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现代工业系统中,变频器因其在调速、节能和优化控制等方面的优越表现而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工业设备和系统的复杂度增加,变频器面临的电磁环境和工作条件也变得愈发严峻。因此,确保变频器的安全可靠运行成为工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保护电路设计多集中于简单的过流或过压保护,无法全面应对复杂电磁干扰和突发故障。因此深入分析通用变频器检测与保护电路的设计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通用变频器检测的常用方法
(一)电流检测
在通用变频器运行过程中,可以将内部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主要通过机械选装与电气运动结合做功实现能量的转化。所以在通用变频器运行过程中一旦电气绝缘体遭受破坏,就可能导致电机运行异常、机械装置负荷较大以及电气元件过度干扰等问题。因此想要对这类故障进行有效解决,就可以通过电流检测方法实现对变频器的检测。为了实现精确的电流检测,通常使用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或分流电阻器。霍尔效应传感器具有非接触测量的优点,适用于高电流检测,而分流电阻器则通过电流产生的压降来检测电流。检测系统会将获取的电流信号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电流超过设定范围时,触发报警或采取保护动作,如降低输出或关断变频器[1]。
(二)电压检测
在对通用变频器检测过程中借助电压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对系统进行保护,这类方法主要利用高性能光耦提高检测速率,降低整体检测成本,但是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在小功率变频器中。在检测过程中主要使用解压电阻以及分压的方式进行检测,确保直流电压信号保持低速运行。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电压状态的对比获取单元运行状态。
(三)转速检测
在变频器驱动系统中,转速信息通常通过与电动机相连的旋转编码器来获取。旋转编码器,通常是增量式或绝对式,能够提供精确的转速和位置反馈。增量式编码器通过测量轴旋转时产生的脉冲数来确定转速,而绝对式编码器则通过绝对位置信号提供即时位置和转速信息。转速反馈信号被送回变频器控制器,与目标速度进行比较,并通过调节输出频率来进行闭环控制,确保电动机按需求工作[2]。
(四)制动单元驱动电路检测
在电压型变频器运行过程中主要采用制动单元驱动电路检测方法,通过对控制电机在减速过程中产生的泵升电压,确保变频器处于制动状态。当电动机减速时,制动单元通过消耗多余能量来防止电动机电压回馈至直流母线并导致过压。此外,通过监测制动瞬态电流和电压变化,可以评估制动单元的有效性和健康状态,从而在必要时进行维护或更换,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二、保护电路的设计策略
(一)开关管过流状态自我分析保护
通常情况下通用变频器的开关导通压降效果和导通电流有着直接关系,当开关管过流时,导通压降会逐渐升高,通过对导通压降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对开关管的过流情况进行准确判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在开关管的源极或漏极处安装电流传感器,如霍尔效应传感器或低电阻分流器。这些传感器负责实时采集流经开关管的电流数据,并将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SP对收到的电流信号进行高速处理,计算实际电流值并与设定的过流阈值进行对比。若检测到电流超出安全范围,系统将立即触发预警信号。为了防止短暂的电流尖峰引起误动作,通常会结合使用滤波器或延时电路进行信号的短时平滑处理。同时,在通用变频器发生开关过流事件时,保护电路还需要具备快速响应和自适应调整能力,因此,当检测到过流现象时,保护电路应立即触发开关管关断或降低占空比,以减小流经开关管的电流[3]。这一过程可以通过闭环控制机制实现,自动调节PWM(脉宽调制)的频率和占空比,抑制电流过大带来的影响。此外,在保护电路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借助PLC自动控制技术实现PWM的调试,以便使保护电路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过热检测和保护
在通用变频器中通常会安装散热器,以便使变频器能够稳定运行,而在散热器中通常有许多热敏元件,并且在变频器的主板上也会有类似的热敏元件,这些元件在变频器运行过程中,通常处于常闭状态,这时光耦导通输出信号为零,而当热敏元件过热时,光耦停止,热敏元件就会自动断开,这时输出信号就会持续增加,当信号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保护电路就会启动相应的保护程序,将信号转化为热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对通用变频器进行维护,防止机器过热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此外,由于通用变频器本身就是电磁干扰器,所以在运行过程中除了对设备过热进行监测,还需要工作人员明确变频器过热的具体处理方法,以便在发生故障之后能够对其进行准确处理,以便降低变频器过热对系统的影响。
(三)注重对电流传感器的过流保护
在通用变频器中负载电动机与其他装置有着明显区别,这类装置在启动时会产生一定的机械冲击和电气问题,如果在保护电路设计时忽略了对这方面的保护,就有可能导致变频器电流过载,进而缩短变频器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提高电流检测的准确性,尤其是在电磁环境复杂的工业场合,必须设计有效的信号过滤和处理算法。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级滤波器,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显著减少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而在信号处理部分应具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能力,能够实时分析电流信号的频谱特性,识别异常波动和可能的过流趋势。此外,除了对电流传感器的过流实时保护,在保护电路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对电流波形中细微异常变化的识别,对由于负载不平衡或机械故障引发的电流突增进行预测,以便更快速的制定维修调整方案,降低设备意外停机概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用变频器检测与保护电路的合理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变频器的稳定性,还可以有效降低维修和更换成本。本文从不同角度对保护电路的设计进行了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变频器检测与保护系统的综合性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使通用变频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我国工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王胜勇,王傲能. 通用变频器的散热优化设计[J]. 科学技术创新,2022(26):180-183.
[2]朱英玮,雷鸣,郝广凯,等. 基于锁相倍频技术的星载多频段变频器设计[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3,7(4):166-168,172-172.
[3]袁久舟,王冶. 基于GuardLogix控制器的变频器改造及应用[J].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3(1):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