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其安全管理问题一直是工程施工和生产制造中的重要难题。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自身的特点和操作人员的疏忽,往往会发生意外事故,给人身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加强对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对于保障生产和工程施工的安全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章对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引言

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的发展与运用推动了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其安全管理问题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内外频发的机械设备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强调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成为保障生产安全和劳动者健康的必要措施。

一、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通常具有高风险的特性,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来确保其操作安全。这些设备通常具有较大的功率和运行速度,如果操作不当或出现故障,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损失。因此,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资格认证,以确保他们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的操作人员才能够熟练地操作这些设备,减少事故的发生。对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的使用场所进行安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确保设备周围的环境清洁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和堵塞,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

操作人员如果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容易操作失误,导致设备发生故障或事故。操作人员对设备的功能和性能不了解,无法正确操作设备的各个部分和功能,导致设备的不正常使用或损坏。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如设备故障、意外情况等。如果操作人员缺乏应对这些情况的经验和技能,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操作人员如果对设备操作指令理解不清楚或存在误解,导致设备的错误操作,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设备老化和损坏

随着设备的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的零部件会出现磨损、老化和腐蚀等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老化还会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降低工作效率、增加能耗、减少生产能力,老化设备的故障率也会增加导致设备停机和生产中断。设备的损坏导致设备突然停止工作,造成生产中断。更严重的是,设备损坏导致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失控,造成事故发生,设备的结构破裂、电气线路短路、液压系统泄漏等问题都引发严重的事故,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和损失。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损坏,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维修和更换。

(三)缺乏完善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

缺乏健全的事故报告机制可能导致记录不准确或不完整,无法全面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从而难以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缺乏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可能导致事故调查工作不彻底、不及时,不能深入分析事故的根本原因,并未能有效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在没有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的情况下,企业难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和教训,也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增加了事故再次发生的风险。缺乏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可能导致信息共享和传递的困难,不同部门之间无法及时获取重要的安全信息,影响跨部门协同及整体安全管理。

三、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提升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根据设备类型和操作需求,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和课程,包括设备操作基础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强化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包括设备操作技巧、参数调整、故障排除等方面的训练,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引导操作人员对设备安全进行正确理解,提醒其时刻保持警觉,并加强个人防护和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培训管理机制,监督培训的实施情况,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和考核,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鼓励操作人员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进展,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和研讨会,积极获取新知识和技术。

(二)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

为了确保房建项目施工中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的安全,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发生并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对各类大型特种机械设备进行合规管理,如设备购置、验收、日常使用和定期维护等。制定并贯彻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的操作程序,以及应急处置方法。规定设备使用范围、限制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最大承载力、运行速度、工作环境等,保证设备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建立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计划,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安全隐患。在设备周围设置安全标识,安装必要的安全监控设备,并实施24小时监控。设备故障、异常和危险情况需要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完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

制定明确的事故报告程序和流程,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事故及时上报和记录。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使不同部门或企业能够及时获取事故报告的相关信息,提高跨部门协作能力和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设立专门的事故调查团队,进行综合性的事故调查,追踪事故发生原因、责任和影响等方面,形成详细的调查报告。基于事故调查报告,深入分析事故的根本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为预防类似事故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的建议和推荐,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落实时间,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四)制定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

规程和程序应该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结合具体设备的特点和使用环境,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应当包括设备启动、停机、调试、维护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操作步骤,详细描述每一步骤的操作对象、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样的详细规程有利于操作人员全面理解和掌握安全操作的方法和流程,降低事故风险。除了常规操作流程外,安全操作规程还应包括设备遇到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意外损坏等)的处理程序,包括操作人员应该如何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在详细的操作规程中还应包括设备上的安全警示标识的含义和应用。操作人员需要清楚了解各种标识的意义,以便能够根据标识来判断设备状态,避免因误判而导致事故。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唯有加强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形成推进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合力,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行.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与维护[J].中国设备工程,2023,(19):47-49.

[2]满莉莉.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07):27-29.

[3]李国.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12):40-42.

[4]张利军.建筑工程现场特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策略[J].中国设备工程,2020,(24):34-36.

[5]刘杨.建筑工程现场特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探索[J].价值工程,2020,39(2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