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态势感知影响因素与训练研究
DOI: 10.12721/ccn.2024.157025, PDF, 下载: 95  浏览: 1026 
作者: 李明 谷圣伟 李冬
作者单位: 91899部队,辽宁省葫芦岛市,125001
关键词: 飞行员;态势感知;训练
摘要: 现阶段,为了全面提高飞行员综合水平,在有效的开展训练过程,必然要针对飞行员态势感知机械能有效研究。此阶段需要针对性的探索飞行员态势感知影响因素,并总结科学的训练方法,这样不仅能提高飞行员实践能力,也利于加强飞行员心理素质,促使飞行员能够提高飞行水平,保证飞行安全。

引言

飞行员态势感知能力的提高对于飞行员日后发展有着重要的助力作用,如何通过科学的训练提高飞行员态势感知水平,需要根据飞行员综合水平,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训练计划,加强飞行员态势感训练,保证飞行员顺利完成飞行任务,具体分析如下。

1飞行员态势感知影响因素

飞行员态势感知因素是非常重要的,被称为情景意识,也叫做情景知觉。而针对一位飞行员来讲,态势感知就是要掌握,全面了解飞机位置,飞行条件、飞行姿态、飞机配置,还有安全的其他因素都要掌握,并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印象。

飞行当中出现的事故在研究中表明,多数都是人为因素产生的,而飞行员态势感知就是影响飞行安全提高的主要原因,失去态势感知就会让安全问题得以出现。飞机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飞行,舱外就很难获取信息,有时容易产生飞行的错觉,对飞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飞行错觉发生,飞行员要将其转入仪表飞行,所以仪表态势感知的能力,更加有利于保障飞行的安全,而且仪表闪现训练,能够让飞行员的仪表认读能力得到提高,进而也让仪表态势感知能力增强。以前仪表训练主要是单仪表闪现,而飞行中飞行员要面对的界面是全部仪表组合,透过访谈飞行员,可以了解飞行员飞行时,仪表认读模式是多仪表扫描。

感知能力,注意力分配、高级认知、决策和操作能力等,每一个个体之间,态势感知都有所不同。通过专业的实验研究,飞行员态势感知的影响和经验水平,任务难度有关,并且实验测验了眼动指标,可以测量出可行性。详细分析飞行员态势感知影响因素发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可以改善飞机驾驶舱的设计,有利于飞行安全的提升。第二,帮助飞行教官,在飞行学员训练中开展相关教育,让学员操作错误率可以不断减少。

2飞行员态势感知训练方法

飞行员要保持良好的态势感知能力,避免受到潜在威胁。但是影响态势感知有很多因素,比如脑力负荷,可以对飞行人员的注意力分配产生影响,从而让飞行人员的态势感知能力下降,所以飞行任务中的脑力负荷下降,能够让飞行人员的态势感知水平得到提高,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针对飞行员迅速识别并处理好舱内仪表信息,能够给飞行员预留更多时间和精力,有利于准确处理相应的威胁,也有利于实施飞行操作,切实让飞行安全得到全面提高。

飞行错觉的发生,飞机要转入仪表飞行模式,该模式可以准确地将仪表信息识别出来,对飞行员的正确操作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出现尾旋等特性是比较复杂化的飞行状态,在操作的条件与操作的方法上不同于正常飞行模式,飞行员在快速旋转时对舱外信息就很难判断,所以要将仪表信息快速加以判断,有利于操作的改进。

有效利用长时记忆信息,可以正确处置理解态势,这也是飞行员必须具备的重要因素,是训练的依据,利用仪表反复认毫无顾忌,让仪表数能够在飞行员意识中形成长时记忆。仪表态势感知能力不强的飞行员可能会对仪表关注较多,让个体飞行能力降低,所以在训练时让飞行员形成仪表的记忆,进而也让飞行员能够更加重视舱内仪表信息的时间,有效降低仪表识别时飞行人员脑力的负荷,对态势感知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

整个飞行的过程中,仪表认读服务于操作,而飞行仪表的作用只是在提供飞行的参数,可以迅速获得参数,进而形成高效的态势感知能力。通过训练的飞行员,可以提高准确获取飞行参数的能力,而且是采用多仪表闪现的测试,该测试对飞行学员仪表参数整合能力进行测定,这也表示多仪表闪现测试,目前已经成为态势感知能力绩效测量的主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制定良好训练方案,必然能够提高飞行员态势感知能力,也利于他们在飞行过程掌握更多实用性技巧,加强飞行能力,保证飞行安全。通过科学方法的制定,构建了高效的态势感知训练体系,能进一步提高训练效率。

3飞行员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的训练过程,需要关注注意几点问题,以此提高训练效率,保证训练安全。训阶段要重视区别对待每个飞行员,重视循序渐进,科学的开展定向能力培养,创新训练方案,以此才能提高训练水平。

3.1进行空间定向能力训练

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整体,而飞行人员空间定向能力的形成,主要的基础是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只有身体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空间定向能力。

3.2区别对待和循序渐进

根据个体身体素质的不同,机能水平的状态,以及面对飞行任务反应的不同,采用的负荷训练也不同,这主要是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展开。另外,开展训练工作时,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循序渐进,在不同的阶段采用的刺激量也要有差异化。当被训练的对象开始适应时,再增加刺激强度,让不良的神经反应得到有效避免。

3.3创新训练内容和方法

创新是训练效果提升的保障,所以在实践的环节中内容与方法上都不能脱离创新。在进行旋转练习的过程中,头位要不断加以改变,从而让几个半规管的壶腹脊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

3.4训练方法要灵活多样

任何训练方法总是停留在一种形式上也不利于发展,同样飞行员态势感知能力的训练也如此,必须确保方法的灵活多样。比如,将睁眼与闭眼交替,迅速与慢速交替。在实施旋转的过程中将眼睛闭上,再停止以后做相反方向的旋转,这样有利于飞行错觉的预防。当然主动训练与被动训练也可以合理化地来搭配。

3.5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飞行人员空间定向能力的培养,发挥积极作用的是心理训练,这一点在实验中有明显的证明。所以需要把专项训练与心理训练进行结合,并让飞行员心理知识的学习与教育得到强化,做好相应的心理辅导,进而才能不断提高空间定向水平。

结束语:

总之,随着现阶段对于飞行员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全面的提高飞行员飞行能力一直备受人们关注。通过以上分析,结合飞行员飞行训练工作开展实际,探索了提高飞行员态势感知能力的训练方法,旨在通过有效的进行飞行员态势感知训练,不断加强飞行员综合素质,进一步促使飞行员各项工作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薛霞,薛红,李洁,孙荣丽,刘启明,汪东军,肖琦.高性能战机飞行员对航空心理训练满意度调查研究[J].空军医学杂志,2020,36(01):27-29.

[2]徐艳,金朝,李宝辉,张向阳,林榕,王全,卫晓阳,王红,张立辉,王海霞,耿喜臣.飞行员推拉效应离心机训练情况分析[J].空军医学杂志,2019,35(06):461-463.

[3]李靖,张佳丽,刘浩,韩磊,阴肖华,李鸣皋.仪表飞行条件下飞行错觉与仪表注视的相关分析[J].转化医学杂志,2019,8(02):115-118.

[4]凡明坤,刘星,孙有朝,郭云东.不同仪表显示界面对飞行员工作负荷的影响[J].航空计算技术,2018,48(01):38-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