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算能力不仅关乎学生能否正确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更涉及到理解数学概念、运用数学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数学兴趣的关键时期。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至关重要。
一、开展趣味游戏,享受计算乐趣
游戏化计算教学是将计算内容应用到游戏中,用游戏的方式去计算知识与技能,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促进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传统的数学计算方式相对枯燥和乏味,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极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通过游戏化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趣味性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去进行数学计算训练,感受到计算的快乐之处,进而爱上计算、爱上数学。
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的数学内容时,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计算,很多学生都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可以在班级中开展趣味游戏“巧算24点”,这是一项健脑益智的活动,需要学生将台面上的数字算成24点,看一看谁能够运用加减乘除快速算出的得数等于24。学生在游戏的作用下,纷纷摩拳擦掌,在比赛过程中认真细致地进行演算,纸上沙沙的声音遍布整个教室,计算速度一个比一个快。游戏激发了学生数学计算的兴趣,并从游戏中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学生就像爱玩游戏那样爱上了计算,计算的种子也在学生的心中萌发生长,茁壮盛开。作为教师在学生游戏过程中要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让他们学会如何去巧妙地凑够24点,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为学生建立强大的数学分析,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小结:通过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进行数学计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且也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动力,促进学生在计算中学习与成长,实现轻松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二、引入实际生活,增强计算应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涉及各种各样的计算,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是从生活中而来,并深入地体会计算的强大力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引入生活,引领学生利用数学计算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的重要作用,引领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的计算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内容时,很多学生面对未知的小数除法根本无法下手,无法利用自己已学到的计算方法去进行计算,找不到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之间的关联,在计算过程中陷入了迷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而是将数学计算生活化,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打开学生的计算思路,如可以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用物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校的垃圾桶不够了,我去买了3个垃圾桶,一共支付了705角,谁能够告诉我一个垃圾桶多少元?”“如果我想买5个垃圾桶,需要支付多少元?”学生很容易算出705÷3=235(角),235角=23.5元,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复习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让学生懂得其中的计算原理,并逐步引入小数的除法计算步骤,在探究中通过计算懂得知识的迁移。在生活的帮助下,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感受计算的巧妙之处。
三、小组合作互助,促进交流讨论
教育教学并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多注重引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时间相对较少,不仅限制了学生的计算思路,而且学生之间也无法分享计算方法,所掌握的算理算法相对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独自摸索,由此可见,计算教学有待完善。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小组成员通过交流、比较、反思等方式,进一步去沟通和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探索更多的计算规律。
例如,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的正确率非常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要加强学生的计算训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开展计算活动,通过计算习题,让小组成员进行相互检查,通过对比将自己的算法呈现出来。小组成员相互进行评价与反思,准确全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学习他人的计算优势,探索多样化的计算规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充当“小老师”,说出自己在计算过程中的算理与算法,如果有小组成员质疑,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去解答,如果学生解答不了,教师要给予相应的辅助。学生通过自我反馈、交流互动、质疑评价、总结生成等多种方式去探究数学计算,不仅能够深刻体会他人的计算思维,而且也能够完善自身的计算方法,感受不同计算的利与弊,可以吸取他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梳理自己的算法,提高计算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合理安排小组成员,指导学生的合作行为,确保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与进行。教师要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结合小组的合作情况可以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对小学生当前的学业水平有很重要的影响,还会影响小学生今后的学业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保留传统的计算教学优势,同时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优化计算教学,让学生和教师都爱上计算,关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计算的热情和动力,在计算的作用下,帮助学生打开数学学习的大门。
参考文献:
[1]沈文琪.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试题与研究,2024,(14):141-143.
[2]杨丹丹.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J].学园,2024,17(1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