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治疗癌症化疗后毒副反应中的作用
摘要: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毒副反应,如:肝肾毒性、周围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随着中医对癌毒的是逐渐深入研究,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临床研究发现,有些中药对特定的治法有显著疗效,不仅可以减毒,而且还可以增强化疗药的功效,提高患者的耐受力和免疫力,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化疗,恶性肿瘤,毒副反应

现阶段,即使在世界范围内,癌症都是一道很难攻克的大问题,会对人类产生摧毁性的作用,致死率非常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祖国医学最早对恶性肿瘤相对完善的认识见于宋书,《仁斋指附遗方论》里面的记载

癌症者,其位置上高下深,形状如岩穴,呈颗粒状,毒根深藏。”从祖国医学的理论来说,癌症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医宗必读》里面,对于其出现的成因就有这样的表述:积之成者,正气不足。通过上面的一些说法就能清晰的看到,之所以会出现癌症,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正气不足,由此,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扶正培本[1]。对于肿瘤来说,比较显著的症状就是正虚、邪实。所以,在对其进行诊疗期间,就要借助扶正培本法进行。同时要看到,我国相关的文献资料里面对于邪实有这样的表述:身体气机不畅并且血淤积在其中,有痰出现,以及阴阳失调的情况,这样就可能会出现癌病,这是身体功能紊乱产生的[2]。对于相应的诊治工作来说,既要做好扶正工作,同时还要攻克其中的邪气,将两者充分联系起来,视情况使用[3]。为此,祖国医学在探索防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 祖国医学防治化疗药毒副作用机理的探讨

现阶段,化疗药使用的非常多,不过通过分析也能看到,化疗药会严重伤害到人体,出现比较严重的毒副作用[4],很多情况下,化疗药会对癌细胞进行攻击,也会攻击良好的细胞,会让人体变得虚弱,并且会发炎,影响消化[5],同时也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肝肾、神经方面的毒性,骨髓方面也会大受影响[6]。此类让身体受到伤害的成因,就是常提到的“毒邪”,会让人体的脏器受到伤害,影响气血的运行,并且损害人体的正气[7]。当热毒进到身体中,就会让津液出现异常的情况,让脏器受到伤害[8]。李氏[9]按化疗过程分为早、中、晚三期指出化疗早期多见于肺胃阴亏,气血双虚之证,中期多见于脾虚湿停,痰热壅肺等证,晚期多见于肝肾阴虚内热之证。总结以上观点,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毒副反应机理在于“正虚”与“癌毒”两个方面。从生理上看,人体内的正气如宗气具有抵抗外邪和消灭内邪的能力,从病理上分析,正气虚更利于癌毒的扩散与发展。

2. 中药在治疗化疗毒副反应中的临床证治

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临床表现,所以辨证论治也就不同。癌毒反应的初期,正气对癌毒的扩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是很明显,随着正气的耗散,癌毒的致病能力超过正气的抵抗力,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尤其是中晚期的病人,由于体质相对来说更为虚弱,病情更加严重,对化疗的耐受力会变的更差,所以更容易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比较轻微的情况下,会让整个诊治过程受到干扰,如果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让整个诊治工作功败垂成[10][11]

2.1 消化道反应  是癌症化疗中最明显的毒副反应,最初的临床表现是口干,大多数病人会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严重时可出现血性腹泻,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精神及营养,容易发生脱水、酸碱及电解质紊乱,造成营养不良,使病人的一般状况下降,不仅阻碍了治疗进程,而且还降低了治疗效果。站在中医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由于这类化疗药物会让人体的脏器受到伤害,让消化运动变得紊乱,摄入营养的能力更差。治益调节脾胃升降,脾胃和则通达,则脾胃运化有力,以达到升清降浊的目的,选用香砂养胃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重用黄芪、太子参等益气健脾,再合升麻升清降浊,陈皮、柴胡理气和胃,白术醒脾化浊,麦冬、北沙参、石斛和胃健脾,培补气阴,共达和胃健脾、升清降浊之疗效。如果小腹感到非常疼痛,就要添进去一些元胡、佛手之类的药品,减少疼痛;而当出现比较严重腹泻的情况下,就要添进去一些苡仁、猪苓,这样就能减缓病痛;而当出现比较严重呕吐的情况下,就要添进去一些半夏、苏梗,这样就能有效减轻症状;恶心明显加生姜;如若胃气不降,大肠传导障碍而至便秘加入肉苁蓉、厚朴以润肠下气。王氏[12]等用香砂养胃丸加减治疗31例晚期胃癌术后化疗后毒副反应患者,结果显示中药结合化疗试验组1年生存率为38.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4%(p<0.05)。其疗效要比对照组好很多,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也会比对照组少很多。赵氏[13]分析了胃癌化疗毒副作用的情况,并且选取了400例,选取补血汤分析具体的成效,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观察,通过研究可以看到,其中观察组出现良好成效的大约是85%,这一点,对照组要差一些,仅仅是67.5%(p<0.05)。可以看到,在观察组部分,其中的白细胞治疗出现良好成效的大约是92.5%,对照组为70%(p<0.05)。这就能够得出,该补血汤能够有效的改良白细胞。

2.2 肝肾受损 具体会表现为,胸两侧会疼、嘴里发苦,尿量减少等,通过检测可以看到,其血液里面有较多的肌酐、尿素氮。主要原因为化疗药加重肝肾代谢,导致肝失疏泄,湿热毒邪内蕴,肝损伤治以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如果出现了黄疸,就要添进去一些金钱草、虎杖以利湿退黄清热。如果肾出现问题,想要对肾进行补益,利水消肿,一般会选取地黄丸进行诊治。如果是人体的肝肾出现了问题,想要对肝肾进行补益,就要利用五苓散进行治疗。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肿痛,并且嘴里感到非常苦,就要添进去一些柴胡、黄芩,这样能清肝泻火。任氏[14]等采取了中医的办法对一些病患进行诊治,主要目标是中晚期肝癌,把30例这类病患进行划分,各自选用了不同的药方进行治疗,通过实践可以看到,3个月生存率76.67%;6个月生存率为46.67%;1、2、3、5年生存率各为25.59%、16.56%、11.04%和7.36%。

2.3  骨髓造血机能抑制  主要症状为乏力、头痛、目眩、面萎黄或苍白、纳少、气短、皮下有瘀斑瘀点、舌淡脉细弱无力。血常规检查血小板、白细胞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红细胞及血色素减少,严重时全血减少并发再障。中医辩证主要为化疗药物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不足所致,治以健运脾胃,益气养血。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加减,药用人参、茯苓、五味子、黄芪、山药,气虚伴有热象或阴虚体质者,用太子参,血虚者用当归补血汤合左归丸加减,酌情加红景天、鸡血藤、补骨脂等,以促进骨髓造血机能的恢复和重建。一般在气血两方面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会选取十全大补汤进行治疗,让身体得到滋养。徐氏[15]等也非常关注中晚期癌症方面的问题,并且选择了118例患者,将其进行了划分,其中治疗组是64例,其余为对照组,其中选取了十全大补汤进行诊治,通过验证可以看到,治疗组的效果要好一些(p<0.05)。

2.4  周围神经毒性 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针刺样疼痛,温、疼觉等浅感觉障碍,跟腱反射减退、便秘、肠麻痹、发热,如果进一步恶化还会产生运动功能方面的问题,让身体受到很大的影响。一般利用补阳还五汤进行处理,可以清除淤塞,让身体更加通畅[16];当归可以活血通络。肢端麻木以上肢为主者,加桂枝、桑枝以到达引药上行、温经通络;以下肢主要者,一般就要添进去一些加牛膝、杜仲。包氏[17]等也非常关注神经毒性方面的问题,并且选择了70例患者,将其进行了划分,其中治疗组是35例,剩下部分则是对照组,其中选取了补阳还五汤进行诊治,通过验证可以看到,治疗组与对照两组出现神经毒性的情况各自有22.8%和42.9%(p<0.05)。这就可以看到,中药的成效是比较明显的,能够减少神经毒性的伤害。孙氏[18]也非常关注胃肠道癌症方面的问题,并且选取了补阳还五汤进行处理,其中治疗组使用的方式为补阳还五汤以及奥沙利铂两者结合的方式,而其中的对照组,则是只选取了奥沙利铂,通过验证可以看到,治疗组的效果要好一些(p<0.01)。

3. 临床常用治法及中药在化疗后毒副反应中的现代药理研究

3.1 扶正培本法 一般来说,选取这样的方式,其目的是要让正气重新回归到人体中,让体内的阴阳保持相对平衡,让病患自身的机能更加良好,减少癌细胞的蔓延,并且能够让其中的毒副作用有效降低,让整个诊治条件变得更加优良[19]。常用的方式就有:补肺益气、养阴生津。按照现阶段的一些重要的分析可以看到,这样的好处就有:提高免疫水平;让CAMP、CGMP的占比更加合理[20],让CAMP的数值上升,可以减少对骨髓的伤害;诱导肝脏的解毒功能。

3.2 疏肝理气法 《医宗金鉴》里讲,乳癌的形成是由于肝脾两脏受损,气机运行不畅所致,气机不畅则会障碍津液血运行代谢,积而成块而形成肿瘤。现阶段,有众多的理气药都可以用在具体的诊治中,有着良好的成效。当前,通过相关的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到,理气药可以对机体紊乱的情况进行改良,减少癌细胞造成的伤害。[21]

3.3 活血化瘀法 身体里面出现肿物一般就是因为瘀血的原因。在我国的中医学中,能够起到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种类也是非常多的,都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通过验证可以看到,此类药物一般都有这样一些重要的作用:a.对抗肿瘤的增效作用。如丹参、鸡血藤与喜树碱合用治疗小鼠白血病L65肿瘤株试验表明可增加生命延长率60%,相对降低了喜树碱化疗药物的毒性。b.有效提升免疫力,并且让内分泌得到改善。c.降低血小板凝结的情况,降低血栓出现的概率,可以有效处理癌细胞。赵氏[22]通过对丹参进行分析看到,其能对造血干细胞产生良好的维护作用,减少辐射伤害。

3.4 清热解毒法 一般会选取的药材也是比较多的,都会针对各自的情况出现良好的成效。其药理作用有:a.调整机体免疫力。如黄连可以有效提升巨噬细胞的吞噬效果,让造血水平加强。b.抗炎排毒。如大青叶可以有效控制炎症,减缓水肿的发生。C.有效断开致癌和反突变的渠道,比如夏枯草、山豆根,它们可以减少细胞因为一些致癌物质的影响出现的一系列突变的情况。

3.5 软坚散结法 在我国中医典籍中就有非常明确的阐述:坚者削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因此,在对肿瘤进行处理期间,选取这样的方式,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跟另外一些药品一起施用,能够有效的减少体内的肿块。一般选取此方法用到的药材也是比较多的,都会针对各自的情况出现良好的成效。按照相关的科研分析可以看到,选取这类药物主要就是对癌细胞造成直接的伤害。张氏[23]非常关注这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了解到,莪术可以有效控制白、红细胞值的减少的情况,起到良好的效果。

3.6 以毒攻毒法 这类办法也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会选取的药材也是比较多的,都会针对各自的情况出现良好的成效。通过验证可以看到,此类药物一般都有这样一些重要的作用,主要是杀伤癌细胞。斑蝥素可以非常显著的控制住肿瘤的发展。蟾蜍则主要针对体外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让大量瘤细胞呼吸得到管控。

3.7 固摄法 采用这样的方式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一般就是利用这样一些办法达成的:首先,固摄正气,能够有效降低正气的损失,让身体更加稳定。其次,固摄癌毒,能够有效控制癌毒的蔓延。其实,人体中的正气能够有效的抑制癌毒,如果正气不足,身体中的癌毒蔓延的势头就会大于正气的控制水平,这时候,病症就会变得更加严重。因此,这样的办法在正气、癌毒两方面都有一定的功效,一、让正气损失的情况能够有效的管控到,让正气不断加强;二、可以有效管控癌毒的蔓延。这样的方式一般会选取的药材就有:咸味药如文蛤、牡蛎等;其他如桑螵蛸补肾固精,莲子养心益肾补脾,山茱萸补肝肾,敛精气,黄芪益气以固摄中气和卫气,冬虫夏草补益固摄肺、肾之气等等,临床运用可根据病变所处的不同脏腑、不同时期及病情轻重而酌情选用。

4. 结语

通过相关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祖国医学在当前的医学界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其相关的理论还有具体的成效都是比较突出的,能够在化疗减毒产生良好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苦楚,还能让化疗产生更好的效果,让中药在整个化疗减毒过程都起到良好的效果[24],大大提升患者的疗效,让他们的未来更加光明。与此同时,也要辩证地认识到中药在减毒方面的局限:一是起效慢,二是通过观察发现有些指标不够稳定。所以这就为中药在减毒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各种临床经验,有机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毒副反应,是今后防治肿瘤化疗后期、提高远期治疗效果的主要途径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徐成贺.中医古籍对肿瘤发病的多种因素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04):229.

[2] 李佩文.中医药治疗化疗毒副反应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3(01):22—24.

[3] 马国海.中医药对化疗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2(04):305—306.

[4] 朱秀美,刘屛.国内中药防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研究概况[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1,(06):321—323.

[5] 吴继萍,朱丽文,杨晓红.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00,15(90):46—48.

[6] 蔡宇,金君梅,丘和明.中医药防治化疗毒副反应研究概况[J].天津中医,1998,15(01):47—49.

[7] 郑红刚,朴炳奎,浅议放化疗毒副作用的中医病因[J].中国中医基础杂志,2007(10):751—752.

[8] 范秀英,郭新,于永辉,中医药防治肿瘤放化疗毒副反应概况[J].内蒙古中医药.1999,(01):40—41

[9] 李秋贵,张根腾,李文瑞.中医药配合化疗证治规律的探讨[J].中医杂志,1987(05):28—30.

[10] 蒋玥,朱璞玉,苏广,曹勇.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毒副反应的治则探讨[J].新中医2013,45(06):186—187.

[11] 杨永华,邢桂枝,孙数君.癌症病人放化疗后的中医药治疗[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8(01):163—164.

[12] 王忠花,崔琪.香砂养胃丸在晚期胃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J].现代中西医杂志,2001,10(24):2387.

[13] 赵燕,王沛.健脾养胃补血汤用于胃癌化疗后毒副反应中的临床有效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6):31.

[14] 任剑,朱丽娟.中医药为主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药,1999,30(05):22.

[15] 徐娅.十全大补汤加味治疗化疗骨髓抑制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04):210—211.                                                                      [16]李丹青,吴海燕,黎壮伟.恶性肿瘤化疗后神经毒性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光明中医,2010,25(07):1316—1317.                                                                    

[17]包玉花,蔡明明.中药防治改良DCF方案化疗所致神经毒性35例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1,43(10):46—47.

[18]孙一予,贾英杰,黄敏娜.补阳还五汤加减防治化疗后外周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8,23(07):958—959.

[19]毕蕾,陈卫平.扶正培本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初探[J].江苏中医药. 2016,48(09):68—69.

[20]陈伯煊.扶正培本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重庆医药,1984,13(03):24—26.

[21]朱国福,钱力兰.钱伯文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经验总结[J].国医论坛,1998,13(04):25—26.

[22]赵省等.丹参防治肿瘤放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研究[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4,7(02):134—135.

[23]张代钊,郝迎旭.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的进展[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09):7—9.

[24]宋长城.中医药对化疗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J].新中医.1999,31(0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