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应用于狂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狂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狂躁症患者74例进行研究,时间区间控制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之间。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参比组37例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37例应用优质护理,分析不同组别患者护理后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对狂躁症患者进行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均优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对狂躁症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优质护理能够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生活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应用。

狂躁症是常见的心境障碍,特点是心境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为特点的三高症状,可以伴有妄想或夸大观念、冲动行为等表现,为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困扰,如未进行控制治疗,此疾病可复发,影响患者生命健康[1-2]。临床上治疗此疾病以总体治疗、综合治疗、全病程治疗、个体化治疗以及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为原则,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电抽搐治疗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在治疗的同时展开合适的护理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保障患者恢复健康状态。本文对优质护理应用于狂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时间2020.12-2021.12之间我院收治的狂躁症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展开调查,以随机信封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即参比组(n=37)和试验组(n=37)。参比组中男女各有19例、18例,年龄值域介于25岁到57岁之间,均值为(41.15±2.28)岁;病程值域介于2个月到26个月之间,均值为(14.06±1.24)个月。试验组中男女各有20例、17例,年龄值域介于26岁到56岁之间,均值为(40.89±2.29)岁;病程值域介于3个月到25个月之间,均值为(13.94±1.27)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之间进行对比后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参比组37例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熟悉患者基础资料、关注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口头介绍疾病知识、指导患者科学膳食、叮嘱注意事项等。

试验组37例应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1)成立优质护理小组。由我院精神科工作的专业素养较好、护理经验丰富、沟通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组成,均需要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展开优质护理技巧培训,经过专业测评合格后方可进行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效果。(2)展开优质护理服务。第一,情绪方面护理。组员需要关注患者面部表情,耐心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需求,对合理要求进行满足,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平和的与患者对话,了解患者情绪状态,根据不良情绪来源进行有效排解,维持乐观心态;介绍良好心态的重要性,提高患者重视程度,讲述医保报销制度,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第二,环境方面护理。组员需要定时为病房进行清洁,使用消毒液擦拭台面和地面,减少菌群数量,降低感染风险;打开窗户适当通风,保障空气流通,维持空气清新,利于心态平和;对室内物品进行管控,使用棉布包裹桌角尖锐处,避免患者过激产生损伤。第三,用药方面护理。组员需要在用药前为患者普及药物知识,提高患者药物认知,减少用药抵触心理,增强用药依从性;强调遵医用药重要性,提高患者重视程度,减少私自更改药量或停药情况,保障治疗效果,提升治疗安全。第四,出院后护理。组员需要在患者出院前做好信息记录工作,留好患者联系方式,便于出院后随时联系,另外,还需要讲述出院后护理注意事项,增强患者自护能力,保障患者稳定恢复健康状态。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组别患者护理后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情绪状态包括抑郁状态、焦虑状态等,评估工具为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值域介于0分到100分之间,分值越低表示情绪状态越好。生活质量的评估工具为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值域介于0分到100分之间,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佳。护理满意度的评估工具为本次研究自拟调查问卷,包括对护理很满意(90-100分)、对护理较满意(70-89分)、对护理不满意(0-69分)。护理满意度(%)=对护理很满意(%)+对护理较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不同组别患者护理后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检测,其中情绪状态等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作t检验;护理满意度采用(n%)表示,作X2检验。两组数据进行比对后有明显差异性(P<0.05)。

2. 结果

2.1 对比情绪状态、生活质量

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均优于参比组(P<0.05),见表1。

表1  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对比(x̄±s)


1.png


2.2 对比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对护理很满意、对护理较满意、对护理不满意分别有17例、19例、1例,护理满意度为97.30%。参比组患者护理后的对护理很满意、对护理较满意、对护理不满意分别有11例、18例、8例,护理满意度为78.38%。经过对比后,X2值为6.1983,P值为0.0127(P<0.05)。

3. 讨论

狂躁症属于精神科诊治范畴,具有患病率高的特点。典型症状有不知疲倦、自觉非常愉快、警惕性高、反应敏捷、意念飘忽、夸大观念、睡眠减少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4-5]。部分患者可因疾病折磨出现不良情绪,对治疗的配合度不高,影响治疗效果,故需要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管控,保障患者稳定康复。常规护理虽有一定效果,但具有局限性,在情绪护理方面有所不足。优质护理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式,通过成立优质护理小组,学习相关知识,展开优质护理技巧培训,保障护理服务质量。通过展开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包括情绪方面护理、环境方面护理、用药方面护理、出院后护理等内容,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维持乐观心态;提供干净整洁病房环境,减少感染风险,提供患者舒适性;强调遵医用药重要性,保障治疗效果,缩短康复进程;留好联系方式,保障护患互通有无,及时了解病情恢复情况,护理价值较高。

本研究表明,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均优于参比组,且护理满意度高(P<0.05)。

综上所述,对狂躁症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维持患者良好心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公宝霞.优质护理在对躁狂症患者护理服务中的满意度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16):66-67.

[2]潘雪花,林纲活.优质护理应用于狂躁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9):132-133.

[3]林洁.优质护理应用于狂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1):108+110.

[4]王晶.优质护理干预对躁狂症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3):294-295.

[5]赵晶.优质护理应用于狂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6):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