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探讨分析在临床尿液检验中应用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尿液检验的患者共44例,对患者分别采用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比较对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比较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以及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比较联合检验与尿干化学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与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前者高于后者(P<0.05);比较联合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与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前者高于后者(P<0.05);比较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对患者的漏诊率、误诊率以及错误率,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比较联合检验与单一检验方法的漏诊率、误诊率以及错误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在临床尿液检验中应用尿干化学检验联合尿沉渣检验,可以获取对患者更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有效避免出现漏诊或者是误诊的问题,从而保证对患者制定更为准确的治疗方案,有必要大范围应用。

尿液检验作为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检测方式,能够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检测,并测定患者尿液中的尿酶、蛋白成分等。对开展对患者诊治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尿液检验方为尿干化学检验以及尿沉渣检验,前者的优点在操作简单、检验速度快,然而检验结果却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后者则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到显微镜等器械,但是在对特殊疾病进行诊断时具有较高的价值。所以,采用单一的检验方式,极易出现误诊或者是漏诊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医患关系,还会提高对患者的诊疗难度,不利于对患者的治疗。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在临床尿液检验中应用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尿液检验的患者共44例。全部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4:20,年龄区间为24到74岁,均龄48.2(s=6.3)岁。患者的纳入标准为:第一,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第二,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检验工作;第三,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第四,患者意识清晰,可以正常交流。患者的排除标准为:第一,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第二,无法有效配合检验工作的患者;第三,中途脱离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样本收集方法:在对患者检验前,需要告知患者清晨到院进行1次小便检查,在完成尿液标本的采集后,需要在2小时内完成检验。同时,采集尿液人员需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尿液受到污染。并且,要对患者的尿道口进行彻底的清洁,获取患者的中游尿液作为尿液标本,还需要记录尿液的采集时间。

尿干化学检验方法:首先,检查相关检验仪器是否存在异常,在确定仪器正常后,根据干化学法相关标准进行检验。通过试管吸取20毫升的尿液标本,放置在干化学反应试纸,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检验,然后记录检验结果。

尿沉渣检验方法:首先,将10毫升尿液标本放置到离心管中,进行5分钟的离心处理后,获取标本的上层清液,并收集0.2毫升的尿沉渣。通过高倍显微镜对尿沉渣进行检测,然后记录检验结果。

联合检验方法:先对患者采用尿干化学检验法进行检验,再对患者行尿沉渣检验。对患者的尿液标本分别进行检验后,如果两者的检验结果相符,则直接进行记录;如果两者的检验结果不符,则需要通过显微镜对尿液标本二次检验。

1.3观察指标

在对患者完成检验后,比较定量白细胞以及定量红细胞的阳性率。定量白细胞检验的评价标准为:定量白细胞数值超过每升10.0微克则为阳性,处于7.0微克到10.0微克之间则为阴性。定量红细胞检验的评价标准为:定量红细胞数值超过每升7.0微克则为阳性,处于0.0微克到7.0微克之间则为阴性。同时,根据对患者的检验结果,评估患者的病情,并统计对患者的误诊率。

1.4统计学分析

录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进行c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以及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

比较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以及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比较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以及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n/(%)]

截图1742351287.png2.2比较联合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与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

比较联合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与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前者高于后者(P<0.05)。见表2。

表2比较联合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与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n/(%)]

截图1742351312.png2.3比较联合检验与尿干化学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与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

比较联合检验与尿干化学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与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前者高于后者(P<0.05)。见表3。

表3 比较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以及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n/(%)]

截图1742351333.png2.4比较不同检验方法对患者的诊断漏诊率、误诊率以及错误率

尿干化学检验的漏诊率为11.36%(5例)、误诊率为9.09%(4例)、错误率为18.18%(8例)。尿沉渣检验的漏诊率为9.09%(4例)、误诊率为9.09%(4例)、错误率为15.91%(7例)。比较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对患者的漏诊率、误诊率以及错误率,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χ2=0.124,P=0.725;χ2=0.000,P=1.000;χ2=0.080,P=0.777)。

联合检验的漏诊率为0.00%(0例)、误诊率为0.00%(0例)、错误率为0.00%(0例)。比较联合检验与单一检验方法的漏诊率、误诊率以及错误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与尿干化学检验相比:χ2=5.301,P=0.021;χ2=4.191,P=0.041;χ2=8.800,P=0.003;与尿沉渣检验相比:χ2=4.191,P=0.041;χ2=4.191,P=0.041;χ2=7.605,P=0.006)。

3讨论

尿液检验作为医学检验中的“三大常规”检验项目,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白细胞是一种无色、球形、有核的血细胞,属于尿液中含量较高的细胞,一旦人体出现炎症疾病或者是病理变化后,将会导致白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正常人1滴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通常不会超过2个,如果超过2个,则表明患者存在相关疾病。所以,通过检验患者尿液中的白细胞,能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还可以确认患者是否存在肾功能不全等问题。在对患者检验后,如果发现有任何异常,则可以高度怀疑受检者患有相关疾病。同时,检验结果不仅能够作为患者病情进展的中药证据,还能够根据患者在发病前的检验结果,判断患者之前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在患者就诊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往期尿常规检验结果,判断患者的病情,提高对患者的诊疗效率,降低患者的检查费用。

并且,检验患者的尿酮体、尿糖、尿隐血以及白细胞等,可以对糖尿病、泌尿系结石、酮症酸中毒、泌尿系肿瘤等多种疾病进行诊断[1]。在对患者进行尿液检验时,如果发现出现异常,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同时,根据患者的尿常规检验结果,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尿液干化学法作为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尿液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该方法的原理则是利用相关仪器,检测尿液中的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将会使试纸的颜色发生改变,而颜色的深度将会直接体现化学成分的浓度。尿沉渣检验则是一种新型的尿液检验方法,可以对尿液中的病理成分进行鉴定,如细菌、细胞、寄生虫以及晶体等[2]。还可以根据病理成分的数量以及形态,提高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率。但是,采用单项检查的准确性相对较低,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概率较高。再加上检测时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对患者的检测价值。

通过将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对患者应用,则可以获取对患者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极大地提高尿常规检验的价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以及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在对定量白细胞进行检验时,尿干化学检验的效果更好。而在对定量红细胞进行检验时,尿沉渣检验的效果更好;比较联合检验与尿干化学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与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前者高于后者(P<0.05)。这说明联合检验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尿干化学检验;比较联合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对定量白细胞与定量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前者高于后者(P<0.05)。这说明联合检验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尿沉渣检验;比较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对患者的漏诊率、误诊率以及错误率,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比较联合检验与单一检验方法的漏诊率、误诊率以及错误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联合检验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结果,主要是因为尿液干化学法主要是能够检测白细胞中存在的特殊化学性物质,还能够根据新化合物的变化情况,判断患者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对红细胞则是检查其遭受破坏后所产生的血红蛋白,然而在检查时无法有效观察到其实际变化,致使对红细胞的检验容易出现误差[3]。而尿沉渣检验则是对尿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后显微镜检,这就导致白细胞无法被有效检出,影响了对白细胞的检验准确性,但是能够对红细胞以及尿液中的其他成分进行准确的分析[4-6]。所以,将这两个检测方法相结合,能够取得很好的互补效果,极大地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准确性,避免其他因素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将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到最小,切实保证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有效防止出现漏诊、误诊等问题,提高对患者的检验价值,保证诊疗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7-8]。需要主要的是,在对患者检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仪器的说明书进行各项操作,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这样才可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防止对患者的诊疗工作造成干扰。

综上所述,在临床尿液检验中应用尿干化学检验联合尿沉渣检验,可以获取对患者更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有效避免出现漏诊或者是误诊的问题,从而保证对患者制定更为准确的治疗方案,有必要大范围应用。

参考文献

[1]戴哲胜.尿常规检验采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的效果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7):125-126.

[2]范雪丽.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使用在尿液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3):166-167.

[3]梁丽娜.探讨尿沉渣镜检法与尿干化学法在基层医院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1):109-110.

[4]李宏.探讨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20,16(07):83-85.

[5]李海霞.尿沉渣镜检与尿干化学检验在尿液检验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9(01):122-123.

[6]邢自良.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使用在尿液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2):125-126.

[7]龙成学,郭斌.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尿沉渣分析仪在尿液红细胞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9,32(02):54-55.

[8]范雪丽.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使用在尿液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3):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