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转型升级中的运用
摘要: 数智化是数字化、智能化的产物,其核心在于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是现代企业集团进一步实现财务共享转型升级的技术力量。本文主要围绕数智化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转型升级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目的为改善企业财务共享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切实为企业发展赋能。

引言:2022年初,国务院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各行各业应加强数智化转型,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1]。在数智化频繁被提及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数智化如何在财务共享模式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使企业更适合当下的市场环境发展要求,使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围绕已经建立财务共享模式的企业如何利用数智化实现进一步转型升级展开讨论,目的在为国内企业提供财务共享转型升级的参考方案。

一、数智化概述

数智化本质上是数字化+智能化,是在现有企业数字化基础上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的探索方向。当下,相当部分的企业在内部管理、产品运行中关注业务流程的数据化,期望通过数据信息来提高流程效率,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但数字化的发展效果并未能达到企业转型升级的预期,单纯的财务数字化实现了财务系统的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但未能实现从效率到效能的转变,这是财务共享转型升级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在数智化时代企业集团财务共享转型升级的重点。

二、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模式发展现状

现阶段,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基本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对业务流、现金流、信息流的收集共享,形成业财融合的财务共享模式发展现状,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共同目标依据数据信息做出决策和规划,保证企业顺利创造价值。并以财务共享模式、平台为基础,发展出业财融合的新形态,以财务数据为前端业务部门赋能,助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在业财融合的基础上,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相互高度配合,联动进行业务、财务数据的分析,挖掘财务和业务数据背后的经济逻辑、潜在价值、隐藏问题、风险隐患,并通过内部控制、监督管理、风险防范、应急响应来促成企业战略目标。可以说,企业通过财务共享模式促成了业财融合,实现了打通企业经营全价值链流程、打通企业管控条线规则、以财务数据赋能前端业务的三个目的,使企业财务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战果[2]

但在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模式、落实业财融合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可忽视的难点和问题。第一,财务共享模式如何平衡集权与分权。企业集团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向财务总监交付了高于传统模式的权力,也积压了更多的工作内容。比如财务共享中心提供内部服务时,企业员工需要在财务上传系统中对费用审批内容进行上报,经过层层审批后才能得到批复和报销。虽然财务系统的应用让审批变得简单,但实际上财务总监每天需要处理的财务单据并未减少,即便有工作人员辅助审核内容,仍然需要财务总监本人一一处理。第二,数据基础如何真正为前端业务部门赋能。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和应用将财务数据、资金数据等信息汇集起来,形成了数据基础,但这些数据却未能在为前端业务部门赋能上发挥出真正作用。企业管理人未能在财务部门的辅助下以全新角度审视业务板块,所提出的业务战略目标、运营决策依然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层面。第三,如何解决数据不及时、不连贯、不准确的痛点。企业现有的财务流程、业务流程尚未能全面打通,未能形成人、财、物以及供、产、销全景生态链,即未能实现数据与企业现实发展所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有效融合。这也是影响数据及时性、准确性的重要原因。

三、数智化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转型升级中的应用

(一)企业财务组织的集权与分权

企业需在财务组织内做好集权与分权的均衡工作,在财务共享模式下避免为财务部门集中过多工作内容,也避免过于提高财务总监等管理人员的权力。否则,财务总监等管理人员过度集权的情况下,财务共享系统流程优化也难以真正提升流程效率,难以真正实现升级。比如在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常规财务项目审批时,只要其在系统中上传的电子发票、单据符合企业财务审批细则要求,报销数额在其所属部门该项目的预算范围内,财务部门中负责该板块工作的管理人员就可以对其申请项目进行批复,批复内容向财务总监报备即可。一方面常规财务项目审批早有成例,审批金额基本在各部门的预算范围内,在识别电子发票真伪的情况下并不容易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将常规财务项目批复权力从总监处分给该板块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节约财务总监的时间,提高常规财务流程批复的效率,避免给企业内报销人员造成经济压力。由此可见,在数智化应用的情况下,分权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支撑,更容易实现也更容易把控结果,有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与常规财务项目审批类似的,还有企业采购板块的财务审批工作。为了避免人为干预、避免信息不对称给企业造成损失,采购审批通常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人员把握较严的板块。想要达到降低采购成本、财务审批时间成本的目的,企业财务共享系统可与政府采购平台进行对接,实现与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的全面对接,实现日常原材料、耗材、设备的在线购置交易,提高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的采集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同样可避免因人为干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经济损失。有了环节流程上的再造,和通过数智化手段的有效对接,为财务部门实际操作中的分权奠定了基础。

(二)财务共享模式业务流程优化升级

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系统的基础上,引入数智化力量实现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是数字化在企业财务共享升级中的第一重应用。第一,实现电子发票系统的对接。企业可通过第三方发票服务平台与本地税务局进行对接,自动识别电子发票的真伪并验重,从源头上控制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企业与税务部门平台的对接,还便于企业合理规避税务风险,合理利用政府的税务支持政策减轻企业的经营成本压力。第二,建立资产管理平台。在企业财务共享系统基础上建立资产管理平台,对企业集团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进行实时监控,一方面可及时发现资产管理问题,避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有助于优化成本结构。第三,应用RPA技术,提高财务共享系统服务质量。RPA机器人可自动识别发票、自动处理采购订单、自动响应客户需求,是数智化应用的重要体现[3]。有RPA机器人的参与,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可得到分担。

(三)挖掘财务共享中心增值潜能

企业可考虑采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充分利用数智化技术在海量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中挖掘出信息背后的规律,减少财务数据分析处理中的人工干预,提高财务共享中心的数据处理准确性、连贯性和效率。引入MPP数据库可为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推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系统实现进一步的转型升级。比如,中煤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北京区域仅设了9个核算岗位和2个资金结算岗位,就能够完成原本40~50个财务人员的工作,完成17家单位的核算和资金结算业务。

结语:综上所述,数智化大环境下企业集团迎来新一波财务共享转型升级的机遇,可改变当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中集权过高的问题,可持续优化升级财务共享系统流程,可挖掘财务共享中心潜能,进一步提高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效率和效能。

参考文献:

[1]金小波.数智化转型推进业财融合实现价值创造[J].产业创新研究,2022, (15): 142-144.

[2]李延苹,赵妍冰.数智化背景下财务变革与转型研究[J].投资与合作, 2022,(06): 49-51.

[3]焦安山,袁团辉,贺敏静.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数智化转型之路——中煤集团财务管理转型案例及思考[J].管理会计研究, 2022, (02): 65-72.

作者简介:刘畅、男、1993年6月出生、汉族、籍贯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会计职称、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及财务管理,学习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工作单位:同方创新投资(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