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兴趣培养策略的探讨
DOI: 10.12721/ccn.2023.157273, PDF, 下载: 328  浏览: 1338 
作者: 武阳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关键词: 小学;音乐;兴趣
摘要: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经常会因为学生缺乏较高的主动性而未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标,制定一系列高效有用的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积极参与学习。对此,本文简要论述了培养小学音乐学习兴趣的意义,并就具体的培养策略展开了深入探究,以供参考。

常言道:“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提供充足的学习动力给学生,紧密联系其和音乐知识,使之人生得到美化[1]。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学生的音乐兴趣予以培养,促进其音乐修养的提升。所以教师在讲授小学音乐知识时,需围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目标来展开教学,并将其学以致用的素养提高,缩短其同音乐知识之间的距离,真正将音乐知识的本质给领悟到,活跃音乐课堂,最终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一、培养小学音乐学习兴趣的意义

一直以来,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均对学习质量和效率具有直接影响,而我国现阶段教育工作一定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就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借助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中;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其把音乐知识较好地掌握,最大程度地提升学习质量[2]。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师教学质量方面,主观能动性均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如果想让学生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就一定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能够使学生喜欢上音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让主动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小学音乐兴趣培养策略

(一)选取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素材

由于小学生感兴趣的音乐类型基本上都是一些动画片插曲以及青春音乐等,所以教师进而试着将学生的兴趣点联系起来,把相关音乐元素引入音乐课堂,自然便可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了[3]。比如,教师可选择适当地时机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们兴趣较大的青春潮流音乐,如此既可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也有助于学生将音乐知识更好地理解到。现阶段,很多学生们熟悉的歌曲均改编于古诗词,学习这一类的乐曲,不仅能够让学生的音乐知识得到丰富,也可使之文化底蕴增加。以《但愿人长久》一曲为例,其便是由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水调歌头》一词改编而来,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这一歌曲播放给学生听,引导他们对歌词和韵律的美感予以体会。在高年级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则可把一些更深层次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上,比如电视剧《甄嬛传》中的插曲《菩萨蛮》,就有着宛转悠扬的曲风,动人心弦的旋律。如此教学,一方面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对其学习兴趣予以培养,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创设有效的音乐教学情境

通过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音乐教学情境,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所以音乐教师可把多媒体设备利用起来,并借助相关配套视频、音频资料、教学道具创设一个有效情境给学生,使之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把其目光抓住,让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比如在教学《野蜂飞舞》一课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将有关小蜜蜂、花草的音视频播放给学生欣赏,并让他们想象野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画面,进而将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给感受到,使之迫切的想要去对音乐魅力展开探究。

(三)采取趣味融游戏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喜欢玩。小学音乐教师可将其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结合起来,通过创设融合生活节奏与生活情趣的游戏来对学生的音乐兴趣予以激发,使之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让学习效果更为理想。比如,在音乐节奏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动物园”来对学生的节奏感与学习兴趣予以培养,具体做法为:先将各种动物的叫声模拟成节奏型,接着再由教师将一种动物模型出示出来,让学生对叫声进行模仿和表演,要求必须要有正确的节奏。学生们都希望在教师面前有一个好的表现,于是纷纷积极参与其中,如此不仅使之表现欲得到了满足,又对其兴趣进行了培养,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非常活跃,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四)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

进入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其可为学生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倾听到更多优美的旋律,并将音乐中的美表现出来[4]。鉴于小学生都很喜欢此类带有现代化特征的教学工具,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对学生的音乐兴趣予以培养。第一,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示范教学。音乐旋律可使人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因此很多学生经常都会听听歌,而以多媒体课件为基础来展开的歌唱示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中的情感有一个整体感知,使之在将音 阶、音色、节奏准确把握后,将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以《让我们荡 起双桨》一曲为例,其可以是说儿童歌曲中的一首代表作,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在播放这首歌曲的同时将北京北海的美丽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让学生将歌曲旋律和歌词联系起来大胆联想。在学生对歌曲旋律、情感比较熟悉后,教师再逐字逐句地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以强烈的兴趣参与到学唱中。同样的,教师也可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来进行乐器、舞蹈的示范教学。第二,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音乐基础知识。拿歌曲来说,其涉及音符、音阶、节奏等多种音乐基础知识,而音符又由多个知识点构成,包括全分符、二 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等。乐谱中除了有前倚音、保持音外,还包括唤气符号 等。教师可选择合适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课件把上述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进而将其音乐基础知识打牢。

(五)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小学生所处的阶段非常关键,在这一时期,他们正在慢慢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其展开审美教育至关重要。对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应第一时间肯定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并积极鼓励他们,利用对考核评价机制的创新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激发,将其学习信心增强。比如,在考核学生时,需将其过往水平结合起来制定评价标准,对于音乐基础很差的学生,适当地把对其的评价标准放宽一些,因为音乐与语数外等科目不同,其未有分数能够量化。教师应结合多项内容,如学生平时的努力程度,课堂学习表现, 上课积极性等,从综合层面上展开考评。同时,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也要将部分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注意到,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现、锻炼自己,并经常鼓励他们。这样一来,不仅使之学习信心进一步增强,也有助于将其学习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结语:总而言之,对小学音乐教师来说,一定要对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有一个深刻认识,明白学生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在将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特点充分了解后,针对学生音乐兴趣 不高的原因展开深入分析,结合各种教学方式为学生积极创设有效学习情境,尽量将更多的趣味性、启发性以及创造性赋予音乐教学,把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加强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园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探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2(08):91-93.

[2]吴洁.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读写算,2022(22):76-78.

[3]罗智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探索——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J].黑河教育,2022(07):77-78.

[4]曹旭东.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家长,2022(05):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