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要坚持科学性,坚持以人为本,将科学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时代性,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发展,使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健全人格,进行自我管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同时要将语文课堂教学植根于实践的土壤中,以更好地践行“生本课堂”;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融会贯通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积累人文底蕴。
一、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提高现阶段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同时,还能解决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恼人的难题。例如: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师生更多的是对记忆力的较高依赖。如果学生没有形成语文思维,不能理解语文知识,所以也就不能灵活地运用语文知识,更不要说欣赏语文了。这就造成了学生缺少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学习难度不断提升,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压力。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多样的知识类别为学生建立完善的数据库,解决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困扰,更好地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从而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培养高中语文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索事物,思考问题。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出发,建立与教学实际相适应的、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架起学生情感与语文学习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枉凝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模仿文中角色的动作与语言,展现其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刻体会人物的性格,感受林黛玉富有学识、谈吐文雅、多思多虑的性格特征。
(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思维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设疑”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振奋精神,产生探索全新知识的欲望。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具有创新的欲望,所以怀疑是创新的钥匙,是寻求知识的动力,更是培养创新的基础。思维的培养,并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对教师进行提问,也不是被动接受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主动探索,使学生在思索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教师也要积极指导学生会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有价值的问题。然后使这些问题成为引导学生解读课文的抓手,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完成对作品的鉴赏,完成对思维的训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答案,教师要给予正面评价,对回答质量较高的同学给予表扬,这样更易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灵活的思维,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学习《离骚》(节选)这首诗时,利用诗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并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诗歌内容,让学生就突出的问题展开讨论,这种既生动又形象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可以让学生思维变得灵活,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实践创新,提高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要多创设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领悟与创新性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就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人物心理变化。例如,在教学《雷雨》时,教师可让学生品味富有个性化、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学会揣摩戏剧语言,把握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态及其个性特征。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人物,让学生进入具体的言语情境,仔细品读戏剧语言。比如,“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哦,侍萍!(低声)是你?”。让学生读出“哦”的不同语气语调。让学生在戏剧表演的实践活动中,进行知识的创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以此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国家在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学生的期待,也是培养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而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新教育的实施逐渐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以供后续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参考。
参考文献
[1]吴文化.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探究[J].速读(下旬),2018(3):286.
[2]叶小萌.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19.
[3]辛晓芳.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高考,2019(29):99.
[4] 王毅,张理.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及反思[J].读与写,2019,(20):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