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是一门具有科学性的学科,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科学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为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初中物理课堂,将讲授式教学改为探究式教学,推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过渡,塑造学生的物理学科观念,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体验,为理想化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格局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持。
一、初中物理教育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在于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特色思维方式和科学探究精神,这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思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理问题,并在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引入科学探究方法、思维方式和物理观念等内容,循序渐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的行为习惯,助力学生发展。
二、初中物理教育中如何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一)加强课堂互动
在物理教学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发散自身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培养具有灵活思维能力的学生,学生不应该在教师知识的传授下,成为只会学习知识而不懂变通的学生。学生应当利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提出疑问,产生各种奇妙的新观点,这些观点或许不正确,但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想象。以“认识静电”为例,教师以同桌为单位,给学生发下各种生活中常见的通草球、丝绸、玻璃棒、橡胶棒等工具,让每个小组手中都拥有实验物品。教师指导学生用通草球分别对手中的工具进行摩擦,观察其现象。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其中的现象进行思考,从而对于起电方式以及电荷的移动等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然后在课堂正式结束之前,让学生利用自己手边或者生活中的用品再次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开展实验教学
科学探究能力是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求学生具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论证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和反思的能力。由此可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日常观察和物理实验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为此教师可将实验教学法融入课堂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观察物理现象,提出假设,自主设计物理实验验证假设,思、学、实践融合,培养以此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以“摩擦力”为例。教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思考:“小明和大壮是一对好朋友,这一天两人比赛拔河,一人握住钢管的一端,用力向己方拉拽钢管,大壮力气大,小明力气小,大家猜谁会赢呢?”学生纷纷认为大壮会赢。教师又提出问题:由教师“大壮为表示公平,在自己一段的钢管处涂抹肥皂水,大家猜猜现在谁会赢呢?如果将整条钢管都涂满肥皂水,又是谁会赢呢?”在探讨生活化情境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教师结合情境内容提出问题:“之前我们学习过力学相关知识,大壮和小明在拔河中分别向钢管施加了力,钢管自然而然地向力量更大的一方移动,涂抹肥皂水为什么会导致大壮的力量变小?哪些因素的存在导致这股力量发生了变化呢?”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提出猜想,认为施加的力量的大小和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都会影响“力”的变化。为验证猜想,教师将学生分为多个讨论小组,按照实验探究过程布置小组活动任务,首先要求学生结合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为保证实验活动的可操作性,教师提前给定实验器材选择范围,要求学生用教师提供的木板、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等实验器材设计摩擦力探究实验。其次,教师组织各组学生按照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索压力和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对摩擦力的影响,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最后教师指导学生依次上台陈述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师生共同作为评价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物理实验与反思评价活动相结合,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生天性活泼,他们的世界观初步建立,因此,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有着浓厚的探索兴趣。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他们感兴趣的课堂环境中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索,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结合学生对于生活现象的好奇心,构建生活化的场景。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场景中观察物理现象,从而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教师利用装水的盆、镜子、手电筒等工具,通过光的色散原理,在教室中投射出一条彩虹,将学生带进一个雨过天晴的生活情境当中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让学生通过对教师自制的“彩虹”进行观察和研究,结合课前预习的物理知识内容,来思考彩虹的形成原理。之后,教师在与学生的讨论与互动中,引导学生带着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去尝试制作彩虹,让学生在美丽的彩虹情境中,对于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等物理概念有更清晰的了解。
三、结语
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对学生未来学习理解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从物理知识的特点入手,结合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水平设计特色化的物理课堂,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小平.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读写算,2023,(26):152-154.
[2]吴枝兰.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多元化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3,(28):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