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根据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音乐教学,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加强对学生的多声部合唱能力的培养,以此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合唱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音乐演唱与合作能力,从而确保学生的音乐素养与综合素质得以有效的提升。
一、当前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提出,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合唱教学,其中的合唱曲目质量也有所改善,这很大程度上能够彰显出合唱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的初中音乐合唱教学,通常以齐唱的方式为主,很少出现合唱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学生自身音乐素质的限制,是无法达到合唱的要求与条件,导致整个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基本是教师挑选合唱曲目,引导学生进行齐唱练习,造成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流于形式。
二、新时期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音乐合唱的情境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艺术表达方式,所以想要增强学生的合唱能力,教师就可以从对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入手,促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的音乐感受、体验有效的融合,以便学生从音乐旋律之中体会到音乐作品传递出的不同情感,以便学生感悟到更多的音乐信息,逐渐实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从而为学生的合唱学习打下基础。因此,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合唱曲目,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给予学生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去体悟歌曲蕴含的情感,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合唱练习兴趣与欲望,从而促进学术的合唱水平与音乐素养的有效提升。比如中的《歌唱祖国》一课,需要学生了解弱起节奏、附点节奏及歌曲中的节奏型,能把握歌曲的音乐情绪及演唱风格,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唤起学生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报效祖国的情感。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歌唱祖国》的视频,引导学生整体的感受歌曲,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之中进一步感知歌曲的力度。同时教师为学生展示建国50周年大阅兵、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升天、申奥成功的视频片段,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的强烈刺激,激发起学生对祖国的崇敬之情与爱国情感,从而为学生的接下来合唱奠定基础。
(二)加强合唱技巧的训练
1.吸气训练。对于合唱来说,并非是全体学生的齐唱,而是需要各个声部的有效配合,所以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合唱技巧训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与音乐演唱水平,同时增强合唱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呼吸,借助“轻唱”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呼吸平衡性、可控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鼻子慢慢吸气,促使学生的吸气深远、自然,并且控制好吸气的量,避免出现无法控制气息的现象。接下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呼气的训练,缓慢、均匀的将气送出去,上下齿稍分、舌尖抵在下牙齿根部,轻轻的发出“呲”的声音。
2.呼气训练。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音准与节奏训练,但要避免单一、枯燥的训练方式,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现场弹奏钢琴,对学生进行唱音阶的训练,同时配合律动法、打击乐节奏性的敲击等,去培养学生的乐感,帮助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得以有效提升。同时,在实际的合唱教学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合唱练习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的合唱之中去运用合唱技巧,逐渐探寻合唱的方法。比如《渴望春天》一课,教师就可以指导一声部的学生先演唱,二声部的学生认真聆听,随后二声部学生演唱,一声部学生聆听,组织学生去互相交流演唱中出现的音准、气息等问题,并且教师组织两个声部的学生进行交换演唱,从而逐渐改善学生的音准问题,为高质量的合唱提供保障。
3.姿势训练。在合唱之中正确的演唱姿势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在实际的合唱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合唱姿势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比如自然站立、头眼平视前方、颈部放松且腰部挺直,双脚自然成“丁”字分开展开与肩同宽等等,以此来从整体上增强合唱团队的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的状态。比如《游击队歌》一课,教师要指导学生保持好正确的合唱站姿同时,强调学生对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以及在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清晰、均衡,并且处理好附点八分音符,从而通过合唱展现出游击健儿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的形象。
(三)合理选择合唱的曲目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黄金时期,其不同年级的学生,群体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包括声域特点的不同、音乐的理解不同等等方面。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之中,音乐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为其精心、合理的挑选合唱曲目,既要符合教学主题与目标,又要结合合唱时间、位置等因素进行选择。比如在七一、八一及十一这期间,是纪念抗战的胜利,教师就可以为学生选择中的《保卫黄河》、《歌唱祖国》这类的歌曲;而要表现出热爱校园生活,可以选择《中学时代》、《校园的早晨》这类的歌曲,从而进一步增强合唱的效果与感染力。此外音乐教师在实际的合唱教学之中,需要全面解读教材内容,能够根据当下学生的音乐水平、学习情况及教学目标,展开对合唱歌曲的深入分析,以此来降低学生的合唱学习难度,确保在每一位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以便学生实现更加完美的合唱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通过音乐教师精心设计的合唱教学内容、合唱训练活动,逐渐增强学生的合唱能力与音乐水平,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热爱,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与音乐综合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晓东.新时期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01):50.
[2]董恒池.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J].新智慧,2019(32):P.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