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媒体环境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改革思路探索
摘要: 数字媒体发展下,视觉传达设计这一专业已然成为高等教育阶段的热门专业之一,但受众多因素影响,该专业中的综合实验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一系列问题将会对整体教学效果产生极大影响,同时对该专业学生群体的实践能力提升也有严重限制。基于此,为改善此问题,本文主要立足于数字媒体环境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改革展开综合性分析。

引言:随着数字电视与手机的全面普及,各院校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教学也给予了更高重视。但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部分院校对于该专业的综合实验课仍有众多忽视之处,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设备落后等情况,该类问题皆是影响综合实验课发挥教学功效的重要因素,而这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人才培养极为不利。因此,在数字媒体背景下各院校需增加该专业教学的综合实验课重视程度,并要不断结合专业发展及学生需求优化教学方法,如此才能确保该课程的教学水准。

一、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首先,尽管目前各院校已将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视为重点方向,但其在教学中更倾向理论化知识讲解,反而是对实验课教学多有忽视。这一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群体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并且对其后续职业发展也极为不利。其次,综合实验课教学,相关的实验设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提高该课程教学水平的基础所在,但通过了解后发现,其实很多院校皆存在实验设备落后这一问题,该情况下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实验的具体要求,并且其也并未达到数字媒体环境下的人才培养要求[1]。例如,当前各院校应会以Photoshop、Freehad等软件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而并未对3Dmax等现代化设计软件加以利用,而这则导致综合实验教学存在一定局限性。第三,教学手段较为落后,专业课教师在开展综合实验教学时仍会过度应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体现为教师在讲解时并未立足于学生需求和个人能力,仅是盲目性面向学生传递相关知识,反而是对于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方法有所忽略,而这不仅对教学效果提升有所影响,同时也会导致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片面性特点。第四,教师个人综合素质不足,高能力、高素养的教师团队是保证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目前部分院校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偏低,这将会严重影响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如教师本身数字媒体知识欠缺,其必然无法立足数字媒体环境特点和知识进行教学设计。与此同时,当前部分教师也存在职业素养偏低的问题,其常会以应付的态度开展教学工作,这也是导致综合实验课教学成效一直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数字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改革具体思路

数字媒体发展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各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对视觉传达设计综合实验课教学加以优化,以确保学生主体创新力及实操力能够同时提升。

(一)提高对专业综合实验课的重视程度

综合实验课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主要教学环节,其对加强学生主体实操能力及创新意识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对于该课程的教学优化与改革应加以重视。一方面,校内管理人员需要围绕该课程制定相关政策与管理制度,以此促使综合实验课程能够顺利且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各院校应为该课程建设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持,以保证课程实施能够有充足的设备条件。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注意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的实验教学的重要程度,要尝试以不同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二)引入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是该课程落实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实验教学水平提升的主要基础,因此,各院校应结合数字媒体环境特点和企业岗位需求有计划性的引入更多综合实验教学设备,以此保证学生群体皆能获得充分的实验机会。首先,各院校应构建专业实验室,并要在实验室内配备足够数量的计算机和投影仪等相关硬件设施;其次,应对当前先进的、具备数字媒体特征的设计软件加以引进,例如,各种在线模拟软件等,如此则可为学生群体营造一个更为真实且完善的数字媒体实验氛围,从而促使实验效果也能有显著提升[2]

(三)创新综合实验课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优化是提高综合实验课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专业课教师应立足数字媒体环节,结合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特点与内容合理性的选择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需在课堂环节将学生地位突出,可通过加强与学生间的有效沟通掌握更多其对学习的真实想法与需求,随后则可更为全面的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以此将综合实验课的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对数字媒体展开应用,可尝试利用其为学生营造多样化的实验情境,鼓励其积极参与实验教学。通过情境教学法的深入使用,不仅可将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实践的主动性激发,同时也可帮助其提高学习效果。

(四)加强师资力量的有效建设

针对于师资力量建设,首先,各院校应结合数字媒体发展,围绕视觉传达设计的综合实验课程对教师展开相关知识培训,要确保通过培训内容该专业课教师能够对数字媒体特点充分掌握,同时也应注意提高教师本身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开展实验课教学时有充分理论与实践经验作为支撑[3]。其次,各院校可针对教师培训制定相关制度,定期对该专业课教师开展职业教育,提高其主体素养和教学责任感;最后,各院校也可选择对数字媒体技术了解全面、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工作者入校担任视觉传达设计实验课的教学指导,以此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教学掌握更多专业技能。

结论:综上所述,数字媒体环境下对各院校视觉传达设计的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为保证该课程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综合性,该专业教师需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提高对该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应引入众多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创新教学方法,以此培养更多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并促进中国媒体行业能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卉.本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研究——以艺术设计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0):84-87+96.

[2]贺望舒.独立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改革创新——数字化设计的融合教育[J].美术文献,2021(06):109-110.

[3]姬文瑞,李静.数字信息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思与学”[J].美与时代(上),2021(03):128-131.

作者简介:孙利敏,女,汉族,籍贯:河南洛阳,生于:1977-04,工作单位:开封大学,单位省市:河南省开封市,单位邮编:475000,职称:讲师,学士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