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研究
摘要: 初中体育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学生通过体育训练强健体魄,在奔跑与流汗中意识到竞争的重要性,并且将这种意识与自己的学习成长连接起来。教师在采取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快乐训练,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文对分层教学法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经验,希望能够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当前要求深入开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以及终生发展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素养,为将要进行的多学科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但是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改变老旧的教学方式,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潮流,积极有效的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制定多元化学习目标。

一、初中体育中的分层教学

新时期的教育不是为应试教育提供考试人才,而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如何推进课程改革,锻炼学生的体魄,推进分层教学模式有序开展,成为初中课程教学的创新途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基础条件、能力、智力等因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整体分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优势,根据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教学手段,分层教学可以照顾到基础差的同学,也可以让基础好的同学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自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进步和发展。因此要求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力水平,根据这一特征划分,尽量不要让学生自动结组,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在这过程中难免受挫或者是讨厌上体育课,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划分小组,之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因此建议教师意识到分层教学对初中学生体育教学方面的重要性,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对自我有更清醒地认识,比如让学生发展特长,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分层教学有目标、有计划的顺利开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策略

1.改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

教师要改善以往的教学观念,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融入教学观念,尤其是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更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分层教学就是最好的催化手段,这种教学以学生为主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开展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好的教育观念。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主体,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让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甚至为了早点结束体育教学,学生只是敷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本身的学习压力大,体育课程身心不能得到放松,身心疲惫,逐渐厌倦体育课程。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观念。比如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如羽毛球、跳绳、篮球等,根据学生擅长的领域,提前做好安排,比如擅长篮球与身体素质好会打篮球的女生,按照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的方式训练,部分训练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跳绳、羽毛球、铅球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运动项目,能够提升学习兴趣,保证学习质量。

2.教学目标分层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分层教学对体育教师具有一定要求,要求其秉持着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理念,重新制定教学标准,即层次各异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且,虽然在课前体育教师已为学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但实际教学会出现一定变化,此时体育教师应依据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体育训练情况等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促使此计划的适用性更强,以各个教学环节的目标为参考重点,对其实施良好的整合工作,从而促使课堂教学效率迈上崭新的台阶。例如,在篮球技巧的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了解到各个学生是否已熟练掌握了投篮的技巧,对于熟练掌握的同学,教师应制定难度较大的教学目标;对于未熟练掌握的同学,教师应制定难度较小的教学目标。在此种教学模式的作用下,不仅有效提高了动作技巧的教学效率,也消除了学生对篮球运动训练的抵触情绪,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

3.因材施教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学习能力安排学习内容,不能使用全面覆盖的一种方式来教学,必须不能让身高不够、对篮球不感兴趣的学生打篮球,倘若这样的安排方式,只会让正在长身体的孩子自尊心受挫,再也不喜欢上体育课。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情况,让学生排列起来,挑选不同的模式,根据孩子的特征针对性训练,比如爱好打篮球的孩子打篮球,身体灵活好动的孩子乒乓球,下半身力量大的孩子踢足球。以踢足球为例,踢足球厉害的学生可以单独自由训练;掌握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需要教导基础知识,那些完全不会的学生教师要更用心,需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多鼓励与认可学生。教师要传授动作要领,帮助学生在不犯规的情况下将球踢进对方的老巢,如此才可以更好的安排学生的学习课程。

4.开展积极的体育项目

教师在分层训练的情况下有目标的开展不同项目,将学生所选择的学习项目划分出来,划分出不同的内容之后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学生在学习体育项目之后,开展两周的学习之后让学生进行竞赛,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习情况设置奖惩措施,增强比赛趣味性。比如“羽毛球”教学训练两周之后,开展不同层次的竞赛,比如“单打”“混合双打”,不同形式的比赛设置不同的奖励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不同的分层教学模式,比如学生在竞赛之后,教师的评价应该是正向且积极的,以往教师会奖励素质高的学生,而批评素质低下的学生,这种评价方式会让学生形成固定思维,认为我不如他,甚至产生自卑心理,认为我再也不要学习了,以及再也不要上体育课的负面思想。教师的评价应该在“我觉得你的羽毛球打得很好”,安排水平差不多的学生一起运动,制定不同的评分系统,要看到学生的进步,不能用固定的思维来评价学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结合核心素养理论,进行有秩序、有效率的分层次教学,能使学生共享优势,进一步提高体育素养,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公平、高效的体育教学,更新学生的运动理念,实现教育的价值,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身体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芹.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0(12):121-122.

[2]敬章荣.分层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9(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