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价值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100例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够减少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的ICU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且进展速度快,经常需要急救,因此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也有较高的难度[1]。随着现代医疗改革的不断进步,临床对于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心理护理主要是从基础护理着手,通过优化护理细节,减少各种潜在风险,有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2]。为了观察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100例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危重症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100例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危重症患者,其中有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为18~86岁,平均为(52.2±11.6)岁。入选标准:重症监护室收治年龄>18岁、意识清醒的患者;患者和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意识昏迷、认知障碍、精神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包括病情监督、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观察组则采取心理护理,具体措施为:①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在转入ICU之后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根据重症监护室护理规定与流程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同时还要针对各种紧急情况制定应急处理预案。②护理细节优化:根据过往工作经验以及临床资料,分析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并寻找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潜在隐患,总结归纳并提出问题解决措施,从而指导实际护理工作的改正。例如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坠积性肺炎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做好皮肤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下肢血管充盈程度观察,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需要及时上报并告知家属,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并发症带来的影响。③心理护理:热情主动的接待患者,耐心回答患者的每一个问题,向患者介绍科室、病房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与恐惧感。主动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基于患者认知,采用知识手册、疾病知识视频以及护士口头讲解等方法,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促使患者明确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主动评估患者的情绪变化,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讲解康复理想病例患者,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④亲情心理护理:考虑到患者患病后对家庭有了更高的需求,护士需在第一时间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阐述患者疾病对其心理状态造成的不良影响,家属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获得家属理解与认可后,要求家属在患者住院期间全程陪伴左右,参与疾病知识教育以及讲座活动,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其次,在医院中举办亲情主题交流会,要求患者、家属同时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回忆既往生活中双方的美好事迹与美好生活,互相感动的每一刻,互相倾诉双方的感情与感受,增加患者与家属的沟通交流,提升患者的家庭幸福度,促使患者配合治疗,享受家庭幸福。另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强化培训:对于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常见问题以及相关处理措施整理成册,并结合护理人员工作年限以及职称进行分层培训,加强考核,定期或不定期检验培训效果。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危重症患者经常发生紧急情况需要急救,而急救中使用的设备较多,例如呼吸机、除颤仪、超声仪等设备,需要做好仪器设备管理,确保抢救时仪器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因此需要每天检查仪器设备性能,及时补充抢救药物,定期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好交接与记录。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的差异

image.png3.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护理对于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其护理水平也成为反应医院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重症监护室收治患者的特殊性,使得护理工作的难度进一步提升,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3]。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有助于优化护理细节,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心与关怀,减少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4]

心理护理实际上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关心与关怀[5-7]。同时通过护理人员对现有护理工作缺陷以及细节的完善与补充,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加强病情观察、设备药品管理以及安全隐患排查,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积极影响。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加强安全管理,并主动为患者提供各种护理服务,严格执行各种护理操作,并加强监督,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8-10]。心理护理的开展有助于推动护理工作更加高效化、细节化与标准化发展,在护理过程中能够让患者更加配合医院的治疗,让护理人员遵循各种规章制度,推动护理流程的优化,同时要加强考核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能够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情况,促使患者尽早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满足患者对临床护理的需求。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够减少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的ICU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芳. 优质护理模式在NCPAP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101-102.

[2] 贾婷婷. 强化细节管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1):133-134.  [3] 秦桂华,宁蓉,刘加菊. 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5):28-30.  

[4]马珂. 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3051-3053.

[5]张杉杉. 细节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20,44(5):695-697.

[6] 萧丽. 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0):71-72,75.

[7]彭小燕.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7):105+107.

[8]胡瑞兰,莫雪珠,钟因红.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1):221-223.

[9]王玥,黄世杰,刘丽丽.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康复效果及焦虑、抑郁情绪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1,16(03):271-273.

[10]张伟.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