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谈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都是时代的瑰宝,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堂就是爱国主义教学的生动展现,语文老师就是传授人,把一个个死板的故事通过文学方式传递、讲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作为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子孙的自豪,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一、整合本土资源,汲取奋进力量
红色资源形式多样,既包括革命根据地、革命战争遗迹、革命英雄的故居等客观存在的事物,也包括革命思想精神和革命道德情操等观念意识,它们在中国大地上星罗棋布,表现出一定的区域特色。学校当地的红色资源记载着当地的革命历史,记载着当地的革命先烈的光辉足迹,记载着当地的人民为革命胜利做出的艰苦卓绝的贡献。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的事迹、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种革命精神都是后人缅怀革命先烈、汲取红色营养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准确把握本土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蕴,把它们融入语文课程,在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同时,用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操熏陶感染学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增强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感。例如,教师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完成“开展阅读分享会”和“制作小诗集”两个活动任务之后,为让学生对党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要深入挖掘本土的红色资源,引领学生开展红色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该种方式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帮助学生将在活动中获得的精神力量化作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活动开展如下:
1.参观纪念馆
梅州市有很多红色纪念馆,例如,红四军前委机关和军部驻地、中共中央九月来信传达地——同怀别墅,坚真纪念馆,红四军梅城战役旧址,平远县红军纪念园,都是当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的重要基地。
坚真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坚真公园内,在事迹展厅中,展出了李坚真不同时期的图片、照片和文字材料,整个展览详细而生动地介绍了李坚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坚真纪念馆已经成为粤东地区具有较大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被评为丰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坚真纪念馆,通过观看文物、图片、影像视频等,让学生充分了解李坚真的丰功伟绩和高尚人格。教师以此参观活动为契机,请班里的“红领巾小讲解员”利用纪念馆内的资源,现场为大家讲述农民运动、长征和抗战时期发生的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红军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讲解的同学声情并茂,诠释了红军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私奉献;倾听的同学们则兴致盎然,被感动、被鼓舞、被激励,莹莹泪光中流露出对红十四军战士的崇敬,坚定了远大理想。
2.听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
鲜活生动的真实故事极具感染力,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化身为小记者,寻访身边的老红军、老党员,请他们讲述革命故事和亲身经历。艰苦岁月令人难忘,革命故事催人奋进。学生在倾听中懂得没有革命先烈们的艰苦奋斗和英勇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学生们纷纷表示一定会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依托多彩活动,弘扬革命文化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参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教师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性,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红色基因是革命实践的结晶,红色基因的传承离不开实践活动。教师除了立足教材,落实革命文化教育外,还可以依托多彩的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经典诵读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等,让学生从中汲取革命文化的思想和智慧,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优良作风和高贵品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祖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1.读红色书籍
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注重的是迁移,小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因此,他们可以进行大量的阅读,这不仅能够为自己的作文提供材料参考,同时也是他们掌握叙述技巧的一种关键方式。爱国主义的表现方式很多,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也有反映祖国的山川秀美和自然景观雄奇,也有记录历史上那些流传下来的文物古迹。文本选择的不同导致了爱国主义表现的不同。由课堂上到课堂外,可以先从《铁道游击队》、《满湖冰封满湖春》、《战斗在岗河边》等简单的红色经典动漫开始,再逐步过渡到《红岩》、《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等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动漫。让学生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因为对历史背景的不熟悉。在大量的读书活动中,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范围,使同学们在教科书内外的读写活动中加强了对祖国的热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和博大精深。学生通过红色书籍能够深刻领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所铸就的伟大精神。教师应坚持开展读书活动,推荐学生阅读《闪闪的红星》《小英雄雨来》《红岩》等红色书籍,并让他们写读后感。一本本红色书籍,润泽着稚嫩的童心,滋养出美好的情感。例如,有学生读完《小英雄雨来》后写出了这样的感受:“当我读完《小英雄雨来》这本书后,‘雨来’这个名字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他的英雄事迹令我感动万分。我欣赏他的机智勇敢,欣赏他的沉着冷静,更要学习他那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要追寻着雨来的足迹,勇往前行!”通过阅读红色书籍,重温峥嵘岁月,回顾革命历史,汲取精神力量,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传承了革命文化,点燃红色初心。
2.讲红色故事
红色故事塑造了鲜活的英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教师可以不定期地开展讲故事比赛,让学生讲述以革命英雄事迹、红色经典战役、著名历史事件等为主题的红色经典故事,如《小英雄王二小》《抗日英雄杨靖宇》《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卢沟桥畔的枪声》《千里跃进大别山》等。在讲述红色故事的比赛中,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位位令人肃然起敬的革命英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一段段壮怀激烈的峥嵘岁月……无论是讲述者,还是倾听者,都会被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所感动。红色故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学生在讲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弘扬了革命精神,继承了光荣传统,增强了理想信念,激发了爱国热情。
结论: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除了传授基本的拼音和文字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课程不仅仅是认文断字和课堂上的语言表述,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对文字的浸润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将个人的成长与家庭的寄托、社会的责任、国家的兴衰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语文课程具有了较深的拔高的余地,还可以融入一些简单的人生哲理。所以,语言教学对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对他们的爱国精神的教育,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雍晓翠.浅析小学语文教育对爱国主义的弘扬[J].新课程,2022,(28):6-8.
[2]廖荩.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吉林教育,2022,(19):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