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心理弹性状况及针对性护理体会
摘要: 评估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的心理弹性状况。方法:选取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儿,确诊患儿数量为62例,患儿的住院时间属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31例,常规护理纳入到对照组之中,针对性护理的患儿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护理前后心理弹性评分、肺功能指标加以比照。结果:(1)护理前心理弹性评分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支气管哮喘护理后坚韧、乐观、自强评分较之于对照组得以升高,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护理前肺功能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支气管哮喘护理后呼气峰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较之于对照组得以提高,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3)护理不同组别研究对象的情感功能评分、活动评分、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值都相对更高,相比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4)观察组的锻炼依从性、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行针对性护理服务,可以获得更好的护理服务效果,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和肺功能的调节与改善,提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改善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因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善,其鼻腔与成人相比较短,且鼻毛较少,因此儿童鼻腔低于外界刺激的能力较低,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支气管哮喘,如治疗不及时或方式不当,造成患儿支气管哮喘症状迁延难愈,临床中治疗小儿哮喘一般多采用药物,能够控制患儿临床症状。所以,患儿发病后,在常规的对症治疗过程中,加强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工作,以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有效控制各项临床症状,研究证实,支气管哮喘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治疗时间较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这也是患儿出现多种不良情绪和负面心理的主要原因,并会直接降低其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影响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因而需要在常规综合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以降低复发风险。本研究针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讨论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儿,确诊患儿数量为62例,患儿的住院时间属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31例。观察组男性患儿共计17例、女性患儿共计1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以2-10岁作为其年龄分布区间,(6.05±1.51)岁是患儿的平均年龄水平。对照组男性患儿共计19例、女性患儿共计1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以2-11岁作为其年龄分布区间,(6.07±1.54)岁是患儿的平均年龄水平。通过统计学软件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年龄、性别数据资料加以计算,其结果可知为P>0.05,说明2组间患儿可予以对比。

纳入标准:第一,经实验室、临床症状等综合检查确定为支气管哮喘,与疾病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第二,患儿为轻度或是中度哮喘发作期,未见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第三,患儿病例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且能够配合随访观察;第四,患儿与家属均了解和认可本研究目的与过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第一,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或是组织脏器疾病者;第二,病例资料缺失或是中途退出者;第三,并发先天性疾病或是结核疾病者。

1.2方法

常规护理纳入到对照组之中,针对性护理的患儿视为观察组,环境管理可改善急性发作患儿的舒适度,针对患儿病房内温湿度加以全面干预,温度保持在22-26摄氏度、湿度保持在35-50%之间,根据急性哮喘患儿体感舒适度情况调节。每日早晚通风2次,保持空气新鲜,必要时对患儿病房空气加以消毒,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将小儿哮喘致病诱因、病情表现等知识向患儿与家长加以详细介绍,将患儿在院期间内的治疗环节予以介绍,并着重介绍患儿家庭哮喘防治手段,使家长能够识别患儿发病症状,根据症状实施健康管理。护理人员须帮助患儿家长明确生活中的致病诱因,使家长在患儿出院后能够帮助患儿改变其所处环境,并引导患儿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1.3.1 心理弹性评分

利用心理弹性评估表对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前后心理弹性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包括坚韧、乐观、自强等维度,分值高则说明患儿的心理弹性状况越高。

1.3.2 肺功能指标

检验患儿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呼气峰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

1.3.3 生活质量评分

利用生活质量评分表,在护理干预前后,从情感功能、活动、症状等维度上,对不同组别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析,每项满分均为50分,得分高就代表患儿的生活质量更好。

1.3.4 依从性

在锻炼依从性、饮食依从性、用药依从性等维度着手,对不同组别研究对象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进行评估分析,若患儿能够自愿、自觉地配合治疗与护理,或是在家长提醒下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则可判断为依从性好,相反则为依从性较差。

1.4统计学分析

62例支气管哮喘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写作n(%)形式,通过X2计算加以检验,计量资料(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前后坚韧、乐观、自强评分及呼气峰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指标)体现为(`x±s),通过t计算加以检验。其检验结果呈现为P<0.05时,差异存在。

2结果

2.1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前后坚韧、乐观、自强评分比较

护理前心理弹性评分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支气管哮喘护理后坚韧、乐观、自强评分较之于对照组得以升高,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见表1。

表1  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前后坚韧、乐观、自强评分比较[分]

截图1741831060.png2.2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前后呼气峰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指标比较

护理前肺功能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支气管哮喘护理后呼气峰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较之于对照组得以提高,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见表2。

表2  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前后呼气峰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指标比较

截图1741831097.png2.3 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不同组别研究对象的情感功能评分、活动评分、症状评分差异较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值都相对更高,相比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如表3所示。

表3  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截图1741831149.png3.4 支气管哮喘患儿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的锻炼依从性为87.10%,用药依从性为96.77%,饮食依从性为90.32%,均高于对照组的51.61%、58.06%、67.74%,组间数据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所示。

表4  支气管哮喘患儿依从性比较[n/%]

截图1741831172.png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其临床症状包括反复性咳嗽、喘鸣、气短、呼吸困难、胸闷等等,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多与环境、气候及遗传因素具有紧密联系。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其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因而需要早期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以控制症状的反复发作,而在此基础上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则能够巩固疾病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然而,传统的临床护理服务模式仅关注于疾病症状、药物治疗和日常生活,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但缺乏对于患者心理、情绪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的关注度,而不良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疾病的治疗进程,甚至诱发不良预后风险。结合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开展的针对性护理服务,能够对治疗起到巩固作用,促进患者配合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心理护理干预作为临床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以在传统以生理为基础护理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提升对于不良心理疏导的关注度,持续监测患者病情与心态的改变,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其精神、心理层面的支持,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本研究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前心理弹性评分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观察组的支气管哮喘护理后坚韧、乐观、自强评分较之于对照组得以升高,护理前肺功能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观察组的支气管哮喘护理后呼气峰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较之于对照组得以提高。现代化护理理念中较为重视支气管哮喘患儿自身生理及心理健康,故在传统护理形式基础之上,本研究予以患儿支气管哮喘,在提高患儿肺功能方面效果显著,通过针对性护理模式的合理应用,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心理弹性水平有所升高。

综合以上结果,针对性护理于支气管哮喘干预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莲. 针对性健康宣教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家庭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 心理医生, 2018, 024(030):207-208.

[2]董永军.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4208-4209.

[3]苏星贵. 综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蛇志, 2018, 30(1):2.

[4] 王莉利,杨亚萍.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9):180-182.

[5] 林丹. 循证支持下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并发过敏性鼻炎护理中的实践研究[J]. 饮食保健,2019,6(3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