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 教育信息化建设为课堂教学管理服务提供了创新可能性,借助信息系统和设备打造新的课堂教学空间,并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库来弥补信息分类和教学内容上的不足,可全面优化教学管理水平,为打造高质量教学平台提供有利条件,促进高职院校育人管理工作走向现代化。

引言

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人才培养质量不够理想,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学年制的弊端日益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备受阻碍。针对诸多矛盾以及现实困境,高职院校需要想方设法创新教学管理对策及思路,逐步构建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结合社会的人才需求格局变化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从重学历、重理论向重技术、重能力的顺利过渡,主动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重担,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在自由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实现全面成长及发展。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原则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对学校的发展壮大、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学生的社会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需要了解新时代背景下教学管理创新的具体要求,明确管理原则,确保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更上一个台阶。首先,学校需要坚持目的性准则,围绕教学管理目标组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能够顺利落地,更好地提升整体的教学管理质量和层次。其次,学校需要坚持计划性原则,主动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审视传统的教学管理行为,重新制定教学管理计划,明确划分管理职能,详细制订工作计划并实现有效协调,确保各个层次的管理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计划落实管理工作。再次,教师需要坚持系统性原则。深入分析教学管理系统中所组成的各个板块,了解不同板块的性质以及功能,着眼于当前的教学管理环境分析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在系统性原则的指导下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及发展,确保不同的教学管理要素以及管理组织能够实现有效协调以及整体优化。最后,学校需要坚持反馈性准则,了解教学管理系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坚持目标导向,深入分析信息反馈,搜集各个渠道的教学管理信息,在理性判断审慎分析的过程中作出正确决策。根据教学管理现状与教学管理目标之间的差距灵活调整管理思路及方向,保证最佳的管理质量和水准。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对策

(一)高标准定位教学管理目标

明确清晰的教学管理目标能够为后续教学管理工作的组织开展指明道路及方向,学校需要坚持统一的方向,进一步凸显教学目标定位工作的宏观导向作用,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教学管理创新,学校需要站在宏观的视野,高标准定位教学管理目标,坚持生本理念。着重提升学生的技能及水平,综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围绕办学理念积极实现效益、质量、结构规模的协调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首先,在准确定位发展目标时,学校需要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生产的无缝对接,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明确专业课程设置标准,凸显学院特色,逐步提升现代化用人质量及水平,塑造良好的社会信誉及形象。其次,在定位办学类型时,学校需要着眼于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条件,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体,以业余成人高等教育为辅助,积极实现自学考试辅导、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中外合作办学以及中高职分段合作的齐头并进以及协同育人,提升整体的合作育人质量水准。再次,从办学层次定位来看,学校需要注重因势利导以及与时俱进,了解各行各业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多元诉求,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最后,在准确定位专业学科时,学校需要以优势专业为主导,比如信息专业、电子专业、机电专业、数控专业以及模具专业,促进工业行业服务类专业的有效拓展及延伸,如营销专业、物流专业以及商贸专业。积极实现产学研结合以及校企合作,逐步提升教学环节以及训练环节所占的比重,打造立体成熟以及实用创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特色以及优势的示范专业。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准确定位办学规模以及服务区域,综合考量效益质量以及结构和规模,保障最佳的社会效益以及办学质量。

(二)多元整合教学模式

复杂多样的生源结构、弹性化的教学需求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开展多元化教学以适应扩招后的新变局。一是多元整合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主体进行陈述性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过程性知识习得的教学方法转变。理论课程综合运用讲授法、自主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方法,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实践课程强调行动导向方法的运用,以围绕工作情境的行动过程为教学内容,以习得工作情境的行动能力为教学目标,使实践教学完全贴合工作情境,满足工作需求。二是多元整合教学场所,结合社会生源的工作地点,将教学场所由传统的以教室为主的学校场所拓宽至社区、行业、企业等社会场所,在企业建立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三是多元整合教学组织形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基于慕课、学习通等线上学习平台,引进世界各地优质课程资源,注重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打造线上“金课”。线上慕课教学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其教学内容既可以包括一些通识类课程、选修课程、基础理论课程的理论学习,也可以通过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设与工作过程相似的场景进行示范操作、模拟练习、仿真项目训练等实践学习[8]。针对一些难度较大、实操性较强、疑难问题较多的课程在线下进行集中面授与示范指导,以便于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确保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三)建设高质量的师资力量

在高职扩招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发展更需要高质量的师资团队。从师资团队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建设。重视教师招聘工作。学校在进行教师招聘的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自身对于教师的实际需求,主要包含对于教师的道德素质需求、专业素质需求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的招聘,利用教师招聘工作提升教师综合质量。重视教师的教育与深造。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需要从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分析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了解学校对于教师团队的实际需求,进而组建专门的研究小组,对研究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培训。除此之外,也要重视教师的校外学习工作,通过听课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专业素质培训。

结束语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以及创新工作比较艰巨,时间跨度较久,涉及许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板块。学校需要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进一步凸显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价值以及系统性特征。部分学校还未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稳步提升教学管理质量,学校需要践行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理念,全面创新教学管理过程以及手段,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条件积极实现多措并举,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稳步建设及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鸥.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36-37.

[2]张崑.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2012(7):252.

[3]陈汉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J].高教探索,2017(S1):119-120.

[4]龚佑红.全面质量管理视域下高职教学质量管理探索:评《现代高职院校全面质量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