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以音乐听觉思维为中心”的原则,树立两种意识:一是听觉意识,二是思维意识。在音乐教学中,只有通过音乐听觉思维的训练,带领学生打开音乐的大门,使其获得美好的音乐感受,才能够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什么是音乐听觉思维
音乐听觉思维是通过人的大脑对音乐的声响作出的间接的或者概括性的反应。音乐听觉与音乐听觉思维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音乐听觉思维是联系感觉与知觉的桥梁,我们从音乐中获得的任何感受和作出的反应都是音乐听觉思维的结果。音乐听觉思维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它除具有形象思维共有的特征之外,还具有直觉性、形象性、情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直觉性是指对音乐的听觉很大程度上依靠音乐的直觉。例如,我们听到歌曲《天路》,马上就能判断出它是一首藏族风格的歌曲,这就是直觉思维的过程。我们不用去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仅凭音乐直觉思维就能感受到歌曲的风格。当然,有时候直觉思维还需要实践验证,也就是这首歌曲是否是西藏风格的歌曲还要对歌曲的旋律、节奏及音乐风格进行分析,最后去验证直觉思维的结果。音乐的形象性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也就是自律性和他律性的问题。但是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音乐具有形象性的观点已经被人们所共识。音乐可以表达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形象,例如,自然界中的流水、狂风、雷雨,清晨与夜晚,太阳与月亮,大海与小溪,森林与河流,田野与高山;动物中的小狗、小猫、狮子、大象、老虎等;生活中的铁匠、鸟店、钟表店、打猎、军队的行进等。
二、在音乐教学中训练学生听觉思维的策略
(一)立足音乐教材,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音乐课堂上更加需要去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在小学生的音乐课本中有很多具有美感的课文,老师通过这些课文的内容就可以主动的去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下音乐的感知能力。我们可以选一首富有儿童乐趣的歌曲,例如我们可以去选一些比较能代表童年经典的歌曲《三只小猪》。老师在上课的同时,可以先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模仿力先让学习去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优美的歌曲慢慢的去带领学生们进入到课堂里,这是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打开多媒体让大银幕上呈现出大树皑皑、绿草成荫、鲜花绽放的田野,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上自由自在的飞翔,小兔子松鼠在草地上奔跑跳跃,老虎大哥趴在一旁,悠闲的甩动着大尾巴在阳光下沐浴阳光,这一和谐的自然景象让全班的同学都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仿佛自己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奇境的感觉。随着歌曲和画面的交换,让学生们模仿在动物园在找朋友的景象,这时前面出现了一幢红色漂亮的小房子时让同学们猜测起来。这是响起音乐《三只小猪》的歌曲,让同学们能很快的就猜测到原来这是小猪的家,画面的楼房里大门打开,三只小猪兴高采烈的跑了出来在门外的场地上跳起舞蹈,让同学们感受到小猪是在欢迎小朋友的到来。这样的教学模式一定可以让小学生深有体会。
(二)因材施教
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是让学生跟着音频学唱歌而已,有条件的可以使用钢琴、电子琴等伴奏教学,但这些均是以教材为核心,教学方式未有创新。而在一些优秀音乐公开课中,运用很多符合实际的、灵活的教学法,冲破了传统的桎梏,创新出了很多具有特点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游戏教学法,如可以玩一场跳跳兔的游戏,学习节奏,或是采用鱼咬尾的方式记住歌词等等,这些均是有效的边玩游戏边学歌曲的方法。同时,最终教学仍是要回到教材中,吃透其中的核心要素,将知识开展串联,不断创新,提升教学质量,让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到提升。小学生的智力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每一个人对音乐的才能是不同的,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开展认真、详细的引导,对学生学习更是要一视同仁,对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法,能让其得到长足发展。音乐教师的任务在于解读艺术的内涵,演绎艺术魅力,采用简单形式让学生接受、认同,让学生可以感受音乐之美。教学需要对教材深入研究,查阅资料,丰富课堂方式。因为音乐教学绝不只是教会学生唱几首歌那样简单,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审美,学会如何去欣赏美、感受美。音乐本就是听与欣赏的艺术,欣赏体验也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会学生如何去感受美时,还需要告诉学生什么是美,这一点十分重要。
(三)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分析能力构筑听觉经验
思维导图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有效图形工具,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清音乐作品的知识结构。在思维导图的设计中,以主题为中心,用图形或图像显示主题,然后从中心将主题的要点分解出来,用总结性的关键词在主线上标记,形成一级分支,再以同样的方式对一级分支进行延伸,形成二级分支,以此类推。搭建完整的结构框架后,再用不同的色彩勾勒线条和图框,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这样的音乐主题思维导图可帮助学生更简洁、更直观地了解音乐要素的特征,了解作曲家及创作背景等,构筑听觉经验。《沃尔塔瓦河》主题深情如歌,并富于变化,抒发着斯美塔那对沃尔塔瓦河、对祖国无限的深情和真挚的爱。在赏析这个动人的主题时,教师运用思维导图,通过音乐要素分析,作曲家、创作背景、体裁的介绍,从而深层次地挖掘作品的情感内涵,学生可以清晰理解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逐渐形成对这段音乐主题的听觉经验。
结束语
在音乐主题听觉经验的发展过程中,要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运用多样的方法,将学生听觉经验的培养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用丰富的听觉经验去多维度地感知音乐,用多样的音乐主题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邰方,耿坚,胥娟.小学音乐教学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02).
[2]杜宏斌“.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12).
[3]俞加平.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