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策略初探
摘要: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古诗词学习有益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思路,以古诗词群文阅读为依据,将这种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融为一体,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重拾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技巧,深入领悟古诗词的魅力以及文化元素,进而对初中语文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及理解。

引言: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艺术的精品、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古诗词教学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意义。诵读古诗词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同样有着重要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古诗词教学,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越发明显,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古诗词的的教学实现对学生科学化的培养,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学生将来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但就当前的教学情况而言,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一)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很多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遇到了许多困难及障碍,往往无从下手。大部分的古诗词年代较为久远,以文言文为主,同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以及文化色彩。如果无法结合古诗文创作的时代背景,分析和了解作者的写作缘由,就会出现许多理解上的困惑,同时难以实现顺畅的阅读。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分析,很多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理解能力不足,分析判断以及知识积累能力较差,因此,在学习古诗词往往变得十分被动,整体的教学质量不容乐观。

(二)忽略学生的自主赏析

不管是古诗词教学还是其他的教学活动,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其中学生的自主赏析是古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大部分语文新教材所编选的诗词非常优美,传诵千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仍然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为核心,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背诵及默写,忽略了他们对古诗词意象的体会以及诗人情感的剖析。极少有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和主动鉴赏,学生不理解古诗词的大致含义,难以掌握鉴赏诗歌的重要要求以及策略,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采取死记硬背和做笔记的形式,机械地完成教师的任务,这不仅难以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精髓,还导致他们的学习负担持续加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逐步丧失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及意愿。

(三)知识内容碎片化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将古诗词穿插在不同年级、不同单元中进行学习,与现代文交互在一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让学生系统地对古诗词进行学习,无法完整地培养出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翻译、赏析以及背诵能力,无法扎实学生语文学科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陷入只能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桎梏中,体现不出古诗词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二、初中古诗词群阅读教学策略

为了有效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和水准,许多教师开始将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作为一种突破性的阅读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教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实现了快速改革。这种阅读教学策略有益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语文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情况,找准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进而实现对症下药,全面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及水准。 

(一)基于古诗词的题材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中国古诗词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了诗词题材的丰富化和多样化,常见的诗歌题材主要包括写景抒情、咏物言志、山水田园、边塞征战、送别赠友、怀古咏史以及即兴感怀等,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不同题材的诗也会因为诗人的阅历和情感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为了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题材为切入点,为学生创设群文阅读模块,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在古诗词的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及李白的《赠友人》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作为一个学习模块,让学生通过这四首不同的送别赠友诗去体味不同作者的不同情感,通过对比丰富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这四首不同诗词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积极整合相同作者素材

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会站在作家的角度,主动整合不同的阅读素材,这种教学方式简单易行并且效果较好。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非常丰富并且大部分脍炙人口,分布于不同年级中。教师则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整合及分析,了解不同时期、同一个作家的不同境遇及思想追求。严格按照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要求,根据同作者的作品选材来进行整合及分析,帮助学生知人论事,让学生主动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创作背景。很多学生在自主分析时能够留下较为深刻且全面的印象,并且主动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诗人的形象,深入剖析作者的创作风格,进而掌握适合自己的古诗词学习技巧及方式。教师只需要留意学生的情感变动,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保障学生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收获及学习动力。

(三)积极整合相同意象素材

意象是古诗词学习中的重要元素,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及研究,学生能够迅速抓住古诗词的核心思想。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诗人的主观情感以及加工之后的艺术形象,以相同意象的简单整合为着力点,分析不同意象的固定含义,通过最简单的类型分析以及研究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其中古典诗词之中所传递的含蓄委婉非常重要,只有结合不同的意象来进行有效的分析,加强对相同意象的整合,才能够确保学生有所收获,真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其中大部分的古诗会利用月亮来表达个人的思想之情,比如《水调歌头》。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分析,了解诗歌中的不同意象,分析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紧扣字眼,挖掘诗意

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披文入情,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的能力,更有助于理解和赏析古诗词的情感。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其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了作者丰富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让学生在品读、解析中,以诗歌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把诗词凝练的语言转化成具体的文字,书写优美的文章,这正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

结论: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分析群文阅读策略的践行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成长背景主动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向,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古诗词阅读以及理解的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及技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参考文献:

[1]沈洁.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9(89).

[2]黄婕雅.浅谈新课程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在古诗文中的有效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35).

[3]丁忠宇.部编本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