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授课艺术,教出语文之趣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迎来了改革和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兴趣特点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寓教于乐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兴趣激励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贯彻落实激励教学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鼓励.从而使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得到全面调动,有效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一、兴趣激励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实施全面改革,尤其是对于常规性教学方法更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实际教学中,风趣幽默的教师通常更受小学生的喜爱,而较为严厉的教师则会使学生感受到较大的压力。如果教师赞扬少、指责批评多,会对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造成打击,并使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产生恐惧感。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法,通常会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情感不仅对于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重要启发作用,而且还是维持与发展学习行为的动力。情感是学生心理素质构成的重要部分,缺乏情感就会影响学生的智力发育。在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中,通常更关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并不关注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体验与感受。激励教学法的运用更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及其参与活动时的情感因素,能够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情感动力”,并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有利于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激励教学法的运用不仅改善了学生消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况,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具目的性。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相应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以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并使各个层次的小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同时,激励教学法不仅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而且能使师生之间创建互相尊重与信任的平等关系,拉近师生问的距离,从而使小学生更愿意听教师的话.并根据教师的引导积极地思考,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另外,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机会进行交流与讨论.通过讨论促使学生实现共同进步。

三、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兴趣教学的有效环节

(一)以丰富有趣的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课堂导入的效果将直接影响着这一堂课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比较广泛,灵活性较大,所以课堂的发散性也比较强,那么课堂导入的方法就可以多姿多彩。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图片或者讲一个故事、笑话或者放一段音乐或者猜谜语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课堂导入的方法,这种导入方法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快速地进入到课堂中,并且充满求知欲,对于接下来的课堂内容充满期待。小学语文教师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总结以往教学实践的经验,不断地提升教学合理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传授科学的阅读学习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最终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结构。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圆明园的毁灭》是较具代表性的课程内容,在就该课程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尝试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整合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圆明园的图片,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就文章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感悟出文章的主旨思想,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

(二)以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阶段是学生获取新知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教学模式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教师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始终有所期待,保有对课堂的热情。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或者小组讨论探究问题,或者举行一些学习比赛等,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语文课堂充满期待,创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维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三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将阅读学习的要点明确。首先,明确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应用有哪些;其次,对课文阅读学习中的情感表达方法分析,采用了哪些情感表达方法,有哪些好处

(三)以精彩的课堂总结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总结是教师授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课堂总结可以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回顾,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并且可以有效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所以精彩的课堂总结也非常重要,课堂总结中应当充分注重板书的新颖设计,并且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总结中来,教师同学生一起总结,一起收尾,使整堂课在一个和谐欢乐的氛围中结束。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一课教学培养中,教师应该通过学生阅读培养,帮助学生认清阅读学习的关键,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带着疑惑去读。首先,应该明确为什么要阅读。其次,要知道在阅读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最后,需要就阅读教学培养中的方法和途径改进,掌握阅读方法,完善阅读训练技巧,从而为后续阅读教学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助。

结束语

兴趣教学的科学应用,对于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素质教育理念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依靠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兴趣教学法正是这些要求下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小学阶段学生心智还未成熟的心理时期。小学生具有性格活跃、思想单纯和喜欢教师的特点,总体表现是非常听话,通过兴趣引导教学,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姝婧.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11.

[2]刘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教育模式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32.

[3]陈光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77-278.

[4]梁鹏举.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