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管理
DOI: 10.12721/ccn.2023.157052, PDF, 下载: 137  浏览: 1317 
作者: 陈刚
作者单位: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煤矿井;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管理
摘要: 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的校准管理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管理的研究,详细探讨了校准管理的概念与意义,介绍了常见的校准方法和管理措施。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井下环境对仪表仪器校准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进一步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水平。

引言: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然而,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来说是项挑战。在煤矿井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矿井水患等。为了确保煤矿工人的安全,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管理是一项关键工作,准确的仪器校准能够保证安全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及时发现和预警安全风险,因此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很有必要。

一、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管理是指对井下使用的安全检测仪表仪器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管理工作,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煤矿井下存在着各种危险因素,如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矿井水患等,因此,准确的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对于预警和控制这些危险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水平,准确的仪表仪器校准能够及时发现和预警井下安全风险,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的监测和控制水平,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合理使用和校准安全检测仪表仪器能够及时检测出有害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提醒工人及时采取安全措施,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准确的仪表仪器校准能够减少误报和漏报,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和连续性,为煤矿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二、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校准频率不合理

校准频率的确定是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果校准频率不合理,仪器可能长时间未经过校准,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另一方面,频繁的校准可能浪费时间和资源。结合管理工作来看,主要有以下几项表现:校准频率过低,仪器长时间未进行校准,导致测量结果偏差逐渐累积,无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校准频率过高,频繁校准可能浪费时间和资源,尤其是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仪器而言。

(二)校准方法选择不当

选择不当的校准方法可能导致校准结果不准确,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不同类型的仪器和参数需要采用不同的校准方法。在校准管理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项表现:采用不合理的校准方法,未根据仪器的特点和测量参数选择合适的校准方法,导致校准结果不准确;忽略环境影响,未考虑井下环境因素对仪器校准的影响,导致校准结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三)校准记录和管理不完善

校准记录和管理的不完善可能导致校准过程的追溯性和可管理性降低,无法有效监控仪器的状态和性能,常见表现为:校准记录不完整,未记录校准的详细信息,如校准时间、校准方法、校准结果等,无法进行追溯和分析;校准管理不规范,未建立健全的校准管理制度,缺乏对校准过程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四)校准人员技术能力不足

校准人员的技术能力直接影响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缺乏专业的校准人员或技术能力不足会导致校准结果不可靠。结合煤矿生产来看,专业性的校准人才较为匮乏,主要有以下几项体现:缺乏专业校准人员,煤矿井下缺乏专业的校准人员,导致校准过程缺乏专业指导和监督;技术能力不足,校准人员的技术能力不足,无法正确操作和判断校准过程中的问题,影响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三、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管理的策略

(一)合理调整校准频率

合理的校准频率是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管理的关键。通过对仪器的稳定性和使用环境的分析评估,可以确定适当的校准频率。针对校准频率的调整,可以从以下工作入手:制定校准频率标准,根据仪器的特性、厂家建议和相关标准,制定校准频率标准。考虑仪器的测量范围、精度要求、使用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校准的时间间隔;建立校准计划,制定校准计划,明确每个仪器的校准时间和周期,建议采用定期校准和条件校准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校准是按照时间周期进行校准,条件校准是根据实际需要或仪器性能变化进行校准;监测仪器状态,监测仪器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变化,如异常波动、超出测量范围等,及时调整校准频率。

(二)科学选用校准方法

科学选用合适的校准方法对于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根据不同的仪器和参数,选择适用的校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要点:研究仪器特性,深入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测量原理和性能特点,分析仪器的测量误差来源和主要影响因素;合理选用校准方法,根据仪器特性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合的校准方法。常见的校准方法包括零点校准、满量程校准、线性校准等;科学选用校准设备,选择适当的校准设备和标准器,确保校准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选择标准器时,要注意其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

(三)推进设备校准记录

设备校准记录的完善和规范是校准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校准结果的追溯和问题分析,提高校准管理的可追溯性和可管理性。为了得到客观的设备校准记录,可以从以下工作入手:建立校准记录系统,建立设备校准记录系统,记录校准的详细信息,包括校准时间、校准方法、校准结果、校准人员等;加强校准记录管理,建立校准记录的管理制度,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包括校准记录的存档、备份和查阅,保证校准过程的追溯性和可管理性;强化校准结果分析,定期对校准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异常和趋势性变化,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提高校准管理水平。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校准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校准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素质水平,是校准管理的关键。针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以下几项要点:培训计划制定,制定校准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内容涵盖仪器原理、校准方法、操作规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推进培训实施,组织校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课程、技术交流会议等,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加强培训考核认证,建立校准人员的考核认证制度,评估其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考核认证,提高校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五)应用新型校准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校准设备不断涌现,为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管理提供了更高效和精确的工具。为了实现对新型校准设备的有效利用,可以从以下工作入手:跟踪新技术和新设备,密切关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了解其在校准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和适用范围;评估新型设备的可行性,针对煤矿井下安全检测的具体需求,评估新型设备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引进和应用新设备,根据评估结果,适时引进新型校准设备,并培训相关人员熟练操作和维护。新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校准效率和准确性,提升校准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管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在校准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校准频率不合理、校准方法选择不当等,对煤矿行业的正常生产和管理造成了阻碍,相关管理人员要针对不同的校准管理问题,合理选取校准管理策略,有序推进设备校准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安全检测仪表仪器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尚彬. 关于煤矿通风安全仪器仪表及校准工作的思考[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1):2.

[2]王觅, 王梦婕, 张思敏. 煤矿通风安全仪器仪表及其校准探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1):3.

[3]张大川. 煤矿安全检测仪器仪表的应用[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