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课教学中巧用流行音乐
DOI: 10.12721/ccn.2021.157115, PDF, 下载: 462  浏览: 2270 
作者: 刘军玉
作者单位: 海北初级中学,广东佛山,528000
关键词: 流行音乐;初中音乐;音乐教学
摘要: 随着娱乐行业的发展,收听流行音乐成为大众生活休闲放松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之余为了放松身心,也会收听音乐,主要以流行音乐为主。基于此,初中音乐教师不妨在教学中融入流行音乐。但是流行音乐的质量是良莠不齐的,有一部分口水歌对于教学无价值,不适合学生收听音乐,教师要仔细辨别,将歌词优美且具有正能量的歌曲引入教学中,以便吸引学生兴趣,让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

引言

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同样重要,随着大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在工作之余有很多休闲娱乐的选择方式,音乐则是最简单的一种,即使在室内也可以进行收听,让人身心愉悦。在学生年代,有很多适合他们年龄收听的音乐。流行音乐曲调和学生在音乐课上接触的歌曲存在差异性,前者更具有趣味性。所以教师不妨将这些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带进课堂中,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教师要有基本的甄选能力,要挑选优质的流行音乐,充分体现流行音乐的教育价值,还要让学生深度挖掘流行音乐的内涵,不能被歌词内容左右,要欣赏其作曲和旋律。

一、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音乐本身具有趣味性,学生在业余时间收听音乐,只是为了获得听觉上的享受,并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在音乐课上,教师会教授学生系统的乐理知识,由于缺少趣味性,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会产生疲劳心理,所以教师可以将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氛围等,使得音乐教学目标能够早日落实。初中音乐教材歌曲内容有限,如果适当地引入流行音乐,可以提高学生听讲积极性。如何筛选社会上海量的流行音乐是重点课题,教师要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筛选,流行音乐的曲风和歌词要能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截止目前,在我国很多学校的音乐课教学中,都逐渐融入了流行音乐,并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还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此同时也存在弊端,比如部分教师因为缺少实践经验,在引入流行音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致使音乐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二、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流行音乐看似没有教学价值,实际上和音乐教学相融合的优势是很多的,首先能够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期待,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其次是对这些优质的流行音乐进行分析和鉴赏,使得学生重新审视这些作品,更深层次的分析这些作品,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再次,能够提高教师的好感度,增进师生情感,引入流行音乐,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其原因在于流行音乐的传唱度比较高,师生耳熟能详,所以会成为师生共同话题,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传递;最后,听歌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放松的事情,流行音乐和音乐教学相比,能够减轻学生的压力。而且流行音乐的内容被学生所熟知,通常和生活有紧密的关联,且节奏感比较强,歌词朗朗上口,带给学生试听享受,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中。事物都有两面性,流行音乐看似层次低,实际上也有优品,在带给人良好聆听感受的同时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三、巧用流行音乐的方式

1选择正能量主题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毕竟是娱乐行业的产物,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饱受音乐界人士非议。所以表面看来流行音乐和教学毫不相干,在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会降低音乐教学的价值。自新课改后倡导教师教学模式,不能墨守成规,以音乐课为例,音乐教师要将眼光放长远,在流行音乐中也有一些优质的曲目,不仅歌词是积极向上的且能够带给人身心愉悦的感受,所以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认可优质流行音乐的教学价值。基于此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引入流行音乐首先要进行仔细的甄选保证流行音乐的质基于此,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引入流行音乐,首先要进行仔细的甄选,保证流行音乐的质量。

比如歌手孙楠演唱的曲目《红旗飘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爱国情怀。当教师教学“祖国情”时,可以引入孙楠的这首歌曲。此外还有很多积极向上的歌曲,比如《感恩的心》《海阔天空》等,都具有正能量,适合初中学生学唱。比如郑智化的《水手》,传唱度非常高,无论歌词还是旋律,都能够鼓舞人心,令人带着梦想前行,不会被“风雨这点痛”所击垮。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些歌曲作为辅助材料。在上述内容中介绍的这些曲目,还能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教师要学会筛选这些优质的流行音乐,使学生感受到正能量的同时,令他们提高道德水平。

2.引导学生欣赏流行音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流行音乐看似与教学无关,实际上经过辨别,有一部分曲目是具有教学价值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流行音乐文化蕴含的积极作用。借助流行音乐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使得音乐教育改革进程得到进一步的推动。要想体现流行音乐教育价值,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歌曲蕴含的深层次内涵,然后让学生进行鉴赏,在了解音乐要素的同时体会歌曲传奇的情感,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还能强化学生音乐知识技能,在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让他们勇于表达自己见解,提高他们感悟作品的能力。

讲授《客家之歌》时,教师可以在讲课之前,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备课过程中多在网上收集我国风光的有关视频,先让学生感受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投入课堂,真正理解《客家之歌》这首歌的由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迅速地参与课堂,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该歌曲的印象,从而提高对音乐的兴趣。

3.找准流行音乐在课堂的切入点

教师在甄选流行音乐时,首先要和课堂教学相匹配,也就是无缝衔接,这一点是比较关键的。现如今,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很多教师都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经验而言,为了将流行音乐教学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笔者便借助多媒体对流行音乐进行甄选,不仅令学生课堂参与度得到提高,还使得他们多重感官得到调动。

比如教师在讲解音乐作品《我们是朋友》时,和朋友这个主题相关的音乐是非常多的,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朋友》(周华健),教师可以将这首歌曲以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然后再为学生展示与《我们是朋友》作者相关的图片资源,让学生分别去聆听这两首作品,然后将二者进行对比,体会情感有何不同之处,最后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畅谈聆听心得。事实证明,将音乐素材以多媒体的方式播放出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而经过对比,便能够让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得到增强。比如教材中的《我们是朋友》所传递的情感主要指的是朋友,而周华健的歌曲《朋友》主要指的是兄弟。这两首作品的主题都围绕着情感,但是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不论是哪种情感,都能让学生收获最真挚的体验,使得他们因为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4.运用流行音乐,开阔学生音乐视野

音乐范畴比较广泛,教材只能体现一部分,所以教师应适当的引入优秀的中外流行音乐,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音乐风格,见识多样化的乐器,感受不同的节奏,这样既能令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还让学生的审美体验更加丰富。比如以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歌曲为例,通过里面的歌词,使得我们对汉谟拉比法典有了充足的了解;通过聆听歌曲《忍者》,使得我们对日本风情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比如以《泰坦尼克号》为例,曲目悠扬,令人心醉沉迷;而小提琴版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则传递出一种浓浓的表白之情,让人体会到爱情的美好。这些歌曲都有聆听价值,可以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还能让学生的音乐视野更加开阔。

总之,为了丰富音乐教学的授课模式,教师可以在原教材基础上引入流行音乐,学生对流行音乐十分熟悉,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师要有基本的甄选能力,要挑选优质的流行音乐,充分体现流行音乐的教育价值,还要让学生深度挖掘流行音乐的内涵,不能被歌词内容左右,要欣赏其作曲和旋律。恰当地引入流行音乐,使得学生文化视野更加开阔,还激发了他们潜在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后期音乐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陈亮.新视域下流行音乐与初中生音乐教育探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7(12):15-16.

[2]陆波.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J].中小学电教(下),2017(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