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DOI: 10.12721/ccn.2025.157501, PDF, 下载: 39  浏览: 453 
作者: 沈咪咪
作者单位: 上海市闵行第四中学,200240
关键词: 初中体育;传统文化;体验;融合
摘要: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显得尤为重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意志品质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通过各种形式的传统体育活动、文化知识的普及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我们可以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让他们深刻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此背景下,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前言

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方式,更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呈现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逐渐被重新认识,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身心素养。

一、展开文化教育,传承传统文化

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的同时,也要注意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既要覆盖普通的体育课程,又要向学生介绍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将传统文化合理地融入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学生的使命感。

以“太极拳”这一传统运动项目为例,把它引进到体育教学中来,如果仅凭老师的演示,仅靠模仿,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更谈不上理解它的深刻含义。如果老师首先给他们解释“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和理念,然后把每一个动作的含义都解释清楚,这样,随着对它的认识程度的提高,他们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对运动的完成也是有帮助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把每一个动作都分解开来,比如,在起势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左脚来开步,然后把手臂向前抬起,膝盖下压,然后一个一个地给他们讲解,其中就有要保证头部和颈部的挺直,挺胸和收腹的动作不能过大,手臂的下压和屈膝的动作要保持一致。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凝神,头要直,这样才能使学员的注意力集中。另外,在太极拳的锻炼过程中,要做到慢柔,出招要像流水一样流畅,这就要求学员们在练习的时候,不仅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且要保证动作的协调性,这样才能帮助大脑神经的自我调整。在其它动作的训练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姿势摆放,动作力度,出手速度等,一定要保证力度适中,速度均匀,不能急于求成,时快时慢,整个动作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在教学中,老师在讲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仅要讲解教学内容,更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在老师的解释下,学生们也会对传统体育项目产生自己的看法,这会对他们以后的行为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对他们的人生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是有利的。可以看出,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之中,通过老师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割传授,既可以提高学生训练动作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又可以让他们继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二、结合运动项目,培养体育精神

要想把传统文化与初中体育教学相结合,就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各类体育项目,挖掘它们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初中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既要注意生理卫生,又要注意心理卫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育已从单纯注重体能的发展,转向了对运动精神的培养。体育精神概括地说就是在体育运动中所体现的一种求胜的精神。所以,在教师中,要把体育和精神放在同样的位置上,针对不同的体育形态,分别培养不同的体育精神,使学生的精神观念得到升华。

例如,“划龙舟”这一传统运动,所反映的精神观念,除了勇于拼搏,奋勇争先之外,更多的是团队合作与协作。龙舟赛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它是一项用来纪念屈原的体育运动。在教学中,首先要对学员进行特定的定位,使他们了解在练习中必须要有配合的动作。这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体育项目,为了更快地达到目标,每个人都要协调一致,齐心协力。在训练的时候,可以首先培养师生的配合,比如可以采用喊口令的方法,让学生们进行个人练习和比赛,然后再进行小组竞赛,把两只小龙舟合二为一,看看他们能否在团队协作中前进,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同时,赛龙舟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比赛中表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在竞赛中,每位同学都会使出吃奶的劲往前滑,这是一种强烈的竞赛精神。把划龙舟训练中所培养的团队合作和奋勇争先精神延伸到学习和生活当中,既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

另外一种为人所熟悉的“踩高跷”,更能反映出一种不骄傲、不骄傲的精神状态。这项运动对技术要求很高,身体平衡,动作协调。在教学的时候,老师要让学生保持耐心,从慢到快,并且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鼓励,不能轻言放弃。大部分学生在经过一定的训练后,都能熟练地掌握相应的技巧。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不同的运动项目所反映出来的体育精神是有区别的,老师们应该针对这些差异来适当地培养学生,从而促进他们的素质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积淀和积淀。体育老师可以持续地更新和优化现有的教学计划,这样,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就会变得更丰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要充分关注传统体育精神,老师们能够持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式,并根据目前的教育情况,为传承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创造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让学生们的终身体育理念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魏礼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研究[J].武术研究,2019,4(12):104-106.

[2]温和琼,陈灿宇,谢德山.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基于文化传承视域[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9,38(06):93-96.

[3]刘鹤鸣,曾凡鑫,刘凯.基于文化传承角度的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4):78+77.

[4]田龙.高校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应用评价——基于文化传承视角[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4):53-55.

[5]韩春阳.民族传统体育元素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反思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