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小学阶段是儿童的习惯培养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有着很强的接受与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儿童为主要受众,浅显直白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成为了帮助这一阶段学生了解世界,学刁知识的重要途径。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有大量的儿童文学类作品,这些作品的收录宗旨是在满足这一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将对儿童文学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必要性及优势进行简单的探究与分析。
一、简单直白,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所中收录的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是以适应相应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为要求的优秀文章。这些作品大多篇幅较短,内容通俗易懂并且蕴含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内容的理解与思想情感的体会;同时这些儿童文学作品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实现其想象力的延伸与发散,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有所降低,为调动起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做铺垫。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等各方面还未完全成熟和定型,对于知识的接收方式还处于以感性的具体化的学习与观察为主的阶段;但是其思维认知中的抽象意识正在逐渐萌发与形成,同时他们的想象力也会有显著的提升,逐渐能够对抽象性的事物进行理解与认知。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开展教学活动,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升,为实现其思维认知的发展提供支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利用简单直白的儿童文学类作品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刺激和培养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比如在《蜘蛛开店》这篇课文中,蜘蛛为什么多次开店呢?蜘蛛三次开店都分别开了什么店?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我们可以收获什么呢?学生们通过阅读知道了蜘蛛前后分别开了口罩店、围巾店以及袜子店,这三个店开不下去的原因就是开店虽然看着简单,但是没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仍然是难以成功的。学生们明白了世间的事情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做事千万不能朝三暮四,只有执着追求,永不放弃才会获得成功。
二、形象生动,锻炼学生文学阅读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进一步的锻炼,通过培养其阅读习惯使其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融人进实践活动,能够利用作品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特点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的表达能力获得充分地锻炼与提升。比如在学习《红马的故事》这篇课文时,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很简单的,就是让学生可以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熟练掌握文章中“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然后深入的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宗旨是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且大胆的想象和创新,那么我们成功后必然是会收获一份喜悦之情的。文章中先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和谐对话把学生们和教师在美术课堂中的热闹氛围呈献给了大家,继而通过情境的融入把学生们拉入到了课文之中,让学生们可以在情境中感觉自己同文章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这种有趣的文章会促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将自身带入到课文的场景之中,与其中的人物产生情绪上的共鸣。从而让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产生更加深入的认知与理解,有了深入的认知和理解,那么学生在后续的口语表达与口语训练时就会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点,而收获和掌握的知识点又可以为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创造条件。
三、寓教于乐,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素质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的前提下,教育教学的关注重点不再局限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考试成绩上;以前那种唯分数论的教学理念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改变,这一观念的转变就可以让教师抽出更多地时间对学生的思想认知与道德观念进行培养与引导,进而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贯。这种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提成也成为了教师在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儿童文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性和教育性的作用。教师在利用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时,要以寓教于乐的态度发挥儿童文学作品在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教材中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徳的教育与引导,比如在学习《朱德的扁担》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两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增进对文章内容背景的了解与认知,教师可以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通过讲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光荣事迹,如杨靖宇、李大钊和张思德等。让学生和现在所处的优渥生活环境进行对比,鼓励学生从革命先辈身上学习艰苦朴素,勇于奋斗和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能够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结论: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学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融入大量简单易懂,生动直白的儿童文学类作品能够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得到丰富,有效调动起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借助生动形象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好奇心,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寓教于乐,通过更加积极健康的故事情节与内容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莫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艺.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南北桥,2020,(1):26.
[2]管婷婷.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校本课程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0,(9):93.
[3]陈帆.着眼儿童文学,优化小学语文[J].魅力中国,2020,(5):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