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高职计算机课程中党建思政因子提升的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党建思政教育与计算机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与思想政治素养,成为高职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高职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有效融入党建思政因子,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课程不仅仅是传授技术知识,更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阵地。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高职计算机课程中有效融入党建思政因子,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计算机课程在党建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接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最后强调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确保党建思政因子能够真正发挥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党建思政因子提升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教学内容与党建思政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

许多计算机课程过于注重技术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将党建思政元素融入其中的重要性。这种脱节不仅导致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缺乏思想政治的引导,也限制了计算机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和吸引力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机械记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高职学生的需求。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能导致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更多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对党建思政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目前,高职计算机课程的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技术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评估则相对薄弱。这种不完善的评价体系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情况,也无法为教学改进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因此,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纳入考核范围,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党建思政因子提升的对策研究

(一)优化教学内容

为了将党建思政元素有效融入高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首先,结合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案例,介绍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贡献。通过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使命感。其次,强调技术伦理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技术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伦理观念,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讲解实际案例、组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技术伦理和职业道德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将党建思政元素与计算机课程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党建思政的熏陶和教育。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对党建思政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并促进他们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我们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不断探索和改革创新。以下是几种可以考虑的创新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通过引入与党建思政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党建思政的内涵和要求。这些案例可以来自于国家重大信息技术项目、企业实践或社会热点问题等,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项目驱动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党建思政相关的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党建思政的重要性。这些项目可以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如开发一个用于普及党建知识的应用程序或网站等。通过项目的实施过程,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并体验到技术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实际意义,从而加深对党建思政内容的理解和认同。

3.小组讨论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互相交流、碰撞思想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党建思政的内涵和要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党建思政相关的话题或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辩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与同学们共同分享知识经验和探讨自己的想法见解,从而促进对党建思政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三)完善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综合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中的技术掌握和实践能力,还要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纳入考核范围。

首先,将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作为评估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方式。在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设置与党建思政相关的议题,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度,引导他们深入讨论,鼓励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对党建思政内容的理解程度、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作业也是评估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布置与党建思政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技术任务的同时,体现对党建思政内容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和分析,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对党建思政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在高职计算机课程中融入党建思政因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对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处理好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关系,避免生搬硬套、形式主义等问题。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将党建思政因子更好地融入高职计算机课程中,为更有效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包莺,高艺搏.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23,44(2):129-135.

[2]杨艳梅,刘心军,张艳玲,等.新时代下高职计算机课程中党建思政因子提升的对策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6):172.

[3]王若羽,桂龙,邓武均.新时代主旋律电影融入研究生党建育人工作的启示[J].记者观察,2022(33):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