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体育赛事外宣翻译中的应用 —以2021年西安全运会志愿者新闻外译为例
摘要: 随着今年教育教学信息化不断深入,计算机辅助翻译作为高校翻译教学中的核心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本文将以某高校官方网站关于西安全运会志愿者新闻报道外译为例,展现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体育赛事外宣翻译中的有效应用及其对翻译技术教学活动设计的启示。

一、 背景

在教育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语言服务行业的内涵、结构、从业人员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是市场中的口笔译实践活动还是高校的翻译教学实践都必须响应技术革新的号角,不断的向技术化、智能化进军。王华树指出,翻译技术教学要秉承《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文件精神,提升信息化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强化其利用翻译技术手段获取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学案例的编写可以结合地区时事热点和校本专业特色,突出翻译技术的实用性、提升教学体验。

二、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课程

面向翻译专业硕士的计算机辅助翻译(CAT)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从思想层面认识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必要性,树立遵守职业伦理、技术伦理,合法合理使用翻译技术服务翻译实践的道德观念;从技术层面学习、掌握译前译中译后各阶段的翻译技术,并能在翻译实务全流程中比较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技术;了解语言服务行业中翻译技术在不同项目各阶段的应用需求、质量要求、工具技术和关键技能,综合运用各方面的技术和技能,高效高质地交付项目成果。依照课程目标,学生需要学习涵盖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翻译质量控制等核心技术外,还涉及信息素养、搜索技术、文本处理技术、术语管理技术、语料处理技术及其他计算机辅助技术等基础技术和关联技术的九大模块知识,服务翻译流程的各个环节。课程考核包含课程参与、上机测试、作业和实践总结报告。其中实践报告要求学生从本学期九个模块中选取自认为最有帮助的知识点(某个具体技术/某款软件),结合本学期其他翻译课程作业/翻译实务参与的具体任务,详细描述使用翻译技术服务翻译实践的过程(如:遇到的问题、相应策略,解决过程)。

三、 案例分析

1.主题信息核查及搜索技术

在新闻标题中出于语言经济性考虑,通常会舍弃部分非关键信息。以“我校志愿者参加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誓师动员大会”一文为例,对于体育常识薄弱的中文母语读者来说,从标题中获取的信息可能是错误的,比如误认为残特奥会是同一项体育赛事,或是误认为三项赛事都是第十四届。译者在进行外译时,更要考虑到外语读者的知识储备局限性,不能想当然的依照原文搬进英文。通常建议的做法是先核实体育术语、行话的全称,在译文中补全背景信息。本例中主要涉及到搜索技术。在百度中输入“十四运”,得到月7690万个搜索结果。首先,使用“双引号”限定结果只出现关键词,结果精简至1710万,但信息繁杂,依然看不到权威信息源。考虑到大型专业赛事一般都有独立的官方网站,添加关键词“官网”或“官方网站”即可看到第一个结果就是十四运官网。如果没有类似官网的权威信息来源,也可以组合减号“-”过滤到不希望出现的信息(如“广告”)或指定网站(site:)或指定文件类型(filetype:)等。进入官网页面后可见赛事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此外,网站还提供“残运特奥”专栏,介绍赛事动态、医学分级、比赛项目和两项赛事的历史。根据栏目指示进一步阅读可知:2015年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成都举行,此次比赛是“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和“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首次合并,该模式延续至今。

2.主题术语管理及翻译

术语管理的一般流程通常包含术语收集与提取、术语整理、术语描述、术语使用和术语维护与更新。近年来,术语管理软件进一步向集成化、标准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囊括了术语筛检、数据交换、术语共享与发布等功能。主题系列报道中关键术语出现频次较高,建议在翻译前进行术语提取、翻译,以高质量术语库配合CAT工具(如Trados, Memo Q, Yicat, 试译宝等)完成翻译工作,并形成主题语言资产。以本篇十四运大学生志愿者报道为例,使用语帆术语宝(http://termbox.lingosail.com/)开展在线术语管理。该软件的优势包括但不限于文件上传、术语提取效率高;上传双语文本皆可提取双语术语,上传单语文本时会自动提供参考响应译文;术语提取结果允许在线编辑等。除了原文语种、译文语种、词频等常规选项外,提取术语时一定要添加相应语种的停用词表。查看提取结果可见志愿服务总队、支队和大队三个词并没有被提取,此时可以手动添加至术语表。需要注意,手动添加的术语需要译者自己提供译文。笔者建议可以结合搜索语法,参考官方公示语翻译文件如《深圳市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翻译规则及实施指南》,最终给出相对应参考译文为Service Corps,Service Divisions,Service Groups。

3.机器翻译(MT)和译后编辑(PE)

自2016年起,神经网络机器翻译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主流商业翻译引擎的核心技术。常见的机翻系统包括百度、有道、搜狗、Deepl、小牛、Google Translate等等,支持文字、文档、图片、网址等多种原文输入形式,搜狗翻译等还支持指定主题领域机翻。但考虑到甲方对译文质量的不同要求,如参考级、常规级、出版级,相应的译者可以采取以MT为主, CAT+PE, 和以人工为主的翻译策略。本文要发布在高校官网(英文),建议选择在术语库支持下人工使用Trados翻译,或直接使用云译通开展MTPE。

四、 结语

 就翻译专业学生而言,在提升双语能力的同时,务必认识并着手培养和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对于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授人员来讲,除了在计算机辅助翻译、本地化等课程的核心技术课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以身作则,主动在口笔译实践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结合知识点编制实时实用案例,向同学们展示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全流程应用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通过师生共同体的通力合作,为国家战略、对外传播和地区经贸文化发展培养语言功底扎实、信息技术过硬的信息化时代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华树,李莹.翻译技术简明教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

[2] 王华树. 术语管理概论 [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姓名:闵晨希;性别:女;出生年月:1990年2月;籍贯(具体到市):渭南市;民族:汉族;最高学历:博士;目前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教育技术,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