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2022年义务教育义务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模式,通过合适的手段有效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满足如今教学理念对学生更高的要求。
一、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学效率低
虽然新一轮的改革已深入到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各个层面,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于教材和大纲进行教学。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仍是“教师在黑板上讲授,学生以记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因为学生对美术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再加上他们自身学习情况的制约,所以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种应付的心理,缺少主动的精神。
(一)对小学美术教学不够重视
部分的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认为美术课只是一门微不足道的辅修科目,因此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虽然学校有每周一节的美术课,但因为学业压力较大,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数学、语文、英语等主要科目上,对美术课的关注也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学生对美术课也就越来越没有兴趣了。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策略与方法
(一)应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随着时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型的信息技术成为重要产物,以这些新被落地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可以让课堂的教学资源变得更丰富、多样,更重要的是,所谓“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往往是特指多媒体技术,而多媒体技术集视频、图片、音频等于一体,在课堂借助这些技术向学生展示多元的图片、音频,就能让他们的感官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刺激,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强化,最终大幅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感知能力。
比如在围绕《丰富多彩的玩具》这一课程展开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带去引导,如果采用传统语言讲解、说明的方式去推进玩具的分享,无法让学生对不同玩具的相同、不同之处形成深刻的理解,但如果能在课堂上将各种新型的、最近才推出市场以及在早期就存在的玩具,以图片、视频、音频等诸多方式融合在一起向学生展示出来,往往就能让大家在直观的视觉、听觉刺激之下,明确不同玩具呈现出来的最终模样,对各类玩具形成基本认知,如此学生的兴趣就会第一时间被调动起来,同时借助这些资源的分享,还可以让课堂显得更富有趣味性,在完成如上基本导入后,由于每个学生都会完全集中心思、关注教师的教学讲解,所以在后续教师讲解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创作时,往往可以实现更丰富多样的创作。
(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以问题作为引导依托
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可以向学生提出各类问题,借助这些问题作为引导,就能让他们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展开主动思考,同时此举还能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想法、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比如在围绕《叶子上小血管》这一课程展开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围绕这一节课程涉及的知识重点、难点实施深度的分析,并且提前准备几个核心问题,在课堂适当的时间点抛给学生,让他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比如教师可以设定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叶子上的脉络能不能称作它的血管呢?在仔细观察这些叶子的脉络形态之后,你们觉得它像不像一幅画?同学们,请你们认真欣赏一下在教材中被分享出来的各类作品,并且说一说你们到底最喜欢哪一幅作品,看看在这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中用到了哪些自己曾经学过的素材。在向学生导出如上问题后,大多数学生的思路都会直接被问题所吸引,跟着教师的思路对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究。
(三)展开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
学习小学美术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助力他们实现短时间、快速高效地画画、折纸等创作,为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分享各类强化创作的技能,让他们可以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积极构思、将自己脑海中的想法以实际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完成任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组织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亲身动手、获得更多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机会。
比如在围绕《对折剪纸》这一课程展开教学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讲解、视频分享的层级上,也不能只跟学生示范剪纸的全流程,相反地,教师应该先向学生大概讲解剪纸的技巧、相关注意事项,然后向他们分享视频、图片,借此激发学生对剪纸学习的兴趣,然后课堂剩余的所有时间都应该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自己获得的纸张、剪刀、刀子等工具的基础上展开个人的充分想象,结合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落实剪纸活动。同时,在学生动手剪纸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现场巡视,了解不同学生的状态,结合大家的实际做法给予肯定或者及时纠正,比如在课堂上不少学生不停地说话、跟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教师得第一时间指正,并且维持好课堂现场的纪律。而如果在课堂上,大家都耐心、安静地做自己的剪纸手工,那教师则应该肯定每一位同学认真的态度,同时在众多学生创作的剪纸中锁定一两个更优秀的作品给出重点的肯定和表扬,做好全班同学的分享,按照以上这样的方式去推进,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标优秀剪纸的模样,了解自己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观念的进步,充分转变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各个环节入手,全方位地变革教学模式。也只有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理念充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满足如今教学理念对学生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郁.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47—48.
[2]石雁.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创新——以游戏教学法的引入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7(8):166.
[3]王传俊.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中新媒材的应用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