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自动化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DOI10.12721/ccn.2023.157021,PDF 下载: 129  浏览: 1306 
作者尹瑞宝
作者单位广州理工学院,510540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传感器技术控制
摘要:
众所周知,传感器技术是近些年被应用到机电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自传感器技术被应用以来,其在机电领域便呈现出非常理想的应用效果。传感器属于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技术,在诸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辅助之下,传感器技术的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挖掘,在机电领域也有着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传感器技术属于检测装置,能够对测量信号进行快速感知,并按照相应的规律对测量信号进行转换,使信号传输的形式更加简洁、高效。在机电设备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程序化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需要具备容易操作、容易维修等相关特点,减少人工操作的流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技术在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能够对系统的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进行全面检测,保障信息数据安全与稳定,增强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传感器技术的定义

在进一步开展后续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之前,要对传感器技术的定义作出一定的研究,只有更好地把握传感器技术的定义,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传感器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传感器是一种对生产过程中各项数据进行搜集、分析、处理,最终转化为信号并输出的一种高科技的技术产品。它作为一种信息检测和传输工具,能全方位地进行信息的检测,有规律地转化和传递信号,从而满足使用者对整个生产过程信息的记录、收集、储存、处理、转化的具体需求。在机电自动化领域中,传感器是自动化监控任务的核心,是这一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机电自动化等众多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融合和协同发展,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其中。传感器技术在机电自动化领域的广泛使用,是实现测试与自动化控制效率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整个机电自动化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正是因为传感器技术诸多方面的功能优势和重要作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被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研究和重视。

2.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现状

传感器技术是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能够促进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紧密融合,确保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合理应用,提高监控的效果,最终保障机电自动化控制实现智能化、程序化发展。目前我国的传感器技术研究已经得到很多的突破与创新,尤其是数字信号精细化处理、信息输出多元化、机电自动化控制实现智能化的发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在传感器不断发展的同时通过计算机为核心的机电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在工厂流水线办公智能自动化设备中广泛应用加快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也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为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3.机电自动化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3.1机器人应用

机器人可以称为传感器的代表,机器人主要应用相关的仿生技术来更好地应用传感器。机器人工作的本质是用其内部部件感知外界,实现信息输出的效果。一般来说,机器人有两种类型的传感器。一个是内部传感器,另一个是外部传感器,这两个传感器协同工作,为人类提供服务。通常,内部传感器监控机器人本身,允许机器人按照指示执行其活动。外部传感器监控外部并向内部输出行为信息。

3.2机械加工

在这个阶段,传感器制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小规模车间制造到机电、自动控制的流水线制造。这是传感器的定量改进。工厂化生产过程还用于机电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有效保证了流水线的正常运行。在装配线上制造传感器的工厂中,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非常重要。因此,为了不断提高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必须对传感器进行保护和维护。现阶段,铣床是传感器在工厂应用的典范。

3.3汽车自动控制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达到较高水平。传感器技术也对这些成就做出了贡献。传感器的应用需要自动控制而不是传统的手动控制,而这项技术在零件制造过程中更是必不可少。此外,为了提高中国汽车的性能,改善对人民的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汽车各方面的性能。例如,如果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有更精密的方法可以全面提高汽车的性能,那么在提高性能的过程中就需要提高汽车本身的灵敏度,尤其是传感器的灵敏度。

3.4报警系统

煤矿开采中最重要的是报警系统。当矿井下发生扰动时,报警信号可以发出具体的行动命令,然后通知土地人员进行维护或纠正。一般来说,员工需要对机电自动化系统进行完善,以保证机电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在警报系统中使用传感器技术,它可以检测到该设备。如果发生故障,传感器技术传输的信号会变得更加准确,并为及时排除故障提供一致的依据。传感器还可用于预防和控制其他问题。比如布局监控、火灾监控等。这主要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矿山状态来保证运营的顺利开展。煤矿开采要求传感器应用至关重要,工作人员必须能够合理放置传感器。

3.5环境检测

煤矿环境监测也是重要任务之一。环境质量意味着工人是否可以在底部工作。同时,环境会影响机电自动化系统,延误工作时间,降低运行效率,严重时整个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然后,利用煤矿机电自动化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对系统进行自检,让工作人员了解机电自动化系统的实时运行信息,由维护人员进行相关的检查和维护。此外,传感器技术在应用于环境传感时提供了更多功能。例如,将传感器技术应用于环境传感具有成本效益且易于安装。在使用中不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减少设备投资。在使用传感器的过程中,如果有环境因素,传感器也可以按机电自动化系统打开保护装置。这避免了时间损失并降低了更大故障的可能性。这样,也可以延长机电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3.6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农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特别是很多农业生产动作都是自动控制的。无论是灌溉还是温度控制,自动化技术都相当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并采用特定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是农民应用自动控制的主要方式。例如,自动灌溉功能可以通過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当水分含量不足时,自动控制启动灌溉系统灌溉土壤。特别是最近在我国温室的使用非常普遍。通过控制温度,农作物可以在相对寒冷的地区种植。有些动物对环境变化更敏感。如果环境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环境变化会导致人群生病,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死亡。应用传感器的自动控制技术后,环境因素的调整更加高效。例如,通过在有鱼的池塘中应用传感器,及时检测有鱼池塘的温度变化,利用温控装置及时调节水温,水温变化过大影响鱼类健康生长。

3.7在数字医疗方面的应用

随着传感器变得越来越小,一些数字药丸和体内诊断机器人也可以使用。患者服用数字平板电脑后,患者的胃必须遇到盐酸才能分解,这会产生微弱的电压。然后平板电脑将这个电压作为信号传输到患者的皮肤表面,并由患者皮肤表面的设备接收,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状况。胶囊诊断机器人也是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自动控制医疗设备。患者使用胶囊大小的机器人后,机器人可以通过扫描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检查,更准确地锁定病变或病理原因。

结语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传感器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传感器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灵敏和准确。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传感器设备后,传感器的使用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将对人们的生活,乃至生活的每一步生产产生积极的影响。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传感器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相军.传感器技术在机电自动化控制中的科学应用研究[J].决策探索(中),2017(10):79-80.

[2]李国冀,李峥鸣.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应用与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8):84-85.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