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财务会计内控管理的有效对策
DOI: 10.12721/ccn.2023.157074, PDF, 下载: 452  浏览: 2245 
作者: 包宏伟
作者单位: 北京建筑大学
关键词: 财务会计内控管理;实施状况;改进对策
摘要: 财务会计的内控管理措施是企业实施财务监督的重要保障,企业通过深入开展财务会计的内控管理与监督工作,能够促进企业形成更加良好的会计资产分配利用效益,灵活降低当前阶段的企业财务成本。财务会计的内控管理现有保障机制应当促进实现必要的合理完善,企业通过全面强化会计监督的各项措施力度,那么对于财务会计的资产账目完整性给予更多的保障,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合理性。因此,本文探讨了财务会计的内控管理基本特征及其内涵,提出改进企业现有的财务会计内控保障机制的有效建议。

对于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开展过程而言,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基本宗旨在于全面审查企业现有的财务资产以及会计账目真实性,通过采取规范化的严格管理措施来实现财务资源的科学配置目标,切实节约与控制财务会计的企业成本支出。因此从根本上来讲,财务会计内控应当属于企业开展内部财务管理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现阶段的企业必须要应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发展状况,从而决定财务会计的内控管理总体实施力度亟待得到强化。财务会计内控的企业管理规范应当得到更加严格的施行,确保采取规范化的财务内控形式来维护企业的会计资产完整,杜绝企业会计资产的显著损失风险。

一、企业财务会计内控管理的内涵与特点分析

(一)内涵

财务会计内控管理的基本含义就是企业人员通过进行会计资产的账目审核监督,据此实现了全面监管企业现有财务资产变化的目标,促进企业实现更加合理与科学的资源配置决策。对于现阶段的企业内控管理实施工作而言,财务会计的企业内控工作应当置于核心性的内控管理措施地位[1]。这是由于,财务会计的内控管理工作将会起到严格保障财务资产完整性的效果,有力推动企业实现更好的经营效益指标。财务会计内控的实践内涵还应当体现在支撑企业制定更加可行的财务管理决策,通过提供客观真实的会计资产账目数据来避免存在财务管理中的盲目决策风险,保障财务会计的企业账目数据符合真实性的基本实践要求。

(二)特点

首先,财务会计内控应当体现良好的实效性。财务会计内控的企业实践工作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开展实施成效,才能够表明企业目前制定与施行的财务会计管理内控方案达到可行和可操作的基本要求。在目前的情况下,管理人员通常都会忽视进行财务内控的实践效果审查,那么就会容易形成财务会计的内控监督实施盲区。因此,财务内控管理的优良实践效益应当得到全面的体现,切实杜绝财务会计内控的实施过程融入主观盲目性的因素。

其次,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内控工作应当建立在合理制定内控方案的基础上。财务会计的企业内控管理决策如果没有吻合企业当前的经营发展状况,则会导致财务会计的企业内控工作偏离企业的总体发展方向。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采取宏观性的实践思维来进行财务会计的内控决策制定,紧密结合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市场调研结论来进行必要的设计方案调整。唯有如此,财务内控的管理实施过程才能确保吻合企业的动态发展需求,促进企业综合效益指标的提高。

第三,财务会计内控应当体现规范性的实施要求。从根本上来讲,财务内控管理的企业实践工作具有繁琐与复杂的实施流程特征,那么必须要将财务内控管理全面置于企业规范保障的前提下[2]。财务内控的企业管理实施过程如果没有建立在企业制度规范的支撑基础上,则会造成企业人员盲目实施会计资产管理的缺陷。为保障企业会计资产的良好配置效益,则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促进财务会计的企业内控体系获得不断的完善,贯穿执行规范化的财务内控基本实施原则。

二、企业加强财务会计内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认识不到位

财务内控的企业管理人员目前普遍欠缺财务会计内控的良好管理意识,财务会计人员由于缺少会计内控的规范管理思维认识,进而可能出现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实施误区[3]。比如在当前的现状下,财务会计的企业管理规范存在有待完善的要素,管理人员由于过度关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经济利润指标,导致忽视了基础性的企业内控管理。由此可见,缺少企业人员重视的会计内控监督实施状况就会严重阻碍到财务内控的企业目标实现,并且还会对于企业开展会计内控监督的资产安全性构成不利的影响。

财务管理监督的企业实践保障力度仍然普遍较为薄弱,管理人员与财务会计人员没有采取更加重视的实践思维方式。财务会计的企业管理实践过程没有得到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平台支撑,企业财务数据与会计资产信息无法实现必要的共享。存在数据信息孤岛的企业内控实施方案就会失去良好的实效性,并且还会频繁造成核算会计资产时的数据错误后果发生。

(二)管理人员专业性较低

财务会计内控属于专业性较强的企业实践工作,财务管理人员目前亟待具备更好的综合业务实践能力。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会计财务管理的企业监督负责人员普遍具有亟待提升的业务素养能力,导致没有实现会计财务监督管理的最大化效益。财务会计的企业内控监督保障机制没有得到更为严格的落实,因此停滞在财务会计监督的表面实施层次。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企业会计稽查人员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的内控管理沟通机制,无法实现对于内控管理信息的充分共享。

企业会计人员现有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是有待实现提高的,会计人员如果无法确保自身的独立从业地位,则企业会计稽查的账目资产数据就会受到外界的不利因素干扰,从而很难达到企业会计稽查与企业财务内控的资产安全保障作用。现阶段的财务管理人员主要集中于会计成本的节约,然而忽视了会计资产的优化配置利用,不利于企业采取更加灵活的应对解决思路来完善现有的会计内控模式。会计财务内控的管理人员队伍普遍存在较低的综合实践能力,没有做到熟练掌握以及合理采用企业会计资产审核的信息技术工具[4]。会计资产的虚假账目信息未能得到必要的及时干预,企业内部存在相对薄弱的会计监督实践工作力度。

(三)内控稽查工作不到位

企业会计财务内控中的稽查工作旨在促进会计管理的实践水平获得持续提高,但是企业现有的内控稽查各项技术措施没有得到更加严格的推进落实。企业会计稽查的实施保障体系存在多个层面的会计信息安全隐患风险,不利于会计稽查的信息真实性得到切实的保障。会计稽查的具体负责人员缺少严谨负责的良好职业态度,因此就会造成虚假的企业会计资产账目存在。会计内控的企业稽查开展实施过程缺少全方位的会计信息安全监督保障,很多企业现有的会计账目审查管理机制没有得到更为严格的落实。

例如,当前时期的某些中小企业未能建立起更加完整的财务内控以及会计管理数据库。企业在执行会计内控的管理规范制度时,由于缺少中小企业的财务资产数据库作为必要的技术保障,仍是采用传统的内控方法和模式,在当前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就会产生企业财务会计账目管理安全风险和缺陷。同时,由于网络数据库的会计资产统计技术方案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中小企业现有的信息化会计基础设施也将出现更新滞后等问题,导致多种内控缺陷难以得到有效稽查。其主要原因则是管理人员存在忽视会计信息化内控建设,对内控稽查工作开展不到位。

三、企业加强财务会计内控管理的有效对策

财务会计的监督管理工作应当紧密结合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确保财务会计的企业内控监督保障机制能够全面服务于企业获得更好的综合效益。企业现有的会计内控运行保障机制必须要促进实现应有的合理完善,通过采取全面整改的实践技术思路来支撑企业形成多元化的财务内控体系。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应当得到持续的提高,通过采取企业内部的管理培训方案来培养更加优秀的会计内控管理人才[5]。具体而言,财务会计内控的企业管理强化措施应当体现在如下的完善层面: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体系

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会计人员都应当具备财务会计内控的良好意识,从而能够准确了解到财务会计内控对于支撑企业实现全面发展的保障价值。财务会计的企业内控管理计划方案只有得到了更为严格的推进落实,如此,现代企业的良好综合实力才会得到必要的彰显,客观上达到经营风险降低、竞争地位改善、管理资源节约等目标[6]。因此在具体的企业内控实践工作中,关键就是要促进企业的全体人员形成更好的财务内控监督意识。内控管理的企业现有实施保障机制必须要促进实现持续的完善,企业财务人员以及会计人员应当采取可行性较强的管理创新思维方式,健全财务内控的运行保障体系。企业内部的会计内控体系目前必须要促进实现更加完善的建立,确保将战略性的会计内控思维模式融入贯穿在会计业务的各个实施环节。

企业会计信息的采集、制作与使用过程都要得到全方位的管理监督,关键就是要促进会计信息的内部监督机制实现不断的整改创新。企业对于宏观性的战略导向目标应当能够进行清晰的制定,通过分解企业现有的战略导向目标来促进企业形成更好的企业综合实力。企业现有的财务会计内控实施保障体系应当涉及到外部性以及内部性的经营环境分析,并且还要将会计内控的思维理念完整贯穿于企业产品推广、企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会计信息的内控过程,构建完整程度更高的会计内控实施保障框架。构建企业更加完善的会计内控实施保障体系,侧重于采取会计财务内控的企业实践保障机制。信息化平台支撑前提下的会计账目资产变化数据应当得到实时性的严格审核,切实保障会计信息数据的良好可靠程度。现阶段的信息化会计体系需要在企业内部得到更加完整的建立,确保对于现有的企业会计资产实现集约化的利用,合理降低企业会计管理成本发挥良好的优势作用。

(二)规范管理,提高内控管理人员专业能力

从企业开展财务内控的整体实施情况来看,企业财务内控的现有管理规范存在表面化的施行缺陷。财务内控的企业会计资产监督管理各项基本规定必须要得到更加准确的落实,采取更为积极的实践做法来促进内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能力增强。内控管理的企业具体负责人员应当全面考虑到企业会计资产的动态流转变化状况,采用分类进行会计资产管理与统计方法,提高内控管理规范水平。基于此,现代企业的内控管理人员应当正确采用企业智能化的会计统计技术支撑平台,促进企业会计业务的传统流程实现优化与转型。采取会计智能化的资产管理监督实施方案,避免企业现有的会计资产遭受到较为显著的损失后果。

企业人员目前需要采用智能化的仿真结构模型,确保采用策略仿真的企业决策辅助技术方法来促进企业的各项决策达到更好的可行性。企业需要采取会计信息的全面共享保障机制,避免企业存在会计内控的系统数据信息遗漏,对于企业的良好管理效益应当给予最大程度的体现。财务会计内控的经营管理模式应当深入实施于企业内部,旨在保证企业能够通过投入更少的企业会计业务成本来获得更优的企业综合利润。现代企业应当着眼于建立起综合性以及系统化的成本管理运行保障机制,需要重视企业的费用成本控制管理。企业对于隐性的企业成本资源支出应当纳入到科学的战略成本内控管理,限定企业支出的隐性成本。会计信息系统属于企业必不可少的会计内控管理系统,战略性的企业会计内控如果要得以深入的实施,必须依靠于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作为保障。

(三)风险评估,落实企业内控管理稽查工作

近些年以来,企业内控管理中的会计稽查业务已经普遍得到了企业人员重视。会计稽查属于基础性的企业内控工作组成部分,由此,企业会计人员需要准确掌握会计账目资产的稽查技术要点。会计稽查人员必须要运用规范化的会计资产账目审查技术手段,严格防止会计账目的稽查资产数据出现遗漏或者失真。会计账目中的记载资产与企业财务资金都要符合真实性的基本实践要求,会计稽查的业务人员需要具备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能够采取严谨的科学实施态度来应对企业目前开展的会计稽查审核工作。

企业实施内控管理中的多个层面财务安全风险都要得到动态化的判断,合理改善财务内控的风险评估体系。企业管理者目前需要通过采用客观评估的科学技术指标,进而做到了综合评价财务会计内控的各个环节具体实施效果。对于财务会计内控的管理实施效率应当给予综合性的判断评估,整合非财务性质与财务性质的双重评价技术指标。会计财务内控的运行实施过程需要纳入到企业内控管理的核心实践举措,增强管理人员针对于会计内控监督的重视程度。企业会计信息必须要准确展现出会计资产的变化动态状况,进而有利于管理人员形成更加科学的企业管理经营决策。

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企业财务会计的内控管理运行监督机制目前需要得到应有的强化。财务会计的内控管理工作只有全面融入到企业各个阶段的经营发展过程,那么企业现有的财务成本资源才会得到更大程度的节约,有益于企业实现更高层次的综合竞争实力。在此前提下,目前针对于财务会计的企业内控管理具体实施方案应当实现必要的整改,集中体现在企业财务风险的现有评估指标健全完善。财务管理的企业内控监督人员应当具备更加良好的会计信息化素养,能够做到正确采用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信息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段丽丽.企业财务会计内控管理机制的构建探究[J].财会学习,2022(16):152-154.

[2]刘苏.企业加强财务会计内控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09):147-149.

[3]陈耀薇.基于强化财务会计内控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中小企业,2022(03):154-156.

[4]李丽婷.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财务会计内控管理的路径[J].财会学习,2022(27):155-157.

[5]朱生琴.煤炭企业财务会计内控对于推进其运营效率的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2(15):86-88.

[6]孙琳.商业银行财务会计内控管理策略探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2(08):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