需求,进行专项勘查。从常规的勘查任务来看,一般要确定可用土地资源的面积,分析地质结构的组成部分,明确周围环境中是否存在污染土壤的因素。基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如何提高勘查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精细化程度,降低自然环境因素给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就是技术人员正在研究的一项重要问题。这需要引进科学技术及设备,对水文地质变化进行及时的监测,对水文地质变化所导致的灾害进行防范。

结语: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应当关注当地的气候环境变化情况,尤其是降雨量问题,这会影响土壤的含水量。同时,要确定地质结构中的土壤类型,分析目前的地质结构当中是否会出现地质裂缝、泥石流、地震等灾害。同时,要通过勘查结果,确定地物资源的分布情况,研究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方法。基于勘查工作任务量大,工作难度会受到实际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所以,如何在工作中合理融入科学技术与设备,是目前勘查工作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孟仁帆.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分析[C]//探索科学学术研讨会.2016:216.

[2]徐博.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影响要点研讨[J].科研,2016,(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