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中语文人教版的古诗词教学
DOI: 10.12721/ccn.2023.157039, PDF, 下载: 123  浏览: 1244 
作者: 赵贺平
作者单位: 吉安市第三中学,江西吉安,343000
关键词: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摘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古诗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为切实提升和增进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不断优化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好学生的发展认识规律,积极创设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情境,科学开展好古诗词教学,切实提升和增强古诗词教学质量,全方位优化和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与运用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古诗词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为系统提升和科学增进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为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运用古诗词知识点,教师应该注重创新和变革古诗词教学方法,精准全面运用好科学的古诗词教学举措,切实增进和提升学生的古诗词运用以及迁移拓展能力。高中语文课文中选取了一些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学习这些蕴含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词,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和提升学生的古诗词运用能力,还能够全面优化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鉴赏鉴别能力等,确保学生均能够获得较高质量的成长与发展。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分析

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进程中,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引导者,要注重深入全面地把握好古诗词教学特征,积极全面地推动古诗词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素养。现阶段,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忽略古诗词教学规律,教师采用“以讲代读”的方式。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深入全面地把握好古诗词的教学规律,科学全面地创新古诗词教学方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质量。但现阶段,教师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往往并不注重把握好古诗词的规律,而是采用“以讲代读”的方式,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也难以保障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实效。在遇到学生难以理解或者诗歌内容较为抽象的内容时,教师更习惯采用灌输性的方式,试图让学生来进行机械化的记忆与认识,这显然难以系统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也不利于优化学生的古诗词运用能力。

第二,忽略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教学方式较为滞后。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习惯引导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明显缺乏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关注,也没有创新以及变革语文教学方式,这同样会制约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实效,也难以优化学生的古诗词素养。事实上,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感,无论是它的旋律,还是其中蕴含着的情感或者哲理等,都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只有将审美认识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着力点,才能够系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实际上,教师显然更多关注古诗词中的知识点,并没有系统开展审美教育。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教师在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引导下,要注重深入全面地变革古诗词教学策略,积极运用精细且高效化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实效,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以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其他课文相比,学生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因古诗词中的用语习惯等同普通话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同时古诗词中所蕴含着的镜像或者意境等等也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在理解与认识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较大的发展障碍。若教师继续采用灌输性的古诗词教学方法,很难系统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甚至还有可能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教师要结合高中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方向以及学习规律等,积极立足于古诗词内容,科学全面创设趣味情境,以此来引导和鼓励学生全面系统投身于古诗词学习实践中。事实上,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把握好古诗词的内容,积极创设科学的古诗词情境,全面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更好地优化学生的发展质量。比如在《琵琶行》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把握好其中蕴含的情感。同时,教师可以将白居易的创作背景等介绍给学生,并指导学生通过角色演绎的方式来进行呈现。当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表演情境中,那么他们很容易在表演与实践的过程中,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古诗词的深刻内涵。只有学生在理解与认知的基础上,他们才会投入全面精力进行学习,也才会更好的进行记忆。

(二)以合作学习来辨“诗眼”

在高中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辨析“诗眼”。可以说,“诗眼”是古诗词的灵魂所在,有的时候一个简单的字,就能够彰显古诗词中丰厚且充沛的情感。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有效辨析“诗眼”。大部分诗词中,诗人会用比喻、双关等表现手法,表达出“诗眼”,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重要的考点。单个学生的语文思维或者古诗词认识能力是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局限的。但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相互交互,或者通过相互沟通等,学生往往就能够快速理解与把握“诗眼”,继而全面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基于此,教师要结合古诗词教学需要,科学创设合作情境,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古诗词的认识与把握。同时,教师要鼓励以及指导他们深入全面地辨析“诗眼”,积极把握古诗词深厚的情感。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进程中,还应该做好及时地教学反馈。如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来进行陈述,并就学生的陈述情况来做好恰当的补充与跟进。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合作方式来进行学习展现等,这样既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还能够在相互展示互动中引领学生发现古诗词学习中的不足与缺陷,更好驱动学生的发展。

(三)创设多媒体情境来理“诗意”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这些意境内容是相对抽象的,学生在理解与认知的过程中,可能无法掌握关键所在,这就会出现诗歌理解不到位,或者诗句分析不全面等问题。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实效,教师要注重科学全面地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积极帮助学生来更好地理解与认知“诗意”。如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以多媒体技术来全面展现古诗词的意境美感,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进行认知。在丰富直观的图像、视频等内容的“刺激”下,学生对于古诗词意境地理解程度可能更高。当然,教师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创设音乐情境,以此来综合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更好地优化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素养。比如在学习《登高》时,教师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一边进行古诗词地分析,一边进行情感渗透。当然,教师也可以展现“五岳”的胸廓,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登高的艰难以及登顶之间的顺畅对比等来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

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教师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深入把握好学生的古诗词发展认识规律,积极立足于学生的古诗词学习需要,精准采用科学的古诗词教学策略,积极为学生呈现丰富的古诗词课程内容,全面优化和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认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