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摘要: 红色文化是我国现代思政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更全面发展以及人格塑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从红色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入红色文化传承的教育原则以及教育方式的强化进行探讨和分析。

前言: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意在培养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国之栋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信仰的力量就像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只有让信仰的红色文化流入心间融入骨血,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红色文化带来的精神力量。

1.红色文化传承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人的精神面貌可以反映出他的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教养。更加优渥的生活环境可以培养出身心健康且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红色文化可以有效地稳定社会的发展,同时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所以将红色文化传承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有效的丰满学生的精神世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意识。红色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吃苦耐劳、直面困苦的精神力量,这种可以激励人心的力量,可以让接受教育的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拥有直面困难勇于拼搏的勇气,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奋斗。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建设坚实的储备力量,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可以侧面反映出国家的发展状态,只有少年强国才能强,才能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的发展建设[1]

2. 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入红色文化传承的教育原则

2.1文化的主体性

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将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进行教学工作时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让学生逐渐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升学习的自觉性,进一步的引导学生熟悉红色文化,提升道德品质修养。将红色文化传承融合到思政教育中可以进一步的强化教育目标,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道德修养,让大学生通过思政学习端正红色文化学习的思想,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进行教育工作的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精神状态,才能有效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针对不同学生的精神状态以及理解能力进行针对式教学,有效地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合理性。

3. 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入红色文化传承的教育形式

3.1创新教育思想,加强红色文化的有效融入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过程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教育思想上进行改革创新。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条件就是创新教育思想。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全面分析以及深入研究,可以感受到革命先烈崇高不屈的精神。我国正处于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所以积极引用国外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应用时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教育情况进行修改调整,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出独属中国的特色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党的领导方针,以党的政策作为指导方向进行思想教育的创新。可以让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达成合作关系,有效地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宣传发展,为育人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各科教师都应该意识到红色传承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红色资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2构建资源共享机制

红色文化的发展与思政教育工作起到互相依托、互相扶持的作用。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可以加强红色资源宣传的力度,同时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总体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可以在高校之间建立一个拥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平台,进一步的健全各高校之间的合作体系,完成资源共享的目标。首先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系信息共享平台,更新服务质量,更好地感受红色文化的气息;其次就是进行资源共享,通过资源互通共享进行优势互补,有效地提升了教育资源的良性互动;最后就是实现人才共享,高校可以进一步的培养红色文化资源较为缺少的复合型人才,对现有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以便于缓解一些大学生就业概率。

3.3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的红色文化中包含了革命先烈的革命故事以及革命精神,其中还包含了精神信仰的教育力量。红色文化以及思政教育工作都具有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功能,将红色文化传承融合进思政教育中可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通过价值观的导向激发大学生的报效祖国的思想。学校在进行教育工作时,需要充分地利用红色文化传承所带来的正确价值观,进一步地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让学生对于红色文化有更多角度、更加深入地思考。红色文化所传承的是革命先辈不灭的精神信仰以及不屈的精神力量,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想要更加深入地探究红色文化所传承的深层思想。将红色文化传承融入到育人工作中,可以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4文化的传承

红色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不仅涉及政治、经济还有环保法治等等。红色文化属于文化资源可以作为价值导向进行文化传承,将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进一步的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的文化自信。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精神力量的载体,大学生进一步的接触熟悉红色文化的传承背景,会加深对革命文化的了解,不仅可以让社会各界都积极的保护传承下来的红色文化,同时也可以保障我国坚持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想法。开发传承红色文化不仅可以对学生起到文化引领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精神,以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平稳发展[2]。将红色文化传承融入到思政教育中是一项长期工程,只有政府、家庭以及学校三方达成一致的想法进行合作,才能有效地将红色文化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逐渐感受到红色文化中信仰的魅力。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不够重视思政教育的课程,导致红色文化的融入,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所以学校的教职工应该加大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课程以及校园文化之中,像春风细雨一样渗透到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中,让大学生们时刻感受红色文化传承带来的文化熏陶。通过文化的渗透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3.5文化的导向性

红色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更好地发扬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力量。红色文化自身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思政教育工作也是如此,所以将红色文化传承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就可以充分地发挥价值导向功能的拓展深化。红色文化的传承让我们铭记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守护着宣讲的誓言,这是一种流传下来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学生通过加深对红色文化的学习,更加的坚强勇敢、勇于担当。了解光辉的革命历史以及胜利的来之不易,都可以进一步的加强责任担当意识,更加在积极主动地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而努力奋斗。

结论:综上所述,文化的传承更加有利于国家的长久发展,同时可以稳定国家的经济建设。思政教育工作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新时代的教育注重以学生为本,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红色文化思政教育工作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建辉.红色文化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6):7-9.

[2]朱锦,姚光烨.“大思政”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茅山校区大学生返家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调研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26):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