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视角下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DOI: 10.12721/ccn.2023.157048, PDF, 下载: 154  浏览: 1482 
作者: 彭立丰
作者单位: 杭州轻工技师学院,310000
关键词: 班主任;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职业呈现出高度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对于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工院校作为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而且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能力和良好品格,有效提升技工院校的教育质量。基于此背景,文章将以班主任的视角,探讨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引言

马克思曾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在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了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相对于其他性质学校的学生而言,技工院校的学生有着明显的心理特征,由于在学习成绩和学习基础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表现出自卑、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等问题,若不加以引导和教育,将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1]。班主任老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是学生们在学校最为亲近的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班主任老师需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方式给予疏导,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尤为重要。

2营造轻松氛围,疏导不良心理

环境氛围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帮助学生疏导不良心理的良好途径。技工院校班主任老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需要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如引导学生利用教室墙壁,鼓励学生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图画、名人名言,并在教室的空闲区域建设读书角,摆放一些关于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的书籍,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阅读相关数据,加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程度,以自身行动参与到心理情绪调节活动中,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一些学生存在着“三分钟热度”的现象,缺乏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心理品质,班主任老师则可以在教室内创设“学习性心理教育”主题墙,在向学生普及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宣传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心理品质,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日常的学习活动中。

3注重真诚沟通,构建帮助关系

真诚能够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赖,是进行自由、开放心理沟通的基础,真诚沟通是构建帮助关系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面对技工院校这一特殊群体,特别是一些学生存在着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打架斗殴、情感焦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老师需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及时发现学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需要以沉着、冷静和温和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心声,多一份温和,少一份严肃,促使学生感觉到自身是受到尊重的,有利于保护正处于青春期学生的心灵,以此来构建良好的帮助关系,逐步帮助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2]。另外,针对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习惯于玩网络游戏,在学习方面缺乏积极性,在学校逐步变得沉默寡言,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在与他们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要勇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将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放大,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优点,增强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自信心,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换位思考是进行心理安抚和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因素,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不管学生处于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我们都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做到将心比心,并考虑到学生当时的处境,体会他们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产生“同感”,这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尤为重要。

4依托家校合作,实现健康成长

学校和家庭是技工院校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和老师则是影响学生们身心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班主任老师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需要与家长树立一致的教育理念,强化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方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技工院校班主任老师需要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对技工院校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进行普及,促使学生家长真正地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考试之前,一些学生很容易产生焦虑的问题,班主任老师要与家长积极沟通,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状态,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3]。同时,班主任老师还可以定期开展“牵手家长、共育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家长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交流各自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让家长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发现学生的所思所想,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助力。

5结语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于内部环境有一定的安全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应对,心理方面也不会因此而产生消极的情绪,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在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得到重视的新时期,技工院校班主任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创设环境、真诚沟通和家校合作的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荣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队伍很重要[J].山西教育(管理),2022(08):20.

[2]徐晨质.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优化措施分析[J].才智,2021(01):63-65.

[3]欧阳茜.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界,2021(36):2-3.

作者信息:彭立丰,男,1987年3月,汉,浙江乐清 ,本科,职称:中级职称,工作单位:杭州轻工技师学院,单位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102号,邮编310000 ,研究方向: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