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对脑胶质瘤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摘要: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患者采取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脑胶质瘤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行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每组各55例。以治疗有效率、认知功能、神经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显高(P<0.05)。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实验组治疗后显低(P<0.05)。两组神经肽水平比较,治疗后实验组显高(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实验组显高(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采取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予以改善,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脑胶质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肿瘤在颅内血压明显增高的情况下形成脑组织受压,以脊髓及大脑细胞胶质瘤为主转化而来的一种恶性肿瘤[1]。在脑胶质瘤治疗方面,常规开颅手术曾有较多运用,但术式亦有许多缺陷与不足,例如手术会破坏肿瘤周边正常脑组织、切除肿瘤不完全、肉眼辨识度低。随着微创、显微外科等概念的推广,显微外科技术已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治,并获得较好的预后。为此,抽取本院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脑胶质瘤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分析脑胶质瘤患者采取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抽取本院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脑胶质瘤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行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每组各55例。上述患者经相关诊断后符合脑胶质瘤诊断标准,均满足手术指证,患者基础资料完整,经向其和家属表明本次研究意义后,能够主动加入到本次研究中。将存在其他严重性疾病,手术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以及因其他因素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者予以排除。其中参考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6例、29例,年龄45-67岁,均值范围(54.32±3.45)岁。实验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7例、28例,年龄43-69岁,均值范围(54.36±3.54)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1.2.1参考组

本组行常规开颅切除术治疗。给予患者全麻处理,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对患者行颅骨开窗,将病灶中心和周围浸润位置予以充分暴露,如果病灶发生囊内出血及变性坏死,需要对坏死组织予以先行切除,随后将囊内坏死液予以吸出。最后沿水肿带边缘进行肿瘤切除,操作者按照脑组织膨出情况决明确是否采取纳骨瓣。术后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及抗感染治疗。

1.2.2实验组

本组行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给予患者全麻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巾,按照磁共振诊断结果下对患者的手术入路及施行方案予以制定,以距病灶较近位置进行常规开颅,将脑膜打开,对重要功能区、大血管予以避开,对蛛网膜进行松懈,经显微镜下于病灶外围水肿带予以进入,通过中心朝外围切除或采取整体切除病灶,如果病灶边界模糊及病灶较大,需要先进行瘤内切除,随后给予减压,最大限度降低正常组织的损伤,操作者按照脑组织膨出情况决明确是否采取纳骨瓣。术后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及抗感染治疗。

1.3 疗效标准

1.3.1治疗有效率

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其中患者治疗后病灶完全清除为显效,治疗后病灶缩小50%为有效,治疗后病灶缩小不足50%为无效。治疗方法:(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神经功能情况

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取NISHH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

1.3.3神经肽水平

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肽水平予以检测,其中可见OT、β-EP及AVP。

1.3.4日常生活能力

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x̄±s )用于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于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所计算出的P<0.05时则提示进行对比的对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

表1显示,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显高(P<0.05)。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n,(%)]

1.png2.2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分析

表2显示,两组神经功能比较,治疗前比较差异较小(P>0.05)。实验组治疗后显低(P<0.05)。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分析(x̄±s )

2.png2.3两组神经肽水平比较分析

表3显示,两组神经肽水平比较,治疗前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差异明显(P<0.05),但实验组显高(P<0.05)。

表3 两组神经肽水平比较分析(x̄±s )

3.png2.4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析

表4显示,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实验组显高(P<0.05)。

表4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析(x̄±s )

4.png3. 讨论

脑胶质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以手术为主。常规开颅术往往偏向术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肉眼辨识度不高,不能保证病灶组织的彻底清除,且容易牵拉正常组织而使正常组织受到破坏,致使患者在手术后预后较差,增加复发率[2]。因手术伤口较大、术野暴露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等原因,导致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不佳。因此需要采取一种高效、精确的手术方式,以确保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3]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日臻完善,已用于临床外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并获得了理想的预后。显微镜下操作有助于术者更清楚地定位病灶组织的位置,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组织并减少了血管和功能区的附加损伤,同时增强了手术的疗效,保证了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有利于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显高(P<0.05)。提示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笔者分析原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和使用显微镜透过更小骨窗准确地切除病灶组织;此外脑胶质瘤常为浸润性增长,显微镜下见组织颜色深、质地脆硬,与周围正常组织有明显区别,较易识别,有助于准确切除病变部位,提高治疗效果[4]。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涉及到病人的个别或认知领域,大多数患者在执行力方面的损害较为明显,有些患者还可能伴随记忆力衰减等概念模糊现象,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患者手术后的日常生活[5]。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实验组治疗后显低(P<0.05)。说明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后,能够低患者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予以改善。其主要原因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术时对病变进行了精确定位,减少了手术时脑组织的显露时间,降低了对正常组织和神经功能区域的牵拉和破坏,进而有助于病变周围区神经功能的恢复[6]。神经肽是一种内源性活性物质,它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组织内,对神经系统功能的保护和调节具有重要的价值[7]。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神经肽水平比较,治疗前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差异明显(P<0.05),但实验组显高(P<0.05)。说明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对于患者脑脊液神经肽物质的影响不大,且患者术后神经肽物质的康复时间缩短[8]。分析其原因可能是OT、β-EP和AVP在脑脊液中都是神经肽类,以上物质的表达与脑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状况有直接联系,手术侵入造成机体神经功能的损害和脑脊液神经肽物质的减少,而显微镜下瘤体切除由于病灶定位明确,对瘤体周围神经功能区域的干扰较少,脑脊液OT、β-EP和AVP的含量均能在手术后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促进患者的预后[9]。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实验组显高(P<0.05)。提示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可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这是因为经该方法治疗后,患者的相关症状及神经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这将有助于其更好的进行生活,从而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10]

综上所述,脑胶质瘤患者采取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予以改善,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万军, 李智鹏, 王万卿,等. 显微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血清因子,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癌症进展, 2022, 20(13):4.

[2]刘亮, 高普, 张文亮,等.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影响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21(6):3.

[3]丁永奇, 翟进忠. 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神经肽水平的影响[J]. 淮海医药, 2023, 41(1):3.

[4]苏玲王永勤李香雪熊莹莹. 延续性管理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癌症进展, 2021, 019(010):1061-1065.

[5]许高权.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医学信息, 2022,24(017):035.

[6]曾如意刘佳. 脑神经胶质瘤患者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后创伤成长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 29(2):61-63.

[7]丁永奇, 翟进忠. 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脑胶质瘤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分析[J]. 华夏医学, 2022, 35(5):4.

[8]许高权. 显微外科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认知功能和远期生存率的影响[J]. 医学信息, 2022, 35(22):3.

[9]茹小红, 田志华, 申剑波,等. 显微镜外科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近期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1, 12(2):5.

[10]张景杰, 刘志军. 显微镜外科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近期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 医药论坛杂志, 2022, 4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