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道焊接缺陷产生的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摘要: 随着国内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油气管道的施工工作量也持续增加。但是油气管道在建设过程中,焊接工作容易出现问题,造成焊接缺陷的原因有很多,应对不及时会对焊接施工带来许多问题,给投产使用和后期维护带来隐患。本文分析了油气管道焊接缺陷产生的因素,阐述了油气管道焊接缺陷的防治要点与对策。

在油气管道施工中,焊接是一项关键技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焊接的缺陷发生,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后期管理的难度。

1 油气管道焊接缺陷的产生因素

1.1 烧穿产生的原因

烧穿是指在焊接过程中,因为在调试焊接工艺参数时数值过大,或者根焊道厚度不够,进而出现填充层和热焊层焊接时,将上层烧穿或将前几层烧穿。

1.2 裂纹产生的原因

裂纹是在焊接完成后进行冷却降温时,由于温度的变化,焊道产生应力,而这个应力大于母材,进而产生了裂纹情况的发生。裂纹在连头组对焊接和弯管组对焊接时,经常产生的问题。焊接过程中,直管角度和弯头角度的摆放,与施工时会有角度的偏差。为了让管口组对更加准确,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很大的外力作用,因此就会在焊道比较薄的地方,产生裂纹现象。另外,由于较高的氢含量扩散或根焊道温度减低过快,都有可能造成裂纹的出现。

1.3 未焊透产生的原因

由于接触面减少导致焊接处呈现开口型缺陷,在应力方面影响了整体性和力学的分配。引起未焊透的主要原因有三种,分别是在焊接时,坡口的加工不规范,造成角度和间隙过小,这样易发生未焊透情况;其次是清理焊接面时,由于过度打磨,造成坡口过宽,造成管道内出现沟槽,影响焊接的质量,导致未焊透现象发生;最后就是由于焊接时的电流太小,无法支持焊接的有效进行,导致出现未焊透的现象发生。

1.4 气孔产生的原因

一是在使用表面张力熔滴过渡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时,很容易产生珍珠链式气孔或者非常集中的气孔。主要是因为焊接点周边气体中含水量较大,而气体干燥器没有正常发挥本身的作用,或者是在焊接较厚的管道壁时,由于坡口有深有窄,限制了保护气体的作用,或者是在焊接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夹沟,所以提高了电弧电压,造成了气孔的出现。二是在焊接时经常使用移动电站来供电,由于电压会出现波动不稳定,在高压出现时,同时产生气孔。三是在焊接过程中,有些部位需要增加填充厚度,所以要放慢焊接的速度,致使熔池过大,导致出现气孔。

1.5 夹渣产生的原因

夹渣问题也是油气管道焊接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焊接施工中产生夹渣问题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是焊接底面和焊接面在焊接过程中出现杂质和熔渣等现象。油气管道焊接强度会因为焊接中熔渣和杂质的出现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能有效的保障长输管线中介质的运输安全性和稳定性。

1.6 咬边产生的原因

咬边问题是油气管道施工焊接作业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咬边的问题从咬边的程度不同可以从不同方面分析,在焊接口和母材坡口位置经常出现咬边,这种情况就会造成母材坡口的横截面积下降,横截面积的下降就会造成油气管道应力不均,容易出现裂纹等现象,裂纹会对油气管道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咬边比较小、轻微,对油气管道的焊接质量影响的就比较小。

2 油气管道焊接缺陷的防治要点

2.1 烧穿的防治要点

对于烧穿问题进行防治的关键性措施为:保证根焊道厚度约等于三毫米;控制好根焊的工艺参数设置,要在适合的范围内;发现烧穿现象时,要马上停止焊接工作,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重新打磨好根部间隙和坡口角度,再次进行根焊与热焊工作。

2.2 裂纹的防治要点

对于裂纹问题进行防治的关键性措施为:首先要避免强力组对;然后在开始焊接之前,要把预热工作做好,在合理的范围内加厚根焊道,完成根焊工作之后,再把盖面、填充和热焊工作做好。在焊接过程中,焊条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烘干,并将焊条放入电加热保温桶中,防止焊条受潮,减少因焊条受潮造成氢扩散情况的发生几率。在冬季进行焊接作业时,要注意焊道发生的缓冷,更有利于氢的扩散,可以有效地避免裂纹的出现。

2.3 未焊透的防治要点

对于未焊透问题进行防治的关键性措施为:在进行焊接工作前,组对工作和打磨工作要详细进行,打磨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然后根据要求设置好焊接参数,这样有利于焊条及焊丝深入坡口根部,可以有效地避免未焊透的现象发生。

2.4 气孔的防治要点

对于气孔问题进行防治的关键性措施为:在进行焊接作业前,严格检查导管、加热器等气路设备,保障气体的纯度,然后彻底清理焊接面,以裸露金属光泽为标准;在进行焊接时,要保障电弧电压和送丝速度符合操作标准。另外,在下向立焊时,还要掌握好焊接的实际速度。

2.5 夹渣的防治要点

对于夹渣问题进行防治的关键性措施为:在进行根焊之前,对于坡口的清理一定要认真,仔细清理盖面、填充焊接时产生的熔渣,尤其是死角,一定要清理干净,进而保障送丝的均匀性。另外,一定要控制好焊接的参数,要保持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2.6 咬边的防治要点

对于咬边问题进行防治的关键性措施为:第一,要适当调整焊接的参数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可以有效地规避熔池溶敷经受电流过大、电弧过长或电弧力不集中等原因,产生不到位的现象;第二,在焊接过程中,要调整好焊条、焊丝的倾角,规避偏吹情况的发生;第三,焊接工作人员在焊接过程中,要尽量保证手法稳定,减少焊接的偏差和失误。

3 油气管道焊接缺陷防范对策

3.1优化选择焊接工艺参数

为了避免长输天然气管道形成焊接裂纹,可以在完成焊接工艺评定的前提下来制定具有规范性的焊接工艺,针对形成焊接裂纹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全面的考虑,可以在施焊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对管道坡口部位进行净化处理,科学的地组对施焊,选用满足焊接要求的焊材,确定好熔深、熔宽等参数,防止由于焊口部位晶体组织以及焊接应力产生裂纹。

3.2 优化焊接技术

长输天然气管道在进行焊接施工过程中,自然环境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会对焊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时常会导致焊接裂纹质量问题的产生。对于风力较大、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施工地区,应该采用药芯焊丝焊接技术,半自动下向焊接方式来对管道进行焊接。在实际的焊接过程中,应该适度的提升对焊条的烘干温度,制定出完善的防风保温办法,可以避免由于含氢量较大产生的氢聚集形成的裂纹。

3.3 提升焊接的管理力度

在对长输天然气管道焊接进行管理时,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影响焊接裂纹的影响因素,对施焊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施焊工在焊接作业之前必须要持证上岗,没有取得焊接资格证的不可以进行焊接操作。满足焊接条件的人员还应该熟练掌握焊接设备,明确焊接过程中的各项要点,提高焊接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在进行焊接管道以及配件时,必须要明确焊接操作的具体要求,可以保证管道接口部位的焊接质量达到标准的要求。

3.4 制定科学合理的焊接顺序

在施焊之前应该对管口部位进行预热,控制好打底焊和第二道口焊接时间,可以避免在热影响区范围内的晶体分布不均的问题。在焊接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应较大的焊接线能量来防止焊缝过早的冷却,可以有效的使氢进行扩散。要针对焊接缺陷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改进建议,为提高焊接质理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柏霖.油气管道焊接施工技术及其防腐层保护措施[J].全面腐蚀控制,2019, 33(05): 73-74.

作者简介:

张石磊,男,1981年5月出生,技师,从事电焊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