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电线路施工工艺与安全运行技术措施
摘要: 我国经济建设以来,对电能消耗量逐渐增加,电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电力系统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配电线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在发展期间对电力配电线路有效施工。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极易产生安全运行问题。为此,电力企业需要对配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安全运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施工工艺与安安运行技术,以此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响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而后着重分析了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技术措施、电力配电线路施工工艺,以此提出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前言

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用电需求,需要对企业规模进行扩展,其中配电线路是电能运行重要的载体,也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规划与扩展。但是,在对电力配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量大、受外界影响以及高空作业点多等,增加了施工过程复杂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会使施工安全性降低,对供电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为此,电力企业相关人员应认识到配电线路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与安全运行技术,这对配电线路安全施工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1.影响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

1.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会对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产生一定影响,比如泥石流、塌陷等极易导致,输电线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使后期维护管理难度增加。雪灾、沙尘暴、冰雹、大风以及洪水等自然灾害,也会对配电线路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其中沙尘暴、大风会致使配电线路出现跳闸情况;雪灾以及冰雹,极有可能砸断线路,对电能输送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大雨天气易使配电线路产生漏电情况,缩短配电线路使用年限。

1.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也会降低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性,较为常见的有:相关人员在对配电线路施工以及运维的过程中,会出现连接方式错误以及误差情况发生,导致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比如运维工作人员在检查线路期间,会采用短接方式维修,之后再将线路还原到之前的状态。但是一些运维人员一忽略了该环节,导致线路短路。一些运维人员在进行设备参数设置的过程中,参数设置不正确,致使线路负荷增加,致使配电线路产生运行故障,不利于电力企业后期维护。

1.3 线路因素

在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一些线路长期使用,极易出现老化损坏的情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此外,在配电线路中会使用较多设备,若设备出现质量问题,会使配电线路运行出现安全隐患。比如,配电线路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不合格避雷器,易出现爆炸情况;断容器若质量不合格,会对线路对产生损坏。

2 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技术措施

2.1 强化检修力度

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检修与维护尤为重要。运维人员需要定期对线路进行检查,了解运行状态,并且对设备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检修。相关人员需要把重点巡查、登杆巡查以及常规检查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记录,检查后对整体运行情况实施评估,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1]

2.2 完善输配电线路的安全预警系统

我国地形比较复杂,对输配电 线路的全面安全管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这就要求有关部门针对这一 现象采取合理的措施即建立输配电线路的预警系统来维护输配电线路。对输配电线路进行时刻动态监控管理,根据监控地区的特殊气候环 境,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同时要保障预警系统能够一直处于运作状 态。这样就能够对于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做出预警,便于工作 人员受到信息及时采取行动措施,尽快对异常情况进行处于,维护输配 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2.3 防雷水平

在进行配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防雷环节是确保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架设避雷线,降低塔杆接地电阻,提升防雷水平以及分流效果,以此将感应电压与线路雷击概率有效降低。还应设置杆塔接地电阻值,采用不平衡绝缘法降低一定面积的断电情况,从而提高线路运行安全性。安装自动化重合闸,提高线路耐雷性能,保障线路供电连续性与稳定性。采用绝缘子防污技术,清理绝缘子,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线路实施安全防尘处理,比如使用相关材料,如硅油、地蜡等,作用于绝缘子表面,从而起到较好的防尘效果。
3.电力配电线路施工工艺

3.1 基坑开挖施工工艺

首先,基地预处理技术。因施工线路相对较长,为了确保其稳定性,在施工期间应当对基地实施预处理。比如,若岩层破碎,采用灌浆浇注技术把一定深度的破碎岩层凝固,确保其稳定性,从而避免铁塔出现沉降。其次,土石方开挖。对电力线路工程而言,开挖步骤主要分为基坑定位与开挖两个部分,其中基坑定位期间检查杆位标桩,确保符合标准要求。保证标桩在线路中心线位置,在线路的中心位置测量标桩之间的水平距离,之后对杆位实施画线,同时进行基坑开挖。对于土质基坑需要采用人工开挖以及机械开挖相结合的方式,开发顺序为先中间开挖,后对基坑实施调整。

3.2 架空线路施工工艺

首先,准备工作。在进行过架空线路施工之前,需要完成相关准备工作,材料准备,比如杆塔、导线等原材料,并且对原材料绝缘以及老化等情况进行检查,尤其是杆塔不能出现生锈的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应进行防锈处理;还应准备相关设备,且确保其正常运行;为线路施工提供一切物资保障。其次,立杆安装。在进行杆塔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整体安装。由于杆塔较重,应使用大型设备辅助安装,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均匀升降,避免对杆塔造成损坏。在将杆塔树立的过程中,上升速度需保持均匀,确保其稳定性。杆塔竖立后应对底部实施加固,并且调整角度。再次。架空线路重要技术。放线施工是加工线路施工中的核心技术,对导线进行检查,若发现扭曲、磨损等情况,需要及时更换或者修补,维修人员先把导线磨损棱角磨平,确保导线表面光滑,判断导线损伤程度,如果截面损伤大于4%,需要对其进行修补。具体见表1[2]

表 1导线损伤修补处理标准

截图1741849879.png如果导线没有接头,应把导线固定在应连接部位的以外的一定区域中。在同回路导线应使用相同规格,在连接导线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导线的清洁,减缓导线老化速度,增加导线使用年限。此外,在紧线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根据相关规定操作,在绝缘子中固定导线末端,使用采用人工方式将其拉紧,最后通过设备二次紧线。

3.3 电缆铺设施工工艺

3.3.1 添加电缆保护管

在对导线更换的过程中,由于更换流程较为繁杂,需要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导线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增加导线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采用金属管。对电缆实施保护,但是在架空电缆中受到物理冲击的概率相对较小,并且金属管道对导线压力较大,所以在对架空线路保护的过程中,主要使用高硬度塑料保护管道,在保护期间只是对一些关键位置进行保护[3]

3.3.2 电缆管埋设

在对地下电缆铺设的过程中,拉伸导线在此过程中极易导致导线张力过大,若在此过程中施工期间对电缆管产生较大冲击,会使导线出现断裂的情况。为此,在埋设电缆管的过程中,需要对管道以及导线实施预处理。比如,需要使用钢线固定电缆管,也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其实施焊接,以此避免出现一位移的情况,这对后期地下电缆安全运行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3.3.3 电缆支架安装

对电缆支架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导线数目相对较多,因此需要确保电缆支架的稳定性,所以在进行支架安装期间,施工人员应认识确保支架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性。比如,以装配式支架为例进行分析,施工人员在安装期间应明确不同之间的连接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确保连接紧固性,同时保证基础铁板稳定性,支架与铁板之间需要具有较高的抗逆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支架安装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从而提高电缆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3.3.4 电缆穿孔

在进行电缆铺设期间,电缆穿孔是一种常用技术,施工人员首先需要设置电缆管。对管道设计期间不能使管道出现弯曲,若需要有弯曲的情况,应采用弯管实施合理的转向。由于电缆穿孔是短距离导管安装使用的方法,也就是把导线一段绑在硬铁丝中,再将导线拉出导管,以此完成安装工作[4]。在此过程中,若电缆长度不小于20米,在穿过管道之前应对管道实施疏通;如果电缆长度相对较短,可以直接进行穿孔施工。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输配输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极易出现施工期间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采用有效的安全运行技术,比如强化检修力度、防风处理以及防雷水平等确保配电线路后期稳定安全运行。除此之外,还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如基坑开挖施工工艺、架空线路施工工艺以及电缆铺设施工工艺,以此满足现目前电力企业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1]吕召东. 输配电线路架设施工工序与方法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 2018(008):176-177.

[2]魏磊, 余烨. 电力建设中输配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技术[J]. 华东科技(综合), 2018(7):222-222.

[3]曾毅. 输配电线路架设施工工序与方法[J]. 中国住宅设施, 2018(3):24-25.

[4]杨娜. 浅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J]. 华东科技(综合), 2018(11):287-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