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护理伦理学在脑死亡器官捐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现代护理伦理学在脑死亡器官捐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8.06至2020.06时段内收治的脑死亡患者共80例,以现代护理伦理学的角度,对患者施行护理干预,评估家属总满意度。结果:60例脑死亡器官捐献患者家属中,非常满意共55例、满意共4例、不满意1例,即总满意度为98.33%(59/60)。结论:针对脑死亡器官捐献患者,现代护理伦理学理念的使用,不仅可满足家属心理需求,还可对其予以尊重、理解,提高家属满意度,可推广。

器官移植为现代医疗中挽救患者生命安全最为核心的举措,但由于供体短缺,导致器官移植受到局限。报道显示,年均约150万患者需接受器官移植,但成功人数不足1万,这和供体器官维护不良存在直接关系。在此过程中,保证移植者生命安全,增强移植器官和患者间融合度,提高器官捐赠量等内容,是现代器官移植工作中首要思考的焦点[1]。抽取本院2018.06至2020.06时段内收治的脑死亡患者共80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本院2018.06至2020.06时段内收治的脑死亡患者共80例,男性患者共53例、女性患者共27例;年龄最大为57岁,最小为3岁,中间值为(31.75±1.82)岁。通过对供体状况的评估,于家属在场条件下签署知无偿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施行多器官摘取操作,共摘取肾脏140个,肝脏65个,角膜144只。

1.2 方法

(1)基础护理。详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体温、血压、心率等。报道显示,90%以上脑死亡患者,均会面临低体温事件,极个别表现为体温增高,可做好基础性体温护理,确保其处于36.0-36.5℃,血液温度应控制在37.5-38.0℃。同时,早期脑死亡患者伴有心肌细胞Ca2+水平增高现象,会因心肌坏死引起心律失常,应时刻做好心电监护,若存在异常应及时处理;还应精准把控患者血压变化,将动脉压控制在50-70mmHg、静脉压控制在5-12mmHg范围内,再联合呼吸状况做好组织循环状态、氧利用状态的评估。

(2)器官捐献者护理。①已确认为脑死亡,且满足器官捐献指征的患者,可将其置于安全病房内,禁止和其他患者予以接触,以免导致交叉感染;时刻做好病房卫生清洁、消毒灭菌等工作。②全方位维持脑死亡患者生命体征,若出现神经衰弱、呼吸困难和电解质失衡等状况,往往会引起血液供应失衡、呼吸暂停及心脏骤停等事件,继而对器官造成损伤,即在护理期间应满足心率100次/min、血压>100mmHg、血液含氧量100%。③捐献手术前,应预先测量患者血液循环状态,维持最佳生命体征,若血液循环功能较差,可采取静脉置管术,再输注活血药,保持血液正常运行;入院时对患者施行持续性供氧护理,头部仰卧约为30-40°,且以4h为间隔,全方位检查机体供氧量,还应时刻鉴别供氧设备气压、温度及氧量是否处于正常范围[2]

(3)口腔护理。做好患者口腔卫生护理工作,因疾病、躯体发热、输氧管、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口腔分泌物会明显增加,可借助复方氯己定漱口液的使用,对口腔异物予以清理,再以4h为间隔,定期冲洗口腔异物,增强手术成功率。

(4)体位护理。供体若存在头部创伤、体位变换等现象,特别是在头部剧烈晃动期间,会使血压水平持续性增高,诱发脑部疾病。即在治疗期间,可联合凹型枕的使用,对头部予以妥善固定,若必须更换体位,则应由3个医务人员同时完成身体移动工作,即1人固定头部和设备,1人固定躯体,1人固定腰部。

(5)管道护理。做好患者尿管、胃管等管道护理工作,若为脑室引流管,应确保其位置高于穿刺点,约为10-15cm;时刻检查引流液状态变化,保持管道内部通畅性,禁止随意推注药物、更改输液速度[3]

1.3 观察指标

评估家属总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4]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软件SPSS 22.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采用检验。P<0.05证明数据比较有意义。

2、结果

60例脑死亡器官捐献患者家属中,非常满意共55例、占比91.67%;满意共4例,占比6.66%;不满意1例,占比1.67%。即总满意度为98.33%(59/60)。

3、讨论

现代护理伦理学理念下,对脑死亡器官捐献患者是以家属为基准,再逐步增强自身护理道德、专业技能的同时,对患者予以尊重,再联合家属支持和心理疏导等工作,提高其满意度。例如:器官捐献期间,从最初确诊直至捐献手术,家属均应全程知情,且最大限度上满足家属需求,即使存在中途放弃捐献的行为,也应对家属意见予以尊重;规范各项护理流程,维持脑死亡患者生命体征,增强器官移植成功率[5]。本研究可知,60例脑死亡器官捐献患者家属中,非常满意共55例、满意共4例、不满意1例,即总满意度为98.33%(59/60)。

综上,针对脑死亡器官捐献患者,现代护理伦理学理念的使用,不仅可满足家属心理需求,还可对其予以尊重、理解,提高家属满意度,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爱民,许成程.试论现代护理伦理学在脑死亡器官捐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8):91-92.

[2]刘明,银勇,程广阔,宋飞宇.现代护理伦理学在重症监护室31例角膜捐献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1):1380-1383.

[3]王连政,孙桂霞,赵丽霞,冯艳慧,刘致中.内蒙古自治区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现状与思考[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9,13(01):54-57.

[4]周洁惠.现代护理伦理学在脑死亡器官捐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3):8-10.

[5]蒋文涛,王洪海,范鹏飞,张玮晔,潘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移植术后远期胆道并发症及生存分析[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7,38(11):6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