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设计方案、施工技术、施工手段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质量监管体系、监管机制却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更新优化不够,不能适应施工的需要,质量监管技术也存在不足,导致监管工作效率低下、任务繁重。另外,质量监管应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但很多建筑公司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却不到位,只注重建筑施工后的质量管理,而忽略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导致施工风险增加,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 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权责不清
随着大型建筑物的不断增多,许多施工环节的难度和复杂性越来越大,建筑行业的工艺、技术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各种施工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给质量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管理权责划分不明确,存在无人负责的现象,致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难以保证施工质量,进而导致出现质量问题时,追责工作难以开展。
1.3 施工质量监管执法力度不强
监管执法不仅能保证施工人员高度自觉性和自律性、规范化作业、保证施工质量,而且能保证施工监督管理规范有效实施。然而,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难以保证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旦出现违规行为,监管人员无法行使职权,执法人员无法干预,监管执法效率大打折扣,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4 缺乏专业监管人才
建筑施工质量监管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不一、人员结构参差不齐也是造成施工质量监管不力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化监管、智能化监管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现代化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方法必须依赖于专业的监管人员。目前的监管人员素质不高,达不到监管要求,使得科技化监管难以展开,监管效率低下。因此,建筑行业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监管人才,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的主要对策
2.1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科学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对整个工程来说意义重大,需要从多角度来为项目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创新,才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为实现管理制度的完善,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并不断强化与完善;要充分考虑到项目工程中各环节技术与工艺的差异性,进行多部门协同作战。结合以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来看,因责任不清晰而导致的质量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为有效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应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并实行一人一岗制度,强化个人职业素养与安全防控意识,保证各环节的施工质量指标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此外,还需要制订高要求的施工准则,预防违规操作等问题的发生。在建筑项目施工中,质量和安全相辅相成,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才能保证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推动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2.2提高施工材料质量
首先,在建筑行业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管力度,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在施工前期就要做好严格检查所有材料的工作。其次,采购好施工材料之后还应该进行妥善的保管,定时定期检查库房中施工材料的情况,在施工材料方面提供最好的保障工作。最后,施工材料采购员也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对施工材料方面的相关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具备能够鉴别施工材料质量好坏的能力。
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质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要素。只有工作人员按照特定的配比方案进行调制混凝土,才能够达到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不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配比,而是利用自身已有的施工经验进行混凝土的配比工作。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也应该配置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的施工人员,以此提高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施工结束之后,还应该再次进行检测工作,让各个指标都符合规范的要求,从而使得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质量保障,后期墙面不会出现变形、裂缝等问题。同时,还应该保证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吊装、螺栓等影响钢结构质量的环境,需要格外提高管控和防护工作。哪怕是一枚不起眼的螺栓,相关工作人员都要确保其处在最佳的安放位置,并且每一个螺栓都要紧固,不能有一丝松懈。在施工期间,质量监督人员也需要不定期地进行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测工作。一旦出现螺栓安装问题,就要立即进行完善。以此提高螺栓结果的稳定性,促进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3施工和施工管理的协调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使用,从而更好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目标。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发现安全漏洞或是质量不达标情况,就要及时反映并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返修。若为不耽误工期而隐瞒质量问题就会为项目留下安全隐患,一旦问题发生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施工人员与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项目施工单位要对工程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管理,加强施工人员、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的管理,让施工人员可以积极自觉地参与到施工管理和协调工作中,以便更好地进行施工质量管理,消除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4 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施工人员是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的主体部分,其具备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对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施工单位要在施工前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将项目工程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点进行详细讲解,以此来保证各环节施工作业都能够有序开展;还需要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确保其能够在遇到突发问题时从容应对。在培训结束后还需要根据培训内容进行综合性考核,只有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作业。同时,还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对以往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整理,并通过视频的方式在安全培训课中展现出来,通过真实发生的案例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降低因安全隐患问题导致的事故发生率,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进度及质量。
3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控,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解决质量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施工过程中的每个工序,从而使得建筑具有可靠的施工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姜烈永.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20(09):100+102.
[2]胡道敏.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6):149-150.
[3]廖蓓蓓.简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178+180.
[4]王建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1):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