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摘要: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也由过去的概念成为了如今的现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其给当代高校的财务管理带来了重大挑战。所以,在大数据视角之下,推动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便成为了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因此,当代高校应以客观实际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总结探索时代的发展规律,从而提高当代高校财务信息的管理水平。基于此,文章将以大数据视角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为切入点,继而围绕着其展开相关论述。

众所周知,随着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亦由过去的概念演化成为了现实。面对机遇同挑战并存的困局,积极推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与改革,便成为了破局的关键所在。因此,当代高校应积极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并以客观实际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掘掣肘高效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症结。从而帮助高校规避一系列财务风险,继而推动我国新时代的高校建设。

1、大数据内涵

就当前情况来讲,对大数据尚没有统一表述,由于身份地位、出发点的不同,对于大数据的理解也存在较大差异。比较权威的IT公司曾经指出,大数据的使用需要具备较强决策力、发现力优化力以及多样资产信息。有关学者认为大数据是指在网络背景下,对信息进行储存、采集、管理以及分析,也有人指出,大数据是一个相对概念,并没有比较严格的标准,符合大量数据集合标准的数据就是大数据。大数据的使用需要将数据采集和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是从不同类型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完成对信息的分析、采集、整理,进而使这些信息发挥自身最大价值。

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使高校财务管理环境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其信息管理也面临着相应挑战,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来讲,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搜集、处理、整理、输出等。同时这些信息也相应面临着泄露风险,这需要在实际管理时做好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这对其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2、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为了使高校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有助于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高校发展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对其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方面加大力度,将电算化模式有效的转变为带有综合性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更好地促进高校整体信息化建设进程,使高校的财务管理独具特色,从而为高校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做铺垫,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安全性、高效性,有效减小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风险的概率。计算机网络现已经逐渐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高校亦不例外,高校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愈发重视。相比于原有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了高校不断创新发展的需求。对于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有效利用网络信息的实时性特点,将资源与信息的共享看作信息化建设的主旨,以此来达到高效财务管理工作的可视化。

众所周知,财务数据本身所记录的高校一直以来的经营效益,其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因此,强化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质上有助于提高这些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尤其是借助信息化建设,往往可以切实有效的提高数据的保密性,并且,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还能长期保存不易保存的纸质数据,从而规避纸质数据遗失所造成的麻烦。此外,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代表,即云存储的应用,则使得财务数据能够供长期提取、运用,且不容易造成数据丢失的情况发生。

3、大数据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受大数据时代浪潮的不断冲击,高校财务管理或主动或被动的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革。但在这中间,还是存在着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不全面的问题。可就总的发展趋势来讲,在大数据时代下推动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首先,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当代高校整合同高校运营相关的财务信息。其次,借助信息化技术,还能实现高校财务数据的统一处理,并保证处理过程的高效性,从而在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充分保证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继而为高校领导层提供牢靠的财务数据支撑。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整体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3.1安全性更高。

对于重要的资料、数据用纸质的方式存储容易受到未知风险的损坏,不易数据的长期且安全有效的储存,而信息化建设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对数据进行大量统一的存储,有效填补了纸质存储数据缺乏安全性的问题,更好地保护了数据的安全性。

3.2信息透明化

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能够使高校的各项财务工作数据得到系统化的管理,高校工作人员的工资情况到高校重大项目的资金都能够透明化、可视化,高校的财务状况更直观地向教职员工展现,此外,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能够增强高校的服务质量,其信息化建设拥有意见反馈的性能,能够及时地收取高校的工作人员及学生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更好发展。

3.3工作效率更高

目前高校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范畴逐渐扩大,其相关的业务总数也在不断增加,高校财务管理的工作更加繁杂,如何高效地解决好各项数据的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通过数据化管理、计算机技术对高校财务管理数据进行大批量、高效的处理,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更高,推动管理水平的不断增强。

4 关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4.1 对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认知不足

当前,我国各个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对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认知不足。目前,我国各个高校的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因为对于已经形成的财务管理的工作模式已经非常适应,对于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方式的接受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有些年经有冲劲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这种财务管理方式的接受程度较高,但是对于一些已经工作多年的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说能够接受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方式的程度是比较低的。除此之外,一些工作人员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仅仅是将其当作是一种表面性的工作,而没有认识到高校财务管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因此,对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认知不足成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主要的实际问题。

4.2 部分高校财务信息集成化程度较低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财务系统是单独存在的,而其同校园网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绝。换言之,高校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其本质上,并没同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进行有机的结合,而其结果则是,导致高校的信息、资源数据的共享性极差,从而很容易为高校财务系统造成漏洞。

4.3 对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还是需要建立在人的基础上。所以,只有高校领导有意识的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才能推动财务信息化的长远发展。但就许多高校的情况来讲,部分高校的领导并没有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而其影响则是,导致高校财会信息化建设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尴尬境地。所以,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还是需要建立在认识先行的前提之上。

4.4 财务信息化人才方面的缺失

一直以来,高校的财务部门就好比人体的心脏,维系着整个高校的运营。对此,高校内部也会为此配置相应的专业人员。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手段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财务数据的日常处理中。并且,信息化数据手段还始终处于不断革新的地步。所以,这就为高校财务人员带来了异性的挑战。因为,财务信息化建设本身,还是需要人去完成,如果人员方面对信息化手段、方法缺少认识以及应用能力,其很容易导致高校的财务信息化建设,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

因此,当代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本质上,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则需要具有系统需求分析、信息数据采集处理、决策分析层面的能力。而就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这些方面则普遍依赖软件的供应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掣肘了当代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5 关于强化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5.1 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知

针对当前我国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对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认知不足的问题,其主要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知。这就要求我国各高校要充分采取一定的方式使得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意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对于高校的发展和国家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各高校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更好地将自身投入到工作当中,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这些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容易地接受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5.2 构建综合性的财务管理平台,提高财务信息的集成化

综上所述,高校实际存在着财务信息集成化较低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高校层面应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致力于打造综合性强的财务管理平台。这将有助于高校自身规避财务漏洞,提高信息、数据的共享性。首先,高校方面应先尝试整合学校各个部门的信息数据,而后在以此为基础,依托这些数据构建合理的数据共享、分析的集成化综合系统。这样便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拓宽高校财务管理的范围,并使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兼容高校科研、人力、资产管理等诸多层面,继而以这种综合性的管理平台,推动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5.3 建设前做到理念先行,提高信息化建设认知

理念与认知问题,一直都属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在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前,高校领导层与财会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认知,提高对高校信息化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集中力量,大力度的开展信息化建设。这中间,学校方面应定期组织领导层、财会人员,对大数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而后再进行交流会,从而做到“以交流促发展”的目的,使财会人员与高校领导层充分认识到财务信息化的优势所在。

当下大数据时代的浪潮,可谓刷新了人们对许多事物的认识。其中,需要财务人员、领导层最先认识到的就是,相对于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来讲,信息化建设虽属于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可其一旦建成,则必然会降低财会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显著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此外,这种创新式的财务管理模式,还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而这则能帮助高校转变较为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及方法。

5.4 提高财会队伍建设,适当引入综合型人才

针对当前我国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其主要的解决方法就是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我国各高校加强对于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使得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人才不仅仅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并且对于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具有一定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够使得我国对于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达到相关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除此之外,我国各高校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人才进行一定的先进技术的培养,使得当下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先进技术的掌握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从而能够使得我国各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快,促进我国各高校的财务管理的发展跟上高校发展的步伐,从而使得各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高校方面若要开展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必然需要有牢靠的财会队伍作为支撑。因此,这就需要高校方面强化对现有财会队伍的建设,提高其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能力,提高其思维认知,从而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添砖加瓦”。反之,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高校也可以适当的聘请综合型人才来校进行讲座,以此来强化财会队伍的建设。

6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高校财务管理来讲,信息化建设实际上属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当代高校应提高对其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思考掣肘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当代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同时代发展接轨。从而推动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程度,继而保证当代高校的发展能够契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宁冰.  商. 2014(21)

[2]关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彭开慧.  现代经济信息. 2012(24)

[3]高校财务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与策略[J]. 王波.  统计与管理. 2013(02)

[4]推进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J]. 阎志强.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12)

[5]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 胡锋娟.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02)

[6]基于数字校园环境下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思考[J]. 罗健.  经济师. 2020(02)

[7]开放数据与高校财务管理关系探析[J]. 刘威.  财会学习. 2020(12)

[8]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 尹莲珍.  财会学习. 2020(17)

[9]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研究[J]. 喻龙.  纳税. 2020(20)

[10]大数据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J]. 王汝超.  产业科技创新. 2019(18)