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实施礼貌品格教育的路径研究
摘要: 播种什么样的行动,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习惯;播种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收获什么样的品格;播种什么样的个性,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宿命,这段话对教育领域的教育方向起到了很大的引领作用。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世纪的幼儿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幼儿教师和家长的育人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而在新问题和新挑战在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幼儿园教学实际出发,对幼儿礼貌品格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能使优化幼儿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不只需要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幼儿多方面的成长,发展学生的思想和认知能力。目前,很多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其进行礼貌品格教育,这不利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所谓“好习惯和好行为终身受用”,培养幼儿的良好礼仪品格是促进他们综合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为他们后期更好地融入新阶段教育奠定基础。幼儿礼貌品格教育重在提升幼儿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这对幼儿自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必须对幼儿教育工作充满热情,以敏锐的眼光看待幼儿德育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礼貌品格教育工作,让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明确养成,奠定基础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一般认为智力高低、成绩好坏才会影响幼儿的未来。所以在幼儿时期家长和学校就开始紧抓孩子的学习,这就造成了孩子从小压力就很大,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上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注意到教人育人,重在“育”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是在礼仪习惯上有过人之处,我们几乎找不到没有好品行却做成了大事的,就算有,也不长久。由此看来,教人育人重在“育”字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幼儿园教师应该把育人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让幼儿从幼儿园起就养成良好的礼仪和规则意识,明白孰对孰错,知晓礼貌品格养成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教会幼儿做人的道理。[1]

二、构建环境,促进成长

在幼儿园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幼儿礼仪行为得到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建立幼儿园相关秩序和规范,使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明确遵守,幼儿通过对礼仪范式的观察和模仿,感受和体验环境的秩序,获得社会礼仪规范的认识。其中的礼仪范式源自教师、其他幼儿和文学作品一些礼仪、环境中规范化的图标等。首先,教师的礼仪习惯会被幼儿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因此,幼儿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向幼儿传达文明、卫生、学习等各个方面的礼仪规范要求,让幼儿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处理事情;其次,同龄人的榜样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果身边的同伴文明善良,讲礼貌,遇到问题总是协商解决,幼儿就会深受其影响,就会在与同伴相处中以同样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再次,文学中的正面人物有礼貌、有规矩等礼仪,教育环境中的一些规范礼仪图标,可以为幼儿提供正确的礼仪范式,有效培养他们良好的礼仪习惯。[2]

三、开展教研,积累经验

首先,教学和研究活动让教师有机会“停下来思考”。在一个教育团队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年轻朝气蓬勃的教师。他们通过教育科研活动,可以相互学习彼此的长处,形成自身对于教学的独到见解,形成自我的对于礼仪课程促进礼仪行为习惯培养的理解。同时,教研活动也为教师营造教研氛围,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让教师对教学活动和研究具有参与和反思的意识,及时发现自己的教育问题,向他人学习,积极转变观念。另外,教师在完成教研工作后,就可以在上课前结合自己和他人的理念,开展融合与创新,可以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设计相应的个性化礼仪习惯培养方法,让学生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中得到发展。

四、幼儿主体,习惯养成

为了更好地在礼仪课程中培养礼仪习惯,必须尊重幼儿的主体性,确保幼儿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主体性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主体意识和礼仪习惯,能更好地融入礼貌品格教育中。其次,教师要在礼仪课程教学中延长孩子有效注意时间,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形成自身特有的学习礼仪和方法。另外,还可以引导孩子参加实践训练,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力量独立学习,并锻炼自身的生活能力。为了让孩子以后有良好的礼仪风貌,教师应该在礼貌品格教育中增加幼儿自主性占比,让孩子通过学习体验“讲礼貌,懂规矩”的力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精神。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促进了高效的礼仪课程过程,还能发展学生的礼仪习惯和能力。[3]

五、设立情境,提升兴趣

礼貌品格教育是一种对思想的学习,优化幼儿礼仪需要幼儿做到所思所想,掷地有声。许多性质的礼仪学习大都是纸上谈兵,需要通过情境的构建和体验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创造出幼儿实际的礼仪感悟场景,以提升幼儿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课上,教师可根据礼仪和具体情况或主题设计学习情境、课堂游戏环节、课堂翻转环节,让幼儿感悟礼貌品格教育和生活的联系,感悟礼仪培养的重要性。比如,可以在幼儿园墙体上喷绘“孔融让梨”“千里送鹅毛”“程门立雪”等传统故事,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礼仪思想。还可以通过一些公益广告片或者礼仪图片,通过视觉情境加深幼儿的礼仪理念感知,让幼儿了解礼貌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加以模仿和改变。[4]

六、家园合作,推进教育

父母和家人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虽然教师才是幼儿园教学的基础,但是家长也不应该缺席幼儿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家长和教师的协调合作是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品行礼仪的基础,这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枢纽。让家长在家庭中监督“幼儿家务安排”的实施,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礼仪习惯”相关规范,或者参加亲子义工活动和植树活动,父母应以身作则,参与孩子成长的同时,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的礼仪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父母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要礼仪规范,文明大方。幼儿教师应建有家长群,也应该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礼仪习惯的培养问题,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5]

七、结语

总之,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引导班级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教师还应该多和他们交流,结合父母的力量,时刻保护他们的自信心,才能慢慢地走进他们的世界里;在这趟旅程中,幼儿园还要用最有效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建立幼儿园规范和秩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礼仪习惯,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良好和精准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杨星.幼儿园礼貌品格教育实践活动方法与策略[J].2020.

[2]陈雨.关于游戏在幼儿园礼貌品格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

[3]顾梦娇.浅谈幼儿园文明礼貌品格教育[J].视界观,2020.

[4]丁丹.礼,成才之本——谈幼儿园礼貌品格教育的实施途径[J].2021(2018-28):46-47.

[5]邱芳萍.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22(15):95-97.DOI:10.3969/j.issn.1002-3275.2022.1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