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中节约用地的作用
摘要: 土地资源管理与我国社会发展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科学的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可以针对用地需求来规划土地的使用方向。而以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存储情况来看,其在实际中存有着资源短缺的现象,在此形势下则需要通过节约用地的方式来缓解现今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从而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平衡土地资源的供需关系,以此来满足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现今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其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土地调查、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等内容,因此在实际中应结合节约用地的理念来科学的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以此来对土地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及优化。本文分析了在现今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存有的几点问题,并探讨了节约用地对土地资源管理所起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措施,从而有效的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

一、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1.土地资源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以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现状来看,土地浪费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不断的完善土地管理法,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其仍然存有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度不足的情况。并且现今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其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体系,此种情况使管理工作逐渐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这也使得在土地规划及利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决策失误的问题,不利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土地资源管理执行力度不足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土地的用途有着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对于农业用地我国一直实行耕地保护制度,但是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有耕地被非法占用的现象。部分建设商开发商为了经济利益对土地进行大量的囤积,再加上对农业用地的非法占用,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其主要是由于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执法力量不足所导致的,并且以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储备情况来看可开垦的后备土资源不足,使得耕地面积逐渐缩小,使得用地形势极为紧张。

二、在土地资源管理中节约用地的作用分析

1.降低城市建设的投入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通过节约用地可以更为科学地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规划及设计,遵循节约用地的原则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这样能够降低在城市建设中的成本投入,从而对城市建设中高地价、高房价的现象进行缓解。并且通过推行节约用地能够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布设,并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释放城市土地,其不仅提高了城市用地的利用率,也节约了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成本。

2.加强对农业用地的保护

根据节约用地的政策内容来看,其要求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对农业用地进行科学管控、规划、利用,以此来合理的对农业用地进行开发,从而有效的改善闲置农业用地被建设项目征收的现象。积极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不仅可以极大的提升农业用地的使用率,减少农业用地闲置的现象,而且能够避免耕地被不合规地占用,实现专地专用的目标,优化我国的农业结构。因此,节约用地的理念应该深入到农村地区,政府在农耕土地资源管理方面上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加快对我国耕地的保护。

3.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执行效力

由于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资源情况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主要是进行区域性的管理。因此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以节约用地政策为基础,结合地区的土地资源情况及发展需求进行规划,并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加强审核及监督工作,保证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各个部门可以良好的协作,为节约用地政策落到实处提供基本保障,这也是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首要要求。

4.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所需重视的基础内容之一,通过节约用地理念的落实也能够深入的对土地资源所具备的效益进行挖掘,在土地资源管理中以节约用地为基准来重新对土地资源进行布局可以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深层次发展的平台。与此同时,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有利于对土地的保护,提高其再生能力,维持生态平衡,从而达到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此外,节约用地政策的实施能够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土地市场的矛盾,抑制地价的盲目增长,达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双赢效果。

三、在节约用地理念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分析

1.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机制是优化资源配置、平衡供求的基础和核心。土地合理流转的基础是公开、合理、有序的土地价格管理体系,土地的价格取决于其价值,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是要保证市场交易价格的合理性,避免哄抬地价和暗箱操作的现象。二级市场的培育也是土地流转机制的重要方面,这需要制定完善的土地评估体系,增强二级交易价格的价值性、科学性。政府方面要规范从一级到二级的交易流程管理,同时完善相关法规,明确违规处理办法。合理制定不同行业用地的期限、条件,保持土地在产业之间的相对平衡,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2.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规划

第一,通过加强城乡边界管理来避免城市的盲目扩张对农业用地的侵占,使“地”尽其用,城乡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第二,根据城市空间布局和地势特点,重点开发宜居城市住宅的集群模式,合理设计建筑密度和土地的容积率,大力打击开发商大量圈地、粗制滥造的行为,优化城市土地结构。第三,鼓励填充式的土地再生和城市的二次开发,发挥中心区域对开发地区的辐射作用,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土地的综合化管理。细化到操作水平,土地规划必须保证一定的实用性,这有赖于丰富的土地管理经验和对城市节约用地政策的深刻把握。

3.加强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建设

首先,必须要保证规划落实的影响力和约束力,这需要充分解读规划的内容,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从土地管理的审批、管理、评价流程,发挥政策的统筹管理作用,对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的行为要予以相应的处罚。其次,在公共政策方面,要充分考虑政府、企业、居民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保证利益分配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法律制度是节约土地的基础防线,它的强制性、统一性和规范性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有效保障。

结论:经济建设与资源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针对此种情况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贯彻节约用地的要求,通过落实节约用地的理念改进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从而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上文以节约用地为基础所提出的土地资源管理措施可以针对地区管理工作开展需求来进行选用,以相关政策法规为基准落实管理活动,使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执行效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何睿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策略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3).

[2] 胡炳旭.土地资源管理中节约与集约用地的有效开展策略[J].农家参谋,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