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半年是全世界瞩目的半年,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现新型冠状肺炎感染患者,并且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迅速传播。这场疫情对中国、世界都是致命的。国民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因此政府必须要采取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快优化服务业营商环境的步伐,除此更需完善经济法律体系,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加强对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推动营商环境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保障人民主体地位,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果。
一.营商环境的概念及重要性
营商环境即经营商业的环境,其包括许多方面的要素,如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等。营商环境既包括基础设施也包括政务审批等,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深圳是我国最早提出营商环境的地区,其倡导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高效、便民的原则,要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营商环境对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营商环境是商人投资首要考虑因素。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招商引资事项多少,经济发展质量。推行营商环境法治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于保障市场主体经济利益、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至关重要。
二.营商环境现状及问题
(一)新冠肺炎疫情,经济运行速度缓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之年,由于突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都遭受了重创,中国迎来了新的挑战。几个月的时间,国民被封闭家中,对中国的铁路、航空、餐饮、住宿等行业影响深远。3月底,虽然除湖北省外,陆续开始复工复产。但是,由于疫情尚未结束、人员仍然不能大面积聚集、许多娱乐场所暂未营业。即使已经营业的商铺,人员也是稀稀散散。原材料、劳动力的流动速度,远远无法满足经济运行发展的要求,企业的复产复工速度缓慢。
(二)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经济新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宅经济”催生在线经济新形式,京东、美团、订单量呈爆发式增长,传统电商行业受到冲击,网络直播通过与消费者一对一网络互动,再现了商场的导购场景。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一些商家销售商品,没有制作展示橱窗,消费者通过私人微信账号添加并进行付款,网络平台成为了不法分子诈骗的手段;网络上售卖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网络平台对销售者的资质没有进行审查,对消费者安全的极不负责任。这些问题督促政府不能坐以待毙,需要主动出击,采取措施并进行有效的防范。
三.服务业营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一)法律的滞后性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经济运行是动态的过程,法律制定出来则是相对静态的。按照我国制定法律的程序,法律需要形成草案并审议、表决通过,来来回回需要1-2年的时间。最初提出草案的人不可能预测后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可能产生的问题,则经济发展始终与法律之间存在着矛盾。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往来密切,国家交往频繁,经济发展与现行法律发展极大不平衡,导致法律不能及时进行调控经济新生产物。
(二)政府保障措施不到位
行政机关承担管理社会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经济的职能,社会良好秩序的保持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管,这只手作用发挥不到位,会导致市场失灵。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不少企业陆续破产,更有老总不能忍受巨额债务自杀,企业负责人恐慌,经济秩序严重不稳定。这些负面因素产生辐射连锁效应,社会上负面舆论泛滥,公众对经济的发展没有信心。各地政府虽采取措施鼓励经济发展,但效果不明显,经济回到正常的轨道上运行还需时间。
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保障举措
(一)坚持依法打击,持续释放促进发展的“稳定红利”
经济要想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优化营商环境,需要首先稳定好社会经济秩序。要树立国家安全关意识,坚决同扰乱经济秩序的行为作斗争。当前全国正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要坚决贯彻好相关指示精神,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伞,尤其对黑恶势力霸市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重大职务犯罪行为绝不姑息。通过营造和谐、稳定、公平的营商环境,给市场主体足够的信心,投入经济开展经营活动,为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持续释放的“稳定红利”。
(二)加大行政与司法部门协调,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
由于新型冠状肺炎影响,全国各地采取免税、免租等举措,推动经济复苏。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通过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协调配合,推动经济经济复苏。政府进一步发挥好总协调作用,加大工商登记、税务减免、创业补贴等政策宣传力度,推动措施落地生根。司法部门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实现繁简分流,缩短办案周期,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区分情况、因类施策,审慎适用强制措施,、妥善处理涉党政机关、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案款、涉金融债权案件案件,依法维护民营企业权益,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让政府回归其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支持力度,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减少对企业的干预。落实清单管理制度,只要是清单管理制度以外的的事项不作为限制企业发展的依据。政府依法履行好自身的职责,让企业法无禁止皆可为,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为企业发展提供减免税费、创业补贴支持,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三)加大行政审批改革,鼓励自主创业
加强完善中央、地方各级权力责任清单,妥善解决好清单不规范、不统一、适用标准不一的局面,并推动清单制度的落实。对于行政审批事项能减少、可减少的情况及时减少,减轻企业的负担,不断缩小行政审批事项范围。确减少不了行政审批事项,推行审批权限下移、审批流程简化,同时,对备案、确认等审批事项进行清理、整治,为企业运行一路亮绿灯。不断探索电子商务制度,现三证合一,要继续探索电子化营业执照,扩大适用范围,并在全国进行推广经验做法。再者,为提升基层管理的服务化水平,在提升企业办事效率上迫切需要将审批权限下移到乡镇,赋予基层主体执法主体地位,并做好协调联动作用。通过明确职能分工、办案程序,最大限度限缩自由裁量权,从而保证规范执法、防止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四)加强市场监管,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优化服务业营商环境,需要提升政府监管的规范化、能动性服务水平。对待市场监管中的问题,倡导艺术监管。政府在监管同时,适度松开手,赋予企业的自主性。只要企业经营不扰乱经济秩序,不损害公平竞争权,优先保障其利益。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发展,疫情催发网红带货等经济发展新模式。智慧经济环境下,政府要创新服务形式与内容,加快推进智慧行政服务大厅建设,推行智慧办公、智慧行政审批。笔者相信,未来的某一天,足不出户即可以完成企业的设立、变更登记,在网上即可领取营业执照、经营企业并创造财富。
结语
中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缩小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就需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共享的服务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推动营商环境向法治化方向发展,为各类经济主体特别是民营与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竞争力、影响力和创造力注入持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徐昱东,崔日明.俄罗斯地区营商环境的哪些因素提升了FDI流入水平—基于系统GMM估计的动态面板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6):57-66.
[2]刘红霞:《营商环境排名一次性提升32位,世行赞赏国改革执行力强》,新华社网,2018年10月31日.
作者简介:陈妍君(1990),女,汉族,河南郑州,研究生在读,单位:西北政法大学,研究方向: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