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机辅机振动异常原因分析及检修实践
摘要: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汽机辅机在现代能源和制造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振动异常作为这些关键设备常见的故障之一,严重影响了其性能和寿命。因此,深入分析振动异常的原因,并实施有效的检修策略,对于保障设备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汽机辅机振动异常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检修实践,以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指导。

引言

汽机辅机作为能源和工业生产中的核心设备,其稳定运行对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安全至关重要。然而,振动异常是汽机辅机常见的故障之一,它不仅影响设备的性能,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对汽机辅机振动异常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检修措施,对于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的结合,探讨汽机辅机振动异常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检修策略。

1.汽机辅机的定义

汽机辅机是指与汽轮机(汽机)配套使用的辅助设备,它们在汽轮机系统中扮演着支持性和补充性的角色。这些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给水泵、凝结水泵、循环水泵、冷凝器、加热器、油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各种阀门和管道。汽机辅机的主要功能是确保汽轮机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同时提供必要的冷却、润滑、控制和保护。它们对于维持整个发电厂或工业流程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汽机辅机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轮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因此在汽轮机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中,对辅机的重视程度与主设备相当。

2.汽机辅机振动异常原因分析

2.1机械原因

汽机辅机振动异常的机械原因主要包括转子不平衡、轴系不对中、轴承损坏和基础松动等。转子不平衡通常是由于质量分布不均匀或转子部件损坏导致,这会引起周期性的离心力,从而产生振动。轴系不对中可能是由于安装误差、热膨胀或机械变形引起,导致轴承受力不均和振动增加。轴承损坏,如磨损、裂纹或润滑不良,会直接影响转子的支撑和旋转稳定性,引发振动。基础松动或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设备支撑结构不稳定,进而引起振动传递和放大。

2.2电气原因

汽机辅机振动异常的电气原因主要涉及电机和控制系统的问题。电机问题可能包括转子或定子的故障,如转子断条、定子绕组短路或接地,这些故障会导致电机产生不均匀的磁场,进而引起振动。控制系统问题,如传感器故障或执行器响应不准确,可能会导致电机运行参数偏离设计值,影响电机的动态平衡,从而产生振动。此外,电源电压的不稳定或相序错误也可能引起电机振动。电气原因导致的振动异常如果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能会对电机的性能和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2.3流体动力原因

汽机辅机振动异常的流体动力原因主要与流体在设备内部的运动有关。在泵和风机等流体机械中,流体动力学问题如叶轮设计不当、流道堵塞或流速分布不均可能导致流体诱导振动。这种振动通常是由于流体流动产生的周期性力作用在设备结构上引起的。此外,管道系统中的压力脉动,可能是由于流体流动的不稳定性或阀门操作引起的,也会通过管道传递到设备上,导致振动。流体动力原因引起的振动异常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加剧设备的磨损和损坏,影响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4其他原因

汽机辅机振动异常的其他原因可能包括材料疲劳、安装或维修不当等。材料疲劳是由于设备长期运行导致的材料劣化,如裂纹扩展、金属疲劳等,这些都可能引起结构刚度下降和振动增加。安装或维修不当,如紧固件松动、对中不准确或平衡校正不到位,会导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额外的振动。此外,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基础沉降或外部振动源也可能对汽机辅机的振动产生影响。这些其他原因如果不被识别和纠正,可能会逐渐累积,最终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故障。

3.汽机辅机振动检修实践

3.1平衡校正

平衡校正是处理汽机辅机振动异常的重要检修策略之一。实践过程中,需要通过振动分析确定转子的不平衡程度和位置。这通常涉及使用专业的振动分析仪器,如振动计和频谱分析仪,来收集和分析转子在运行状态下的振动数据。一旦确定了不平衡的位置和大小,就可以进行平衡校正。平衡校正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静平衡和动平衡。静平衡适用于转子可以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平衡的情况,通过在转子的适当位置添加或移除质量来实现。动平衡则需要在转子旋转时进行,通常在专门的平衡机上完成,通过精确计算和调整质量分布,以消除旋转时的不平衡力。在实践中,平衡校正需要精确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校正后的转子能够达到预期的平衡状态,从而减少或消除振动。

3.2对中调整

对中调整是解决汽机辅机振动异常的关键检修策略之一。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通过振动分析和轴系对中检测来确定轴系的对中状态。这通常涉及使用激光对中仪或其他对中工具来测量轴系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偏差。对中调整的目的是确保所有连接的轴在同一中心线上运行,消除由于轴线偏移或角度偏差引起的额外应力和振动。调整过程可能包括移动或旋转轴承座、调整联轴器或使用垫片来校正轴的位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考虑热膨胀和机械变形对轴系对中的影响。在实践中,对中调整需要精确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调整后的轴系能够达到预期的对中状态,从而减少或消除振动。

3.3轴承更换或修复

轴承更换或修复是处理汽机辅机振动异常的重要检修策略之一。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通过振动分析和轴承状态检测来确定轴承的健康状况。这通常涉及使用振动分析仪器、温度传感器和油液分析等手段来评估轴承的磨损、裂纹或其他损伤。一旦确定了轴承的问题,就需要进行更换或修复。轴承更换涉及拆卸旧轴承、清洁轴承座、安装新轴承并确保其正确对中。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轴承损伤较轻,可能通过修复手段如研磨、抛光或更换损坏部件来恢复其功能。在实践中,轴承更换或修复需要精确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新轴承或修复后的轴承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从而减少或消除振动。此外,更换或修复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振动监测和轴承运行状态验证,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4基础加固

基础加固是解决汽机辅机振动异常的关键检修策略之一。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通过振动分析和基础结构检测来确定基础的稳固性。这通常涉及使用振动分析仪器和结构评估工具来评估基础的松动、裂纹或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基础加固的目的是增强设备的支撑结构,确保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基础问题而产生额外的振动。加固措施可能包括使用混凝土浇筑、增加支撑梁、安装锚固件或调整地脚螺栓的紧固力。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对基础进行彻底的修复或重建。在实践中,基础加固需要精确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加固后的基础能够达到预期的稳固状态,从而减少或消除振动。

结束语

通过对汽机辅机振动异常原因的深入分析和有效的检修实践,我们能够显著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预防性维护和定期检测是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希望本文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能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宝贵的参考,共同推动汽机辅机维护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诚.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现状和优化措施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2(06):152-154.

[2]俞子骏.浅析发电厂汽机的运行问题和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21(21):94-95.

[3]林平.有关电厂汽机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8):127+129.

[4]陈晓燕.电厂汽机辅机轴承故障的振动诊断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1996(03):9-12+25.

[5]刘崇和,张向红,沈敬毅.提高大容量汽机辅机可靠性的措施[J].华东电力,1994(0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