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经典艺术作品在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的传承与研究——以《西南联大组歌》为例
摘要: 《西南联大组歌》以国内有较大影响、省内一流的艺术精品为创作目标,邀请国内顶尖的词曲作家和云南本土词曲作家共同创作,邀请著名导演完成舞台呈现。云南师范大学立项的云南省文艺精品重点扶持项目《西南联大组歌——天降大任》在2018年80年校庆首演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打磨修改完善,于2020年11月4 日晚再次在云南师范大学音舞学院复演、2020年11月9日赴青海师大实践交流演出。此次展演展现出了双一流高校水平风采与使命担当,让广大师生在行走的思政课堂中接受西南联大精神的鼓舞与洗礼,让西南联大精神代代相传。

一、《西南联大组歌》创作背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爱国主义光荣传统,讲好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和闻一多先生舍生取义的故事,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云南师范大学于2020年10月再次复排《西南联大组歌》,以西南联大精神为核心的这部大型声乐套曲再次登上舞台。

《西南联大组歌》由著名词作家王晓岭、女高音歌唱家欧阳丽梅担任艺术总监,著名作曲家李昕担任音乐总监,国家一级导演赵小津担任总导演,邀请云南著名词曲作家蒋明初、万里、区健宁、谢维耕、吴渝林、钟霄军,服装设计师段宛君等共同创作完成。

《西南联大组歌》是云南艺术界关于组歌的第一次探索和突破,它以音乐会的演出形式呈现,综合运用合唱、重唱、领唱、对唱和戏剧讲述等艺术样式,跨越时空,情景交融,立体呈现一幅幅西南联大师生在教学、科研、学习、生活、战斗的壮丽图景。歌曲体裁和演唱形式丰富多样,能对同一个主题的不同侧面进行深入挖掘,又各具独立的华彩。

 二、在传承中创新,与革命先辈跨时空对话

《西南联大组歌》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依然保持经久魅力。经过全体师生的艰苦努力,复排并创新《西南联大组歌》,并于2020年11月8、9日在清海师范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倾情上演。

演出在合唱校歌中拉开序幕。歌曲《南渡,南渡》由闻一多先生与女青年学生危急关头“为保留中华文脉准备南迁”的对话导入情景,演绎了三校师生历经艰难险阻,辗转南迁的感人故事。《联大花开》、《停课赏雨》、《跑警报》、《泡茶馆》等情景接连上演,旋律优美,歌词动人,充满浓浓的人文情怀,再现了联大师生克服艰苦条件坚持治学研究,致力育才报国的场景。《爱情故事》、《得胜糕》、《印在心上》把观众们带到时局动荡的年代。国难当头,毅然割舍儿女情长,“一笔坚卓,一笔担当”,将刚毅坚卓的精神刻在心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伴着屏幕上滚动的西南联大校友名字,歌唱家鲁林领唱歌曲《大师们》回溯着联大大师的昔日风采。“我漫步沙漠与旷野,终于明白,万物渺小的我……”充满哲理的歌词启迪观众思考。《新诗社》讲述了联大学生和闻一多先生组建联大新诗社,宣扬新思想,追求光明的故事。灯光渐渐暗了下来,舞台背景变得阴森凄凉,由西南联大诗人穆旦作词的歌曲《野人山》再次重现了联大先辈舍生报国的家国情怀。悲怆的音乐响起,闻一多先生与学生诀别,《最后一次演讲》展现了联大师生争取民主与正义的坎坷岁月。节目尾声,音乐会通过时空对话的方式,以歌曲《天降大任》《我长大,你不老》展现西南联大师生和衷共济,创造教育史不朽奇迹,其影响永载史册,其精神绵延至今,将代代传扬的历史画卷。

整台演出悲壮激荡,气势恢宏,现场掌声不断。一首首激情澎湃、清新婉转的歌,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历史场景,一组组亲切鲜活的人物形象,与极富艺术冲击力的舞台效果完美融合,沟通过往与今朝,直达内心,激励后学当肩负历史使命,风雨无阻,追求卓越,砥砺前行。每一首《西南联大校歌》的旋律将我们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传承西南联大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西南联大精神播撒的更广、更远,让西南联大精神薪火相传!

三、高校教学实践《西南联大组歌》精神的意义

(一)传承西南联大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西南联大旧址时的指出:西南联大“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我们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全面理解西南联大办学取得历史成就背后的力量支撑——爱国精神。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永远牢记关怀,牢记期望,牢记使命,把个人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高扬爱国旗帜,永怀爱国之心,淬炼报国之志,慎终如始、实干笃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青春风采。

(二)师生同台,最好的“言传身教”

“西南联大”精神,在特定的时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西南联大培养了一大批为中华文明甚至世界文明作出贡献的人才,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经典艺术作品《西南联大组歌》复排,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表演艺术技巧和舞台艺术素养,也使同学们的政治思想觉悟明显提高,体验到了排演场课堂上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此次演出中,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身上都焕发着热爱祖国、认真做事、艰苦朴素的品德和作风。这是当代大学生升华自己,充实自己的宝贵契机,是终身受益的精神营养。让大家明白“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密切联系起来”的深刻道理,激励师生珍惜韶华,不负时代,将自己的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融入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之中。

结语:“千秋耻,终已雪”。西南联大,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虽时光已远,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却与它的校歌一同永远铭记在后世的心间,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接续奋斗。 

参考文献:

[1] 郭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途径(J)文学教育,2008.10

[2] 周本贞.西南联大研究(第一辑)(C)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09

[3] 罗能勤.论西南联大的精神资源(J)2005.09

[4] 李林瑞.论西南联大精神(J)同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