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后勤服务网格化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 后勤服务网格化管理主要是区域教育后勤服务工作分片定人管理的一种模式,单元格的管理方式为它的基本特点,其优势在于可以集数字化管理、闭环管理、精细化管理和动态管理于一身,以后勤服务网格化群为它的最终管理服务落地平台,使后勤工作更加精准有序。

引言:网格式管理,各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最主要的命令,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校园安全化管理与校园服务高性能共享,教育部门采取此策略的重要原因是其本身可以将学校的人财物做到合理的依法依规落实。

一、后勤服务网格化管理

目前后勤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学生和学校所展开的,一系列的人文活动,例如学校食堂的管理工作,饮用水的管理工作,以及安排学生开展春游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共同特点是以经济活动和教育活动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有战略性意义的。随着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后勤部门的管理也日渐成为主流问题,对于后勤部门的改革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教育后勤部门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广大学生和学校服务。例如以学校春秋游活动为例,后勤服务网格化管理,可以做到人员合理调配,机制完善,保证学生的安全性,防止学生出现走失的状况,责任落实到人,事故可以得到积极有效的处理,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家长的满意程度,做到服务育人和安全工作同时进行,对于突发事件统一管理,形成封闭的管理体系,将具体的安全工作做到万无一失。这也是后勤网格化管理的最终目的。

二、必须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在后勤网格化管理的要求之下,为了严肃认真的对待工作,教育后勤部门的团队必须拥有较高的服务水平,学校的新型素质化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其后勤队伍必须具有较高的水平,后勤工作是学校的窗口,后勤部门的主要工作和老师学生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与教育工作者的交流日渐频繁,因此培养一批高素质拥其有良好品德教育的后勤人员就尤为重要。同时在内部管理运营中 ,应该合理安排会议系统 ,运用合适的管理方式,集中民智,对食堂具体工作进行合理的宣传,对相关的风险进行把控 ,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对管理人员要对餐饮管理服务进行讲解,将每一份工作合理的落实到个人头上去,对于创新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面的队伍建设:一、教育局后勤服务中心人员队伍建设;二、学校后勤队伍建设;三、班级后勤管理。从区域层面上讲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他们会给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在学生无意识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素质培育,积极做到育人于己。

从教育部门角度分析,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后勤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工作人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后勤工作的严肃性,形成正确的认识舆论,是做好后勤工作的基础。在选拔有关的后勤工作人员并进行测试时,应采取岗位公开政策,对工作人员进行考试与审核,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

从后勤部门管理上来说,后勤部门需要培养工作人员吃苦耐劳,热爱工作的品质和较高的政治素养,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全心全意为教育部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以学校食堂为例,学校食堂是教育后勤部门的重中之重,既把握着学生的安全更是寄托着家长对教育部门的信任,在食堂管理过程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水平,可以十分有效的避免危险的发生,无论是对于食品还是饮用水,管理人员都可以主动负责的完成任务。建立网格安全化管理 ,任命食堂安全主管 ,组长和员工三级安全化管理 ,并将具体工作张贴,建立巡视制度 。作为后勤部门工作人员,首先在工作中要做到严于律己,做好食品质量检测,制作过程保证干净、卫生、健康,确保用餐安全 ,并做好防火防盗的工作  

后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个人行为规范,并不断做好预防宣导。学生在校期间,校园人口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后勤部门首先要做好防火防盗工作,每个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防火演练,让学生明白,在人口密度大的环境中,一旦发生火灾,该如何紧急处理,另外,教会学生和教师使用灭火器,以防万一。

后勤工作的实践性比较强,在加强后勤工作队伍建设的同时,应该做到明确自我工作,落实好每天的工作报告,并及时汇报。将职称和职务纳入工作考核,在实践中加以考察,以网络科技为依托,以后勤工作网格化管理作为具体工作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整支团队的是工作水平,在实践中做到对真理的探索。

三、 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一)后勤服务理念的提升

目前对于后勤工作仍比较僵硬,管理者对于竞争意识比较淡薄,习惯于缺乏市场的经济条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后勤工作越来越社会化,参与竞争已经是大势所趋,对于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心态,转变自我思想观念加强服务意识,要尽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树立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后勤人员的专业培养

后勤人员专业培养方面,需要从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态度方面出发,做基础培养,在服务意识方面,要求后勤人员能够协助一线教师和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服务问题,在服务能力方面,就是要求后勤服务人员具备专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每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做好岗位工作,明白岗位职责,并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在服务态度方面,要求后勤服务人员能够快速准确温和的解决师生问题。

(三)后勤工作流程设计

第一,了解师生需求,可以采用问卷、访谈的方式了解。第二,结合师生需求,调整网格服务标准,以适应师生根本需求,像安保部门的巡视频率,餐饮部门的安全卫生,检测部门的检测速度等。第三,调整工作人员的自我心态,转变服务,把握自身对学生的身心影响,坚持服务教学,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对自我进行不断的学习与探索,学习专业知识把握专业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校师生。第四,满意度调研。通过满意度调研,能够了解后勤人员的工作成果。后勤部门要做好师生后勤工作,必须不断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方式,既满足了师生的需求,又提高了后勤自身的竞争力。有利于应对后勤工作改革的冲击,同时也是对于未来发展的一种负责任

结语:总的来说,由于教育后勤服务的特殊性,所以在工作中实用网格化管理对后勤工作进行优化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服务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后勤工作者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培养工作人员在服务活动中积极的态度,将后勤工作落实,做到位,保障区域教育的治理生态的有序,促进区域教育的和谐稳定发展。通过加强自身的学习,及时发现自我工作中的不足。这样后勤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自然会提高。从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为国家培育出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兴德.关于加快发展上海教育服务业的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1-7.

[2]张旗荣.办好教育 后勤服务保障应先行[J].中国轻工教育,2010(5):77-78.

[3]张樟,殷巧生.论教育后勤服务产业新体系的构建——兼谈对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的借鉴[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5):114-117.

[4]许桂荣.基于网络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管理上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版,2019,15(10X):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