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径
DOI: 10.12721/ccn.2025.160696, PDF, 下载: 55  浏览: 1249 
作者: 刘刚
作者单位: 西充县祥龙乡政府,四川西充,637200
关键词: 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路径
摘要: 做好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建设,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加强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并推动群众文化的快速发展。所以,必须提高人们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关注程度,紧密结合文化发展的时代特点,实现乡镇群众文化的整体发展。

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已有的历史人文资源发展群众文化

建立群众文化品牌,首先必须贯彻科学性的原则,必须根据本地的实际状况来实施,对本地已有的群众文化资源加以充分地开发利用。

例如,“祥龙板凳龙”以西充县祥龙乡为中心,辐射南充及川东北其它地区(图1)。板凳龙以木制长1.3米左右的板凳为道具,加上修饰,形似龙样;起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活动演变而来,明末清初由湖广移民带到南充市西充县祥龙乡一带,并广为流传于川东北地区,故称其为“祥龙板凳龙”。2021年,祥龙乡入选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祥龙板凳龙”2023年参加“嘉陵春江闹元宵”活动,荣获一等奖。祥龙还有市级非遗“嫁歌”、“石工号子”,和“板凳龙”一同被称为“龙乡三绝”。

图1   祥龙板凳龙

4.png同时,在建设中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专门的文化发展计划,并使之与本地的人文资源以及自身品牌的经营理念相结合,以便开展群众文化品牌的建立工作。在全国不同地方,因其一般都会有属于自己本市的历史人文博物馆和名人故居等,具有较深厚的人文历史背景与文化底蕴。所以,在乡镇群众文化建设时就可对其加以充分利用,从而打造属于自身的群众文化品牌,并以此提升本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在经济发展中,文化是其主要手段,特别是发展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是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民心的重要纽带,政府在其品牌构建当中必须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来做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创建,并以此来推动社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从而达到社区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大繁荣与快速发展。

2、群策群力,积极建设新时代乡镇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活动是以全体人民群众为主导的参与性活动,唯有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才可以充分发挥整个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力。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活动的主体,而建设新时代乡镇群众文化本身就立足于广大群众;因此,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撑,使其可以从社会活动中得到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从而推动人文历史文化的传承。

当前,很多地方政府都相继打造了"百姓剧场"与"农村大戏台"等类似的地方群众文化活动,其重要目的也在于让地方文化产业能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相贴合。同时,在一些大众文化活动中,也邀请了当地普通人参加大众文化剧的演出。这反映了人们对文化活动的热情,能够更广泛、更积极地参与大众文化品牌的发展;因此,大众文化活动也与节日结合起来,产生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游戏活动。

例如, "川北灯谜"增加了南充民俗文化品牌中的民俗文化内容,同时也推广了当地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因此,在建设新时代乡镇群众文化过程中,要根据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变化和社会存在性质的变化,更新现有大众文化活动的意义,使其更加符合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将最流行的文化活动形式注入新文化活动品牌的内容,为新时代文化品牌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3、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推动建立新的群众文化品牌  

群众文化建设建设不仅需要强硬环境建设,更需要软性条件建设,这就需要一个长期有效的群众文化品牌建立的良好舆论氛围。如聘请专家学者甚至是国际著名剧团等加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之中,并以此推动群众文化品牌的建立。同时,由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等信息科技的发达,可以运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来开展群众文化品牌的宣传推广。另外,不但要做好名牌推广,同时还必须使名牌文化走出去,并不断地吸纳其他地方和国际上的先进文化。

针对边远地区,因为该区域的社会生存条件与经济限制,其群众的基本精神生活需求也会延迟。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又决定着对文化建设的巨大投入,由于资金有限,地方文化活动规模也会随之缩减;要重点规划,“专款专用”做好文化品牌建设。

4、争取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双向支持,做大做强优秀的乡镇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品牌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个文化组织的大力支持与合作。但因为受体制的长期影响,社会各个单位之间彼此有点脱节,很难协调与发展。而事实上,群众文化品牌的建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过程,而需要社会、市民、文化组织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协作。所以,在其建立当中就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发展体制,政府部门还必须提出文化名牌项目,并由此来推动群众文化名牌的建立。同时,在建立当中政府部门还必须给予政策方面的财政支出,以财政投入为杠杆,并结合群众文化名牌的推广和形象展示,来促使社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及其相应的群众文艺团体组织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群众文化名牌的建立之中。同时,政府还必须与各团体形成长期合作伙伴的关系,并以此实现文化品牌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

另外,政府也必须采取各种举措来充分调动文化组织的积极性,使其资源捐助建设发展资金,从而形成群众文化品牌的建设发展基金,并以此建立多元化的建设发展模式,进而带动和培育社会民间组织,让各类文化组织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形成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核心动力。

5、细致做好群众文化建设的准备工作,打造“群众文化名牌”

出于建立成熟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考虑,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还必须深入到社会大众内部,去调查与掌握当下在某个时代内社会大众所喜爱和接受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种类,当掌握了这种第一手的调查资料以后,才能真正可以实现人民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成果。但是必须说明的是,在建立“群众文化名牌”的过程当中,需要提升大众精神。

例如,在有些社区周边的公园中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并获得了许多中老年群众的青睐;此外,在城市的公园中还会存在着一些自发举办的戏剧票友会等,需要合理引导, 利于深入发展“群众文化名牌”。

参考文献:

[1]易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D].王紫晗.河北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