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 探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以疑似尿路感染行尿常规检验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向患者普及检查注意事项,让患者做好准备工作,次日清晨提供四份尿液样本,一份应用干化学法检验,一份应用尿沉渣法检验,一份应用干化学法及尿沉渣法联合(简称联合法)检验,一份应用显微镜法检验。以显微镜法为金标准,统计检出的阳性、阴性例数,计算五项检验参数。结果:显微镜法显示,阳性患者96例、阴性患者34例;干化学法显示,阳性患者77例、阴性患者53例;尿沉渣法显示,阳性患者82例、阴性患者48例;联合法显示,阳性患者93例、阴性患者37例。干化学法、尿沉渣法、联合法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比较,未见比值差异(P>0.05);联合法的准确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大于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可见比值差异(P<0.05);干化学法、尿沉渣法的准确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比较,未见比值差异(P>0.05)。联合法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均大于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可见比值差异(P<0.05);干化学法的白细胞阳性率小于尿沉渣法,可见比值差异(P<0.05);干化学法的红细胞阳性率大于尿沉渣法,可见比值差异(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可提高检验准确性与检验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尿常规检验属于医院常规检查项目,可在多种疾病前期诊断中应用,诊断价值十分显著[1-2]。现今最常应用的检验方法是尿沉渣法、尿常规干化学法两种,均可发挥一定作用[3-4]。尿沉渣法主要检查尿沉淀物,通过明确患者尿液中的结晶、细胞、管型、寄生虫以及细菌等病理成分,明确其数量及形态,辅助临床准确定位、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指导临床展开治疗[5]。故尿沉渣法检测期间,白细胞检出率明显更高。尿常规干化学法主要通过尿苷化学分析仪明确患者尿液样本中的化学成分,继而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泌尿系统疾病。故干化学法检测期间,红细胞检出率明显更高。但有研究[6]指出,尿沉渣法、干化学法单一应用,尿常规检验价值有限,联合应用两种方法,可最大程度上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与漏诊现象。基于上述观点,研究以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130例实施尿常规检验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对象,探讨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重点分析尿沉渣法、干化学法的联合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以疑似尿路感染行尿常规检验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75例,女性55例;年龄21-71岁,平均(46.38±7.29)岁。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时有尿痛、尿血等不适症状,疑似尿路感染;(2)患者具有正常的视听说功能,能够和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交流;(3)患者自愿提供尿液样本供临床检查;(4)患者知情同意研究,在同意书签字。排除标准:(1)患者检出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2)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3)患者检出肝肾功能障碍;(4)患者检查前三天服用过抗生素药物。

1.2方法

向患者普及检查注意事项,让患者做好准备工作,如禁食禁饮10h,次日清晨提供四份尿液样本,一份应用干化学法检验,一份应用尿沉渣法检验,一份应用干化学法及尿沉渣法联合(简称联合法)检验,一份应用显微镜法检验。

干化学法:尿液量超过10ml,盛放在干燥清洁容器中,于2h内完成检验工作。应用高尔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GEB800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检测,仪器自带质控试带。仪器自动进行检测,生成相应的检验报告。

尿沉渣法:尿液量控制在6ml左右,以清晨洁净中段尿为主,采样时尽量不要混入白带、经血以及前列腺液等非尿液成分。尿液样本采集完毕后,将其置入高质量尿沉渣塑料管,之后将塑料管送入深圳爱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AVE764尿沉渣分析仪中检测,准确记录相应的检验数据。

联合法:仪器同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首先进行干化学法检测,后进行尿沉渣法检测。

显微镜法:尿液量控制在6ml左右,以清晨洁净中段尿为主,采样时尽量保证尿液的洁净程度,尽量不要混入其他物质,尿液采集完毕后尽量在2h内完成检测工作。之后将尿液缓缓置入离心管,将离心管送入离心机,离心速度是1600r/min,离心时间是20min。离心操作完成后进行管口倾斜,清除上层清液,保留0.2-0.5ml下部沉渣,适当振荡摇匀。将尿沉渣样本送入载玻片,结合检查规范要求将其制作为标本玻片,于显微镜下进行白细胞、红细胞的形态、数量观察。

1.3观察指标

1.31患者检验结果  统计显微镜法、干化学法、尿沉渣法、联合法的阳性、阴性检出例数和百分率。

1.32患者检验参数  以显微镜法为金标准,计算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五项参数。

1.33患者的细胞检出情况   计算130例患者的白细胞与红细胞阳性、阴性率,统计干化学法、尿沉渣法、联合法的检出例数,计算百分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获取研究数据一一录入Excel表格,通过例数以及百分率描绘,统计学软件SPSS 24.0,最终进行χ2检验,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检验结果统计

显微镜法显示,阳性患者96例、阴性患者34例,阳性率是73.85%、阴性率是26.15%。干化学法显示,阳性患者77例、阴性患者53例,阳性率是59.23%、阴性率是40.77%;尿沉渣法显示,阳性患者82例、阴性患者48例,阳性率是63.08%、阴性率是36.92%;联合法显示,阳性患者93例、阴性患者37例,阳性率是71.54%、阴性率是28.46%。见表一。

表1 干化学法、尿沉渣法、联合法、显微镜法的检验结果对比截图1742351940.png2.2患者的检验参数统计    

干化学法、尿沉渣法、联合法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比较,未见比值差异(P>0.05);联合法的准确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大于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可见比值差异(P<0.05);干化学法、尿沉渣法的准确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比较,未见比值差异(P>0.05)。见表二。

表2 干化学法、尿沉渣法、联合法的五项检验参数对比(n/%)

截图1742351974.png2.3患者的细胞检出情况

联合法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均大于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可见比值差异(P<0.05);干化学法的白细胞阳性率小于尿沉渣法,可见比值差异(P<0.05);干化学法的红细胞阳性率大于尿沉渣法,可见比值差异(P<0.05)。见表三。

表3 干化学法、尿沉渣法、联合法的细胞检出情况对比(n/%)

截图1742351996.png3·讨论

泌尿系统检查期间,尿常规检验是最常用检查方式,通过分析尿液样本情况,明确患者是否患病,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准确信息资料,尽量实现针对性治疗,保证治疗效果[7-8]。通常情况下,临床多应用干化学法完成尿常规检验,该法具有检查时间短及操作简单等优点[9]。但检查期间容易被人体自身代谢、药物等多种因素干扰,导致部分指标误差,最终造成误诊和漏诊,影响患者的准确诊断和早期治疗。尿沉渣法也是常用尿常规检验方法,通过采集尿沉渣进行观察分析,明确患者病情[10]。该法可有效保存患者标本,能够结合检验要求,合理准确调焦,最大程度上提高检查准确性[11]。但尿沉渣法操作复杂、耗时长,在有大量尿液样本待检时,检查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依然存在延误患者病情的危害[12]。伴随着临床对尿常规检验重视程度的升高,尿常规检验技术及仪器的更新换代,如何利用现有仪器,提高尿常规检验准确性,早期为泌尿系统患者提供有效干预,成为临床重点研究问题。有研究指出,尿沉渣法及干化学法单一应用均存在误诊和漏诊现象,联合应用可减少这一现象,有利于泌尿系统疾病早期诊断。本研究赞成上述观点,研究显示干化学法阳性率59.23%、阴性率40.77%,尿沉渣法阳性率63.08%、阴性率36.92%,联合法阳性率71.54%、阴性率28.46%,联合法的阳性率最大,阴性率最小,与显微镜法的检查符合率最大。研究还显示联合法的准确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大于干化学法、尿沉渣法,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规避单一检验时干化学法检验试纸不稳定、尿沉渣法检验效率低的问题,所以检验价值更高。

综上可知,在尿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干化学法及尿沉渣法,可获得最理想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詹鑫杰.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比照观察[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3):136-138.

[2] 任长松,黄建成,吴敏校,等. 尿液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定量分析及人工镜检在尿常规检查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20,33(6):12-13.

[3] 周晓明. 比较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查中应用的价值体会[J]. 糖尿病天地,2020,17(1):200.

[4] 任焱,刘江勇,何捷. 研究分析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检验的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7):178-179.

[5] 完燕华,易小兵.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84):237-238.

[6] 李永惠. 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检验法与尿沉渣检验法进行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J]. 糖尿病天地,2021,18(5):143.

[7] 李媛媛. 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的应用比较[J]. 基层医学论坛,2022,26(7):109-111.

[8] 田秀华,赵劲松.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比照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5):141-142.

[9] 陈丽玲.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对阳性检出率的价值探讨[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2):43-45.

[10] 古广宏,郝秀春,苏炳森,等. 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运用在尿常规检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7):87-89.

[11] 刘汇林. 尿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9):137-138.

[12] 杜馨莉.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及对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8):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